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DTU/RTU:HJ/T-212协议详解与环境监测编码规则
下载需积分: 47 | 2.99MB |
更新于2024-08-06
| 38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编码规则在智能步进电机驱动控制芯片TMC5160的应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特别是在环境监测和控制系统中。本文主要讨论了两种编码规则,一是工况监测因子编码,二是现场端信息编码。
首先,对于工况监测因子编码,它遵循六位固定长度的字母数字混合格式。编码分为四层结构:第一层用小写字母'e'或'g'标识污染物类型,如污水和烟气;第二层通过一位阿拉伯数字或字母表示处理工艺类别,如污水排放过程中的1-9和'a-b',具体参照附录B的处理工艺表;第三层是监测因子或指标代码,采用两位阿拉伯数字01-99,每个数字代表一种特定的监测因子;最后一层是相同工况监测设备的编码,也是两位数字,按顺序递增,默认值为01,同一工艺下不同设备的唯一标识。
现场端信息编码同样采用六位混合格式,字母代码和数字代码均遵循递增的规则。这种编码有助于高效地管理和识别现场的各种信息,对于确保实时数据的有效性和一致性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编码规则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212-2017制定的,该标准用于污染物在线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兼容性。它支持模拟量和多种通信接口转换到HJ/T-212协议,包括RS232/RS485/TTL,并提供了GPS功能、远程固件升级、远程参数配置以及协议定制选项。数采仪(DTU)作为关键设备,具备多通道模拟量输入输出、开关量控制以及定时数据记录能力,能够支持常规流量、浓度测量和VOC报警。
此外,HJ212-2017还包含了CRC算法的解释和常见监测因子与设备编码表,以及通讯命令示例和数据包处理机制,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受损并能被正确解析。该标准的制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要求,旨在规范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和数据交互,以实现污染物的有效监控和管理。
总结来说,TMC5160驱动控制芯片在智能环境中应用时,编码规则是确保数据准确传输的关键组件,无论是工况监测因子的分类编码还是现场端信息的标准化管理,都对整个系统性能和环境监管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HJ212-2017标准的实施,使得这些编码规则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关推荐










Sylviazn
- 粉丝: 30
最新资源
- JAVA算法实现:排序、递归与汉诺塔解决方案
- C#实现简易条码打印解决方案
- 网页源码自动生成工具:快速构建网站神器
- PHP+MYSQL+AJAX开发的全功能留言板系统
- 深入浅出ajax+jquery实现技巧
- Oracle脚本修复BUG的案例分析
- Java Swing组件实例使用演示与原理详解
-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件:快速掌握核心概念
- 基于.NET Remoting技术的聊天程序源码分享
- ASP.NET实现高安全复杂验证码的简易方法
- Flex中按钮Button组件的开发教程
- WebWork代码实例解析与应用
- C++ OpenGL多雪人场景交互控制教程
- Tomahawk 1.1.6扩展JSF功能,增强Datatable分页能力
- HTML与CHM文件互转工具发布:便捷的网页制作解决方案
- FAT16/FAT32文件系统源代码开源分享
- Struts、Spring、Hibernate整合实例教程分享
- 向量几何在游戏开发中的透视投影变换应用
- 仿qq空间组件增改指南:自定义界面美化
- 获取SQL Server驱动架包的终极指南
- 网络猎手:高效网站资料收集工具
- CSS2.0全解及浏览器兼容性指南
- 掌握数据库基本原理与SQL语言应用
- Next Berg组件套装v4.9.8.1预览版发布,完整Delphi BCB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