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实现杨辉三角的二维数组步骤解析
版权申诉
13KB |
更新于2024-08-22
| 44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关于Java编程实现杨辉三角的步骤文档"
在Java编程中,杨辉三角是一种经典的数学结构,它展示了二项式系数的排列。这篇文档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二维数组来实现杨辉三角。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过程。
首先,我们看到代码中导入了`javax.swing.JOptionPane`,这是Java Swing库的一部分,用于创建图形用户界面(GUI)的基本组件。`JOptionPane`类提供了弹出对话框的功能,可以方便地从用户那里获取输入或者显示消息。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showInputDialog`方法来获取用户输入的行数。
接着,定义了一个名为`YH`的公共类,这是Java程序中的一个自定义类。类中的`main`方法是程序的入口点,所有Java应用程序都是从`main`方法开始执行的。`main`方法接受一个字符串数组`args`作为参数,但在这个例子中并未使用。
在`main`方法中,我们定义了两个变量:`String row`用于存储用户输入的行数字符串,以及`int row1`用于存储转换后的整型行数。通过`JOptionPane.showInputDialog`获取用户输入的行数,并使用`Integer.parseInt`方法将其转换为整数。
接下来,创建了一个大小为`row1 * row1`的二维数组`ss`,用于存储杨辉三角的数值。数组的大小是根据用户输入的行数动态确定的,这样可以适应任意行数的杨辉三角。
在初始化二维数组时,我们先为第一行和对角线上的元素赋值1,因为这些位置在杨辉三角中始终为1。这通过两层嵌套的`for`循环实现,外层循环控制行数,内层循环控制列数。
外层`for`循环的条件是`i < row1`,从第二行开始(因为第一行已经手动赋值),每次循环结束时,`i`递增1。内层循环则填充非边界元素,条件是`j < i`,确保不超出当前行的范围。在内层循环中,当`j`等于1或`i - 1`时,对应的元素值为上一行相邻两个元素的和,这是杨辉三角的规律。
整个程序逻辑清晰,逐步实现了根据用户输入生成杨辉三角的过程。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学习到Java中二维数组的使用、用户交互、循环控制以及基本的数学逻辑应用。
相关推荐










xiaotian268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局域网即时通讯软件飞秋(FeiQ)全面评测
- 权威CSS层叠样式表电子书合集下载
- 基于Struts框架的新闻中心管理系统源代码解析
- Word中数学公式编辑条软件v1.1发布版
- Keil C51:单片机编程的集成开发环境
- VB基础入门完全教程
- Visual C# .NET编程实例集锦 - 系统维护案例分析
- 深入浅出SAP数据字典的使用与管理
- C#实现高效媒体播放器的关键技术
- FPGA Testbench教程集合:深入编写与仿真技巧
- G-Learning英文需求规格说明书模板
- JAVA开发环境搭建:从JDK到Weblogic的配置教程
- Hibernate操作类及其在Java中的应用
- ORADBI:Oracle OCI扩展开发项目介绍
- Eclipse中JDBC连接数据库的实践教程
- 掌握ASP.NET 2.0与SQL 2005实现九类项目开发
- C#基础类库详述及应用指南
- 全面ACM算法培训资料整理
- C语言环境下的词法分析器实现与应用
- JavaScript应用实例解析
- Symbian OS端到端socket编程实践教程
- 基于JSP和SQL2000的在线教学评估系统设计
- Silverlight 2.0动态绘制sin曲线的运行时技术
- JAVA企业级应用开发课件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