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type

Linux I/O 多路复用:select与poll在并发服务器中的应用

下载需积分: 13 | 1.45MB | 更新于2024-07-11 | 93 浏览量 | 1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该资源是一份关于时间参数和多路IO复用并发服务器模型的PPT课件,涉及信息安全和产品开发实践。课件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时间参数struct timeval进行超时控制,并讨论了不同类型的I/O模式,包括阻塞模式和非阻塞模式,以及如何通过fcntl和ioctl函数实现非阻塞I/O。此外,还重点讲解了I/O多路复用技术,如select()和poll()函数的应用,这些技术在并发服务器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多路I/O复用并发服务器模型中,时间参数`struct timeval`起着关键作用。它用于设置`select()`或`poll()`等函数的超时时间,其中`tv_sec`表示秒数,`tv_usec`表示微秒数。在调用这些函数时,系统会等待指定的总时间(秒+微秒)或者直到有可用的I/O事件发生。当超时时间到达,函数会返回,即使没有I/O事件发生,这样可以避免无限等待。 阻塞模式是默认的I/O操作模式,当进程尝试读取或写入数据时,如果数据未准备好,进程会被阻塞,直到数据可用。这可能导致服务器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处理其他连接,例如,当一个进程被一个套接字阻塞时,它无法响应其他套接字的请求。 非阻塞模式则是另一种解决方案,它使得进程在I/O操作不可用时不会被阻塞,而是立即返回一个错误或部分完成的操作。在非阻塞模式下,read和write操作会立即返回,即使没有数据可读或写入空间不足。可以通过`fcntl`的O_NONBLOCK标志或`ioctl`的FIONBIO参数将文件描述符设置为非阻塞模式。 多路I/O复用是一种高效处理并发连接的技术,例如使用`select()`或`poll()`函数。这些函数允许程序监视多个文件描述符,一旦有任何描述符准备进行读写操作,函数就会唤醒,从而允许服务器同时处理多个连接。这种方式避免了单个阻塞I/O操作导致的等待,提高了服务器的并发性能。 这个课件涵盖了从时间参数控制到并发服务器设计的关键技术,对于理解和构建高效的网络服务尤其有价值。通过理解并应用这些知识,开发者能够创建出更加灵活和响应迅速的网络应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