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buntu16.04+Anaconda3+Python3.6安装OpenCV3.1.0教程
下载需积分: 43 | 2.89MB |
更新于2024-08-08
| 7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删除任务-ubuntu16.04+anaconda3+python3.6安装opencv3.1.0"
在RTOS(实时操作系统)中,任务删除是一个关键功能,用于释放不再需要的任务资源。在Ubuntu 16.04环境下,结合Anaconda3和Python3.6进行OpenCV3.1.0的安装,可能涉及到对任务管理的理解,尤其是在编写并发执行的任务时,掌握任务删除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FreeRTOS是一个轻量级的实时操作系统内核,广泛应用于微控制器等嵌入式系统。在FreeRTOS中,任务可以通过API函数`vTaskDelete()`来删除自身或其他任务。`vTaskDelete()`的使用确保了任务在被删除后不会再次运行,它的内存由空闲任务负责回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仅由内核分配的内存会被自动回收,任务自定义分配的内存和资源需要手动释放。
`vTaskDelete()`函数原型如下:
```c
void vTaskDelete( xTaskHandle pxTaskToDelete );
```
参数`pxTaskToDelete`是待删除任务的句柄。任务可以传入`NULL`来删除自身,或者传入其他任务的句柄以删除它们。在示例代码中,任务1由`main()`函数创建,并在优先级1上运行。任务1运行时创建了优先级2的任务2,然后任务2立即接管执行。任务2的代码简单地调用`vTaskDelete()`删除自身,通常传入`NULL`即可,但示例中为了演示,传入了任务自身的句柄。
示例代码分为三部分:
1. `main()`函数创建了任务1,任务1在运行时创建了任务2。
2. 任务1的代码未在摘要中给出,但应包含创建任务2的逻辑。
3. 任务2的代码仅包含`vTaskDelete()`调用,用于删除自身。
在实际应用中,理解任务删除的机制对于避免内存泄漏和优化系统资源至关重要。当一个任务完成其工作或不再需要时,及时删除可以防止内存浪费,同时保持系统的高效运行。在FreeRTOS的环境中,开发者必须谨慎处理任务的生命周期,确保它们在适当的时候被删除,并且正确地释放所有相关资源。
相关推荐










张_伟_杰
- 粉丝: 74
最新资源
- VC++实现WIN32网络路由选择器及其功能演示
- J2ME技术实现人物四向移动之Sprite精灵类应用
- 使用二进制浏览器高效浏览文件细节
- MySQL 5.1数据库技术参考手册详尽解析
- Oracle9i基础操作及RMAN使用指南
- 学生管理系统实现与功能详解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JSP+SQL实现
- FoxitReaderPortable: 免安装超便捷PDF阅读器体验
- Visual Studio 2008 图像库资源指南
- 手机测试新手专用:掌握手机原理必读资料
- 基于Asterisk的Unibilling通信运营平台功能解析
- CuteEditor网页编辑器控件使用与示例解析
- 优化VC上传组件:增加错误处理与文件信息
- EVC4.9平台下CSliderCtrl与CSpinCtrl控件使用教程
- C#开发的OA考勤管理系统功能解析
- 信鸽unMSG普及版:免费高效的局域网即时通讯工具
- JavaScript封装日期时间控件
- Linux内核0.11源代码学习指南:探索Linux内核编程的起点
- 新闻发布系统开发实践:ASP.NET与SQL Server的结合
- VC环境下鼠标符号动态变化揭秘
- 网站管理员必备工具:流量分析与排名监控
- 三星SGH-X608制作12896来电大头贴方法
- 雪人兄弟小游戏趣味功能探索指南
- PHP 4完全中文手册 - 中文翻译的权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