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结构八大排序算法详解
下载需积分: 10 | 1.09MB |
更新于2024-09-03
| 50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排序算法总结,包括数据结构中常见的八大排序算法: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直接选择排序、堆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此外,还提及了外部排序的基本概念。"
1. 直接插入排序:这种排序算法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玩扑克牌时整理手牌的过程。它将未排序的元素逐个与已排序的部分进行比较,并找到合适的位置插入。在最好的情况下,如果输入已经是有序的,直接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
2. 希尔排序:由Donald Shell提出,是一种改进的插入排序。希尔排序通过将数组分成若干子序列来减少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然后逐步缩小子序列的间隔,最终达到完全排序的状态。其效率通常优于直接插入排序,但具体时间复杂度难以精确计算。
3. 直接选择排序:它每次从未排序的元素中找出最小(或最大)的元素,与第一个未排序的元素交换位置。这个过程重复n-1次,直到所有元素都有序。直接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并不适合处理大规模数据。
4. 堆排序:堆排序利用了堆这种数据结构。首先,将无序的数组构建成一个大顶堆(或小顶堆),然后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交换,去掉最后一个元素(即最大元素)。接着,对剩余元素重新调整成堆,再次交换堆顶和末尾,如此反复进行。堆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5. 冒泡排序:通过不断交换相邻的逆序元素来实现排序。每一轮比较后,最大的元素会被“冒泡”到数组的末尾。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最坏为O(n^2),但在部分有序的情况下,效率较高。
6. 快速排序:由C.A.R. Hoare提出的经典排序算法,采用分治策略。选取一个“基准”元素,将数组分为比基准小和大的两部分,然后分别对这两部分递归地进行快速排序。快速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logn),最坏情况下为O(n^2)。
7. 归并排序:也是基于分治的算法。它将数组分成两半,分别进行排序,然后将两个有序的部分合并成一个大的有序数组。归并排序保证了稳定性,时间复杂度始终为O(nlogn)。
8. 基数排序:基数排序是根据数字的位数来进行的排序,从低位到高位依次处理。它将数字按位划分到不同的“桶”中,然后收集回原顺序。基数排序是稳定的,且在特定条件下,如基数较大时,效率较高,时间复杂度为O(nlog(r)m),其中r为基数,m为桶的数量。
9. 外部排序:当数据量过大无法全部装入内存时,需要借助外部存储进行排序。外部排序通常涉及多路归并等步骤,先对小部分数据进行内部排序,然后逐步合并,直到完成整个数据集的排序。
这些排序算法各有优劣,适用场景不同,理解和掌握它们有助于解决各种排序问题,提高编程能力。
相关推荐



















vindy_若飞呀
- 粉丝: 1
最新资源
- 技嘉B75MD3V主板ROM测试通过
- AutoJs源码实现短信发送功能
- 无线与正交基础:Module1RadioandOrthogonBasics
- C#初学者适用:2022上半年飞机大战期末项目解析
- ruoyi-vue-pro云版本发布:全功能优化重构的后台管理系统
- 高效检测系统中加密狗信息的工具介绍
- ASP电影爬虫后台伪静态实现源码v4.2发布
- 微信小程序美食菜谱源码解析与功能实现
- 改进神经网络风电功率预测系统毕设完整源码
- 微信小程序实现麦当劳点餐功能及优惠券兑换源码解析
- 2022年618网络购物小程序用户行为深度分析
- Python深度学习与机器学习的对比分析
- 中国石油天然气规划管理系统建设与项目库工作分析
- Java项目备份版本1.1的详细介绍
- 麒麟操作系统V10集成Docker和docker-compose技术解析
- 使用FFMPEG将H264视频封装成MP4或AVI格式
- 压缩包子文件性能测试分析报告
- 全面强化系统安全的基线核查脚本工具
- Windows 10桌面软件开发的新选择:.NET框架支持工具
- 卡通飞机大战游戏小程序源码剖析
- 实现单片机与APP通信的FM音频发射器设计及BOM
- 51单片机数码秒表设计源码与仿真教程
- 借鉴吴恩达课程深化机器学习理解
- 强化学习技术在WAF防护能力提升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