file-type

NSCT域红外图像的INLMF改进算法:提升去噪与复原性能

PDF文件

下载需积分: 50 | 675KB | 更新于2024-09-07 | 137 浏览量 | 2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本文主要探讨了NSCT域红外图像改进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Improved Non-local Means Filtering, INLMF),由韩红光在2015年的研究中提出。该算法是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 NSCT)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NSCT是一种高效的空间-频率分析工具,它能够在保持图像细节的同时实现多尺度分析,对于处理红外图像中的噪声尤其有效。 INLMF算法首先对输入的红外噪声图像进行多尺度NSCT变换,这一步有助于分解图像为高频和低频两个部分,便于针对性地处理。接着,作者对经典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改进。一是采用了自适应的相似图像块划分方法,这意味着算法能够根据图像局部结构动态调整滤波范围,提高滤波的精确性和效率。二是改进了滤波权重计算方法,通过更精细的权重分配,使得邻域内的像素贡献度更加合理,从而减少了噪声去除过程中的失真。 算法的核心在于处理高频分解系数,通过INLMF算法对其进行降噪,保留重要的图像特征。随后,这些高频系数与低频系数进行重构,形成去噪后的图像。为了进一步减少因滤波导致的图像失真,研究者采用了非负支撑域有限递归逆滤波(Non-negativity and Support Constraints Recursive Inverse Filtering, NAS-RIF)算法,这是一种无损或低失真的恢复方法,确保图像的自然外观。 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的非局部均值滤波(NLMF)和其他已有的改进算法,INLMF在去噪效果上具有显著优势。文章的关键点包括红外图像处理、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非局部均值滤波以及NAS-RIF算法的应用。研究成果的创新之处在于将NSCT的优势与非局部均值滤波技术相结合,提高了红外图像处理的性能,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展示了优良的噪声抑制能力和图像质量保持。 该论文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红外图像处理领域的噪声抑制技术上,为提高红外图像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相关科研人员和工程实践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这篇论文也遵循了严格的分类标准(TP391.41)和文献格式,体现了严谨的学术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