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技术综述:挑战与应对策略
1.28MB |
更新于2024-08-28
| 115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本文是一篇研究论文,标题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技术概述》。作者Qiuwei Yang、Xiaogang Zhu、Hongjuan Fu和Xiqiang Che分别来自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以及长沙乐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该文章于2014年10月14日提交,12月14日接受,学术编辑为Chin-Chen Chang。
无线传感器网络因其低成本和适应性强,在民用、军事、商业和其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与传统网络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在计算能力、电池续航和存储容量等方面存在限制。这些特性决定了网络安全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特殊挑战和重要性。
文章详细探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安全面临的威胁,包括数据篡改、节点欺骗、身份伪造、能耗攻击、路由攻击等。针对这些问题,作者综述了现有的安全技术策略,如:
1. **加密技术**: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加密,确保通信过程中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如AES、RSA等加密算法的应用。
2. **认证与授权**:采用数字签名、公钥基础设施(PKI)和身份认证协议,验证节点的身份并控制其访问权限。
3. **节点信任模型**:构建基于邻居信任度的模型,通过邻居之间的协作来检测和应对恶意行为。
4. **能源效率安全**:设计节能的加密算法和安全机制,减少对有限能量的消耗。
5. **自组织安全**:利用WSN的自组织特性,实现动态的安全更新和自我修复能力。
6. **安全协议设计**:针对WSN的特殊需求,开发新的安全协议,如低复杂度、轻量级的协议,以适应资源受限的环境。
7. **物理层安全**:利用物理层特性对抗信号干扰和窃听,如多路径传播和频率跳变等。
8. **入侵检测系统(IDS)与防御**:建立实时监控和报警机制,对异常行为进行检测和响应。
9. **生命周期管理**:考虑节点的生命周期,实施安全策略以确保整个网络在不同阶段的安全性。
10. **隐私保护**:处理数据收集和共享时的隐私问题,采用零知识证明、匿名化等方法保护用户隐私。
文章总结了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即进一步提升安全性能,降低能耗,同时增强网络的健壮性和可扩展性。这篇论文为理解和改进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框架。
相关推荐








weixin_38519060
- 粉丝: 2
最新资源
- 基于Struts2+Spring+Hibernate+sitemesh构建简单在线音乐站点
- 基于JDeveloper实现图片上传功能教程
- 深入解析谭浩强C语言设计教程与笔记要点
- 深入探讨JAVA中的软件架构设计模式
- jdeveloper下连续删除选中目录的操作教程
- Apache数据库连接池包:高效数据处理解决方案
- 深入解析Java 2进阶教程要点与技巧
- 《WebWork in Action》源码解析与实践
- 电路系统可靠性分析及计算方法
- 掌握JavaScript的10个步骤——免费PDF指南
- Windows系统上ISS5.1拓展包安装教程
- PL/SQL Developer 7.0中文使用手册详尽解析
- 《Cisco IOS Cookbook 中文精简版》:网络配置实践指南
- 历年程序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MyEclipse 6 Java EE开发手册更新至第九章解读
- 全面掌握OCI编程:Oracle官方文档CHM合集
- 基于JDeveloper的自动上传文件和文件夹生成解决方案
- GNU C++在Linux下的编程指南
- 深入探讨模式识别的原理、方法与实践应用
- C语言实现数据结构的实验课程序
- GhostSrv11:新一代压缩备份服务工具
- CButtonST类应用技巧及API功能解析
- C++实现的航班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 《电子线路教学指导书(第四版)》:模拟电路学习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