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type

深入探讨80386保护模式下的内部结构与编程技巧

RAR文件

下载需积分: 10 | 7.69MB | 更新于2025-07-19 | 13 浏览量 | 9 下载量 举报 1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在深入探讨保护模式下的80386及编程之前,首先需要了解80386微处理器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80386是由英特尔公司在1985年推出的32位微处理器,标志着个人计算机从16位时代过渡到32位时代。作为早期的32位处理器,80386不仅提高了计算速度和处理能力,还支持更先进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NT和Linux。它支持多任务处理,并引入了保护模式,这是现代操作系统中内存保护和多任务管理的基础。 保护模式下的80386及编程主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80386的内部结构 1. **寄存器结构**: - **通用寄存器**:包含32位EAX, EBX, ECX, EDX等,以及对应的16位和8位寄存器。 - **段寄存器**:包括CS, DS, SS, ES, FS, GS等,用于存储段选择子,指向全局描述符表(GDT)或局部描述符表(LDT)。 - **控制寄存器**:CR0, CR2, CR3等,用于控制和管理CPU的运行模式和页面管理。 - **指令指针寄存器**:EIP,指向当前执行指令的位置。 2. **内存管理单元**(MMU): - 负责虚拟内存到物理内存的映射,通过段机制和分页机制实现。 - 支持页面保护和访问权限控制,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指令集**: - 80386拥有一个扩展的指令集,不仅包含实模式下的指令集,还增加了很多保护模式下使用的指令。 - 支持多任务指令,比如任务切换指令。 ### 保护模式的特性 1. **虚拟内存管理**: - 支持4GB地址空间,其中每个任务可以访问3GB用户空间,1GB内核空间。 - 实现了灵活的内存分页机制,通过页表来实现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 2. **内存保护**: - 提供了内存段的保护机制,每个段有独立的权限控制,可防止程序间相互干扰。 - 通过描述符和访问权限位实现对内存访问的严格控制。 3. **任务管理**: - 支持多任务处理,可以创建和管理多个独立的任务。 - 提供任务状态段(TSS)来保存任务状态和切换任务。 ### 80386的编程 1. **编程环境**: - 编程时需要考虑当前的运行模式,实模式和保护模式下的编程方法有显著差异。 - 保护模式编程需要设置GDT、LDT、IDT、TSS等,以及正确配置寄存器。 2. **内存管理编程**: - 编写代码时需要管理好段寄存器和页表。 - 利用分页机制进行内存访问时,要正确设置和维护页表。 3. **多任务编程**: - 在编程中实现任务切换和任务间通信,需理解任务状态段(TSS)和任务寄存器(TR)的作用。 - 使用中断和异常处理机制来协调多任务间的切换。 4. **保护机制的编程**: - 编程时必须遵守内存保护的规则,正确设置访问权限。 - 通过代码段、数据段、堆栈段等描述符来限制访问。 ### 编程实例 1. **初始化保护模式**: - 编写引导程序,设置CPU进入保护模式。 - 加载并初始化GDT,设置CR0的保护模式标志。 2. **内存访问**: - 实现虚拟内存到物理内存的映射。 - 编写代码以操作页表,进行内存读写操作。 3. **任务切换**: - 编写代码进行任务切换,保存和恢复任务状态。 - 管理任务控制块(TCB)和任务状态段(TSS)。 在编写保护模式下的80386程序时,程序员需要对CPU的运行机制和内存管理有深入的理解。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操作系统已经很少直接使用80386的指令集进行编程,因为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的抽象层已经为我们处理了这些底层细节。然而,理解80386及保护模式下的编程原理对于深入研究计算机系统结构和操作系统原理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推荐

luo6620378xu
  • 粉丝: 12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