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合博弈解析:从入门到Nim游戏
下载需积分: 10 | 300KB |
更新于2024-07-31
| 2 浏览量 | 举报
1
收藏
"组合博弈游戏的解法 HDU"
在计算机科学和编程竞赛中,组合博弈是一种常见的问题类型,尤其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常常出现。本资源是一份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刘春英编写的关于组合博弈的讲义,详细介绍了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组合博弈通常涉及两个玩家,他们在一个有限的状态空间中轮流进行操作。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取牌游戏,如描述中的“导引游戏”,其中两个玩家轮流从一堆牌中取走1、2或3张,最后取完牌的人获胜。这类游戏的关键在于理解和识别必败点(P点)和必胜点(N点)。
必败点是指当前玩家无论怎样操作都无法赢得游戏的位置,而必胜点则是下一个玩家总能找到一种策略确保胜利的位置。必败点的特征是,从这些点出发,无论对手怎么操作,最终都会导致游戏进入一个必败点。相反,必胜点的特性是,至少存在一种方式让游戏进入必败点,且对手无法阻止。
解决组合博弈问题的一个通用算法是通过递归或动态规划来确定每个状态点是必败点还是必胜点。这个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初始化**:首先,所有的终结状态(即没有牌可取或类似情况)被标记为必败点,因为最后一个行动的玩家无法再继续游戏。
2. **标记必胜点**:然后,检查所有可以从一步操作到达必败点的位置,这些位置被标记为必胜点。
3. **迭代过程**:接着,如果一个位置的所有一步操作都只能进入必胜点,那么该位置也被标记为必败点。
4. **算法终止**:如果在迭代过程中没有发现新的必败点,算法结束;否则,返回步骤2,继续标记。
讲义中还提供了课内练习和实战练习,例如“Subtraction Games”和“Kiki's Game”,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Subtraction Games是一个允许从一个整数中减去特定集合中的数的游戏,而Nim游戏是一种更复杂的组合博弈形式,通常涉及到多个堆物品,玩家每次可以取走任意堆中的一部分物品。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这些案例,参赛者可以提升他们的算法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这对于参加ACM等编程竞赛至关重要。组合博弈不仅考验逻辑思维,也锻炼了选手在复杂问题面前的策略分析能力。
相关推荐







nicole12580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VC-api实现内存使用量检测与获取方法
- 掌握SQL Server 2008:开发人员入门指南与源码解析
- 大学英语四级必备词组精讲
- 利用ICallbackEventHandler接口实现的多级联动功能
- SQL Server 2005项目实训考核方案详解
- C#地图编辑器入门教程:图层编辑实例解析
- 深入解析清华讲义《操作系统》要点
- 开发简易银行ATM系统:C#控制台应用实践
- VB+Access开发的酒店管理系统毕业设计源码
- 提升嵌入式开发技能:C语言测试题指南
- 使用AJAX实现类似Google的下拉搜索框示例
- VB6.0实现网络连接状态测试程序编写
- CSS实用手册:全面中文版详细指南
- Windows Mobile平台上VS2008开发的黄山旅游小程序
- webservices基础入门与Struts2客户端实践
- 深入解析带通配符的字符串匹配算法实现
- .NET 3.5实现大数据量分页与延迟执行技术
- JSP会员登录认证功能实现源码
- Java聊天室完整项目发布教程
- PHP面向对象编程入门与进阶教程
- VC++实现网页保存功能的方法教程
- 计算机毕设分享:教学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全国大学院系数据库快速导入指南
- 分享ascall码表,助力C语言与FPGA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