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像编码与多媒体技术:压缩、标准与应用
下载需积分: 15 | 2.06MB |
更新于2024-08-13
| 26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ITU对媒体分类-图像编码和多媒体技术"
图像编码和多媒体技术是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关键领域,尤其在互联网、电视广播和移动设备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ITU(国际电信联盟)的分类,媒体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1. 感觉媒体:这些是直接影响人类感官的媒体形式,如声音、图像、文字和动画,它们能够引发听觉或视觉反应。
2. 表示媒体:这是用于传输和处理感觉媒体的中介形式,例如语音编码、图像编码和文本编码。这些编码方法有助于高效地存储和传输信息。
3. 显示媒体:作为电信号与感觉媒体之间转换的设备,如麦克风、键盘、扫描仪、摄像机等是输入显示媒体,而扬声器、显示器、打印机等则是输出显示媒体。
4. 存储媒体: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设备,包括硬盘、磁带、光盘和纸质文档等,它们提供长期的数据保存能力。
5. 传输媒体:这些是用于传输表示媒体信号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纤、无线电波和红外线,确保信息能够从一处传到另一处。
在图像编码方面,第3章"图像编码和多媒体技术"中提到,由于未经压缩的模拟彩色电视信号需要宽广的带宽,导致其在数据传输和存储方面的效率低下。因此,图像的数码率压缩成为了图像处理的核心任务。这包括活动图像和静态图像的通信,其中静态图像通信又可以分为静止图像和“凝固”图像,如可视电话中的静止传输。
图像信号的数字化涉及两个关键步骤:抽样和量化。抽样按照奈奎斯特定理在两个维度上进行,将连续图像转化为离散的像素网格。量化则用有限的数值范围来近似模拟信号,以减少数据量,通常会引入量化噪声,但要尽可能减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例如,CCIR的601建议规定了演播室彩色电视信号的数字编码标准,采用分量编码,对亮度和色差信号进行不同频率的抽样和8比特的量化。
图像质量的评价是评估数字图像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包括图像的逼真度和主观感受。信源编码后的数码率降低可能会影响图像质量,需要通过优化编码算法和信道编码策略来平衡压缩效率和图像质量。此外,调制器和信道特性也对最终图像质量有直接影响。
图像编码和多媒体技术涉及到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包括信号处理、编码理论、通信系统设计以及人眼对图像质量的感知,这些都在不断推动着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发展。
相关推荐










theAIS
- 粉丝: 66
最新资源
- ASP.NET中正则表达式使用的详细示例
- Word公式编辑器:自动载入,轻松编辑数学公式
- 掌握Struts国际化操作的实用范例教程
- Windows环境下Turbo C编译工具体验评测
- GB-8567-88标准:计算机软件开发文件指南
- 七龙纪攻击计算器的C#实现及运行环境指导
- 深入理解Socket接口:线程编程新体会
- EVC4.0实现Dialog工程中同时添加工具栏和菜单
- JAVA聊天应用开发: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套接字编程指南
- 网上书店JSP源代码的简洁实用解析
- MATLAB编程精通:综合辅导与实践指南
- YOYOPlayer:基于JAVA的多功能音乐播放器
- 探索.exe与swf格式转换工具的奥秘
- 一键转换文档至PDF:数学建模的文件处理神器
- ASP网站访问统计系统自动构建工具
- BP网络技术在噪声点阵数字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 实现自定义布告栏图标的VC源代码教程
- 掌握ASP.NET 2.0基础:微软官方入门指南
- 基于JSP+SSH框架的消息管理系统开发实践
- Linux实用教程与基础知识讲解
- C++单链表类深度实现与应用示例
- Axis2代码生成向导在Eclipse中的使用
- 高效子网划分与掩码计算工具介绍
- VC++实现串口通信界面程序开发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