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栈的基本操作与实现-数据结构
下载需积分: 0 | 966KB |
更新于2024-08-15
| 132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返回栈顶元素-数据结构课件"
在数据结构中,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它被称为“后进先出”(Last In First Out, LIFO)的数据结构。栈的操作主要集中在栈顶,允许在栈顶进行插入(称为入栈或压栈)和删除(称为出栈或弹栈)操作。栈的这种特性使其在许多算法和程序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括号匹配、递归调用、内存管理等。
栈的基本操作包括初始化栈(InitStack)、销毁栈(DestroyStack)、清空栈(ClearStack)、判断栈是否为空(StackEmpty)、获取栈的长度(StackLength)、返回栈顶元素但不删除(GetTop)、入栈(Push)、出栈(Pop)以及遍历栈(StackTraverse)。在提供的代码段中,GetTop函数用于返回栈顶元素,如果栈不为空(S.top == S.base),则返回ERROR,否则将栈顶元素复制给参数e,并返回OK。
栈有两种常见的存储结构:顺序栈(SqStack)和链式栈。顺序栈使用一维数组来存储元素,它的优点是空间连续,访问速度快,但缺点是当栈中的元素数量超过预先分配的容量时,需要进行扩容操作。在提供的代码中,顺序栈的定义包含三个成员:base(栈底指针)、top(栈顶指针)和stacksize(当前最大容量)。栈顶指针top始终指向栈顶元素的下一个位置,初始时top等于base,表示栈空。
在顺序栈中,当栈顶指针top等于栈底指针base时,表示栈空,如果尝试在此时出栈,会导致下溢错误。相反,如果(top - base) >= stacksize,意味着栈已满,此时再尝试入栈就会导致溢出。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对这两种情况做特殊处理,例如动态扩容或预设栈满标志。
栈和队列都是线性数据结构的变种,它们在操作上受到限制,栈只允许在栈顶进行操作,而队列则遵循“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 FIFO)原则,只允许在队尾插入元素,在队头删除元素。队列通常应用于任务调度、打印队列等场景。
在进行上机实验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比如使用指定的在线平台进行练习,按时考勤,不允许迟到早退,鼓励团队合作,同时课后要整理好个人物品并关闭电脑。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实验课程的有序进行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关推荐










白宇翰
- 粉丝: 36
最新资源
- SSH集成项目开发:Spring、Hibernate与Struts实践指南
- 深入解析俄罗斯方块游戏开发源码
- 详解带有参数的自定义taglib标签的使用方法
- 掌握上传控件用法与断点续传技术
- 单片机计算器源程序及电路图教程
- VC++与BC++数值分析类库指南:矩阵和向量操作
- C#.NET实现旅馆信息管理系统教程
- 精通Oracle 10g OCP技术:实用教程指南
- VB编程实战200例完整示例下载
- 探索ext-2.2.zip的文件内容与功能
- 智能上传组件SmartUpload完全开源发布
- 实现图片上传时自动按比例缩小功能
- ARM LPC2148与AT24C256的I2C驱动实现
- 深入解析JAVA设计模式及其UML应用
- EJB初学者必备:开发经验总结与实践指南
- 创新多线程邮件发送软件,高效导入与发送
- 基于JSP和SQL构建的简易投票系统教程
- C# Linq数据访问技术全掌握
-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习题解答详解
- CCNA入门学习笔记:网络小白的进阶指南
- ASP技术实现的简易会员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 简化petShop架构实现网上购物系统设计
- 一站式字幕歌词转换解决方案
- 基于JSP与DAO的文件上传系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