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type

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通信与网络体系结构解析

下载需积分: 0 | 1.23MB | 更新于2024-06-30 | 41 浏览量 | 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总复习概念和原理(net18标蓝)1"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一系列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组成,这些计算机通过通信介质和设备相互连接,形成特定的拓扑结构。网络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在这一过程中,网络协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能够顺利进行。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涉及数据、信号和信道的概念。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它可以是多种形式,而信号则是数据在物理层面上的表现,分为模拟信号(连续变化)和数字信号(离散变化)。信道是指数据传输的路径,包括物理传输介质和用于数据传输和转接的设备。 通信过程涵盖了数据从数据源(发送端)通过信道传输到数据目的地(接收端)的整个流程。根据通信特性,通信线路的连接方式可分为点点、分支和集线式。点点连接直接相连,分支连接通过主线路,集线式则通过集中器将多个终端设备连接到高速线路。通信线路的通信方式有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分别定义了数据传输的方向性。单工仅支持单向传输,半双工允许双向但非同时,而全双工则可同时双向传输。 数据传输方式主要有基带、频带和宽带传输。基带传输保持数字信号的原始形式,频带传输通过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远程通信,而宽带传输则利用多子信道技术同时传输多种类型的数据。 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设计的核心,它将通信功能划分为层次,每层都有明确的任务,并规定了同层进程间的通信协议和相邻层之间的接口。面向连接的服务意味着在数据传输前,需要预先建立并维护一条通信线路,这通常涉及到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三个阶段。 在计算机网络中,这些基本概念和技术构成了网络运行的基石,它们不仅定义了数据如何在网络中流动,还决定了网络的性能、可靠性和效率。深入理解这些原理对于网络的设计、管理和优化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

filetype
filetype
基于C2000 DSP的电力电子、电机驱动和数字滤波器的仿真模型构建及其C代码实现方法。首先,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创建电力电子系统的仿真模型,如三相逆变器,重点讨论了PWM生成模块中死区时间的设置及其对输出波形的影响。接着,深入探讨了C2000 DSP内部各关键模块(如ADC、DAC、PWM定时器)的具体配置步骤,特别是EPWM模块采用上下计数模式以确保对称波形的生成。此外,还讲解了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流程,从MATLAB中的参数设定到最终转换为适用于嵌入式系统的高效C代码。文中强调了硬件在环(HIL)和支持快速原型设计(RCP)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一些实际项目中常见的陷阱及解决方案,如PCB布局不当导致的ADC采样异常等问题。最后,针对中断服务程序(ISR)提出了优化建议,避免因ISR执行时间过长而引起的系统不稳定现象。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C2000 DSP应用细节的研发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电力电子设备仿真的技巧;②学会正确配置C2000 DSP的各项外设资源;③能够独立完成从理论设计到实际产品落地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数字滤波器设计、PWM信号生成、ADC采样同步等。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实用的代码片段和技术提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相关知识点。同时,也提到了一些常见错误案例,有助于开发者规避潜在风险。
AshleyK
  • 粉丝: 28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