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 I/O 多路复用:select与poll在并发服务器中的应用
下载需积分: 13 | 1.45MB |
更新于2024-07-11
| 93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该资源是一份关于时间参数和多路IO复用并发服务器模型的PPT课件,涉及信息安全和产品开发实践。课件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时间参数struct timeval进行超时控制,并讨论了不同类型的I/O模式,包括阻塞模式和非阻塞模式,以及如何通过fcntl和ioctl函数实现非阻塞I/O。此外,还重点讲解了I/O多路复用技术,如select()和poll()函数的应用,这些技术在并发服务器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多路I/O复用并发服务器模型中,时间参数`struct timeval`起着关键作用。它用于设置`select()`或`poll()`等函数的超时时间,其中`tv_sec`表示秒数,`tv_usec`表示微秒数。在调用这些函数时,系统会等待指定的总时间(秒+微秒)或者直到有可用的I/O事件发生。当超时时间到达,函数会返回,即使没有I/O事件发生,这样可以避免无限等待。
阻塞模式是默认的I/O操作模式,当进程尝试读取或写入数据时,如果数据未准备好,进程会被阻塞,直到数据可用。这可能导致服务器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处理其他连接,例如,当一个进程被一个套接字阻塞时,它无法响应其他套接字的请求。
非阻塞模式则是另一种解决方案,它使得进程在I/O操作不可用时不会被阻塞,而是立即返回一个错误或部分完成的操作。在非阻塞模式下,read和write操作会立即返回,即使没有数据可读或写入空间不足。可以通过`fcntl`的O_NONBLOCK标志或`ioctl`的FIONBIO参数将文件描述符设置为非阻塞模式。
多路I/O复用是一种高效处理并发连接的技术,例如使用`select()`或`poll()`函数。这些函数允许程序监视多个文件描述符,一旦有任何描述符准备进行读写操作,函数就会唤醒,从而允许服务器同时处理多个连接。这种方式避免了单个阻塞I/O操作导致的等待,提高了服务器的并发性能。
这个课件涵盖了从时间参数控制到并发服务器设计的关键技术,对于理解和构建高效的网络服务尤其有价值。通过理解并应用这些知识,开发者能够创建出更加灵活和响应迅速的网络应用。
相关推荐




















Happy破鞋
- 粉丝: 21
最新资源
- FFmpeg-5.1.1 轻量级iOS 13解码库发布
- 微商商品防伪溯源系统源码:防窜货追踪解决方案
- BladeX环境部署手册使用指南
- ILProtector脱壳技术深度解析与脱壳机实现
- Python包管理器pip的安装教程
- PLSQL练习手册:掌握编程技能的重要步骤
- Linux运维工程师面试要点精华解答
- 微信小程序开发入门指南与赚钱项目实战
- 微信小程序赚钱项目分享指南
- IDEA中配置Maven仓库详解
- 前端开发规范指南: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 Cesium 1.63.1 JavaScript SDK 开发指南
- VC局部静态变量小程序开发详解
- ERP软件多开解决方案:提升多客户端应用效率
- Go语言轻量级推送系统源码分析
- 微信小程序507版在线考试系统前端代码解析
- 天猫新消费者重复购买行为预测分析
- SSM框架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实践
- 校园二手交易平台:Android源码开发与毕业设计指南
- 野火征途MINI开发板配合WS2812驱动的VERILOG实现
- 2023新年动态鞭炮动画HTML源码下载
- BERT中文版:Google开源预训练模型深度解读
- Java借助T-io实现即时通讯系统无缝集成
- C语言实现UDP传输系统控制台程序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