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type

进销存系统用例建模与需求分析

DOC文件

下载需积分: 50 | 79KB | 更新于2024-07-18 | 108 浏览量 | 41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该文档是关于进销存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主要关注进货、退货、销售以及员工信息管理,采用Java技术。文档通过一个超市进销存系统的案例来阐述需求建模,强调用例方法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功能,并介绍了用例建模的基本步骤和参与者确定。"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中,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功能**: - **进货**:系统需要支持进货管理,包括记录新进商品的信息,跟踪供应商信息,以及处理商品入库等流程。 - **退货**:当商品存在问题或者顾客要求退货时,系统应能处理退货操作,更新库存状态,并进行相应的财务处理。 - **销售**:售货员可以通过系统进行销售操作,包括记录顾客购买的商品,计算总价,处理收款,并保存销售记录。 -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员需要定期盘点,发现破损商品并报损,同时接收和检查供应商的新货,确保商品质量。 - **订货**:订货员需要监控库存水平,当商品库存低于预设下限时,制作订货单,更新供应商数据库。 - **统计分析**:系统应提供统计功能,让经理可以调整商品价格,进行促销活动,并根据市场情况做出决策。 2. **用例建模**: - 用例建模是一种从用户视角描述系统功能的方法,它不涉及系统内部实现细节。在本案例中,首先识别出系统的主要参与者,如售货员、库存管理员、订货员、经理和统计分析员。 - 确定业务需求用例,例如“销售商品”、“处理退货”、“商品入库”等,每个用例都代表一个具体的业务流程。 - 构建用例模型图,用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参与者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各个用例之间的关联。 - 记录业务需求用例描述,详细描述每个用例的功能、触发条件、参与者的行为以及系统响应。 3. **参与者确定**: - 参与者是系统外部与系统交互的实体,包括人和系统。例如,售货员是直接操作系统的用户,而库存管理员、订货员、经理和统计分析员则可能在后台进行数据输入和管理。 4. **Java技术**: - 文档中提到的标签是“Java”,这意味着系统预计使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Java具有跨平台性、稳定性和丰富的库支持,适合构建大型企业级应用,包括进销存管理系统。 通过这样的需求分析,开发者可以明确系统的目标,理解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从而设计出符合业务逻辑的系统架构,确保系统功能的全面性和实用性。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数据库设计、安全性、用户体验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考虑,以构建一个高效、易用且满足业务需求的进销存管理系统。

相关推荐

filetype
进销存系统 需 求 说 明 书 作者: 完成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XXXX公司 目录 第一章: 客户群体 4 第二章: 客户的信息化现状及市场办公系统现状 4 第三章: 软件的应用范围 4 第四章: 软件部署后的运行环境描述 4 第五章: 软件的性能要求 4 第六章: 软件的稳定性要求 4 第七章: 软件的扩展性要求 4 第八章: 软件支撑平台的要求 4 第九章: 软件的业务功能要求 5 9.1 建立帐套 5 9.2 录入基础资料 5 9.2.1 客户档案 5 9.2.2 员工档案 6 9.2.3 仓库档案 6 9.2.4 资金帐户 6 9.2.5 其他费用支出项目 6 9.2.6 其他收入项目 7 9.2.7 常用商品档案 7 9.3 录入建帐期初数据 7 9.3.1 期初商品库存 7 9.3.2 期初应付款 8 9.3.3 期初应收款 8 9.3.4 期初现金银行 8 9.3.5 期初借入款余额 8 9.3.6 期初借出款余额 8 9.4 进货管理 8 9.4.1 进货管理 8 9.4.2 收付款 11 9.5 销售管理 16 9.5.1 销售管理 16 9.5.2 收退款 19 9.6 存货管理 23 9.6.1 商品库存 23 9.6.2 其他方式入库 24 9.6.3 其他方式出库 24 9.6.4 仓库调拨 24 9.6.5 盘点盈余 24 9.6.6 盘点亏损 25 9.6.7 组装与拆卸 25 9.7 财务管理 26 9.7.1 现金银行 26 9.7.2 银行存取 26 9.7.3 其他收入 26 9.7.4 其他费用支出 26 9.7.5 对外借款(借入) 27 9.7.6 对外借款(借出) 27 第十章: 查询及报表 27 第十一章: 系统管理 27 第十二章: 参考资料 27 第一章:客户群体 第二章:客户的信息化现状及市场办公系统现状 第三章:软件的应用范围 第四章:软件部署后的运行环境描述 硬件环境: 操作系统: 应用服务器: 数据库: 第五章:软件的性能要求 第六章:软件的稳定性要求 第七章:软件的扩展性要求 短期内用户的增加速度会很快,这样一方面在考虑用户服务器的负载能力,另一方面要考虑网络的带宽。 第八章:软件支撑平台的要求 网络环境: 服务器端: 客户端: 硬件环境: 服务器: 高性能专用数据库服务器和程序运行服务器。 操作系统: 服务器: 数据库: 第九章:软件的业务功能要求 进销存业务总体流程图: 9.1 词汇解释 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或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加权平均法,在市场预测里,就是在求平均数时,根据观察期各资料重要性的不同,分别给以不同的权数加以平均的方法。  其特点是:所求得的平均数,已包含了长期趋势变动。  加权平均法的优缺点:  优点:计算方法简单。  缺点:不利于核算的及时性;在物价变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按加权平均单价计算的期末存货价值与现行成本有较大的差异。适合物价变动幅度不大的情况。  A鸡蛋34元一个,买了10个,B鸡蛋买了45元一个,买了20个,问买了A鸡蛋和B鸡蛋的平均价格是多少?  这时肯定不能用算术平均,直接(34+45)/2,因为他们买的数量不一样,因此要计算他们的平均价格,只能用所买的数量作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  (34×10+45×20)/(10+20)= 1240 /30 = 41.33元/个  移到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以下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例1:货品A,期初结存数量10,加权价10,金额为100,发生业务如下: 销售11;采购10,采购价格11; 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销售时,成本金额为11*10=110;销售后结存数量:-1;加权价:10;结存金额:-10; 采购后,结存单价位:(-10+10*11)/(-1+10)=11.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