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M Bootloader启动详解:前4K加载与NAND/NOR启动差异

"本文主要探讨了bootloader的启动过程,特别是前4K加载阶段,以及NAND和NOR闪存的启动区别。Bootloader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负责初始化硬件,复制第二阶段到RAM,设置堆栈并跳转执行。第二阶段则进一步初始化硬件,检测内存映射,加载内核和文件系统。对于只使用NAND Flash没有NOR Flash的系统,bootloader是必要的,因为它允许程序从RAM中运行。"
在嵌入式系统中,bootloader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系统启动的第一步。当处理器上电或复位后,通常会从预设的地址开始执行代码,这个预设地址通常是ROM或Flash中的前4K代码。这部分代码被称为引导加载器的第一阶段。
在第一阶段,bootloader主要任务包括:
1. 初始化基本硬件:如屏蔽中断,设置CPU速度和时钟频率,初始化RAM控制器,点亮或关闭LED,关闭CPU的指令和数据Cache。
2. 准备第二阶段所需的RAM空间:根据第二阶段代码和堆栈的大小,在RAM中分配足够的空间。
3. 复制第二阶段代码:从存储设备(如NAND或NOR Flash)复制第二阶段代码到RAM中,并确定起始和结束地址。
4. 设置堆栈指针SP:为C语言程序执行做好准备。
5. 跳转执行:转移到第二阶段的入口地址执行。
第二阶段,bootloader会继续更复杂的初始化工作,如初始化串口用于输出信息,检测系统内存映射(可能涉及MMU的配置),加载内核和文件系统到RAM,并为内核设置启动参数,最终调用内核启动操作系统。
如果直接运行像UCOS这样的实时操作系统,而不通过bootloader,UCOS的执行会直接在Flash中开始。但通常,为了提高效率和可靠性,会复制整个UCOS到RAM中执行。在没有NOR Flash的情况下,只有NAND Flash,bootloader仍然是必要的,因为它能将程序从不能直接执行的NAND Flash移动到RAM中。尽管NAND Flash容量较大,适合存储大量数据,但UCOS这样的小型操作系统更适合于NOR Flash或RAM中运行,因为它们的启动速度更快,访问效率更高。在实际产品设计中,考虑到成本和性能平衡,选择适当的启动策略和存储设备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














haokaihaohe110
- 粉丝: 40
最新资源
- RPCA异常值检测代码实现与应用
- Matlab实现透视n点问题(PnP)算法集合
- Python库droopescan-1.30.0详细安装教程
- 中国30年水热条件变化数据详细分析
- 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企业信用还款能力
- 中南大学操作系统实验:多处理机调度与进程管理
- Matlab实现Ecopath算法:渔业生态系统建模工具
- Sketch 48.1 for mac版本更新发布
- Python飞机大战游戏源码:即刻运行体验
- BP_Adaboost算法在公司财务预警中的建模实践
- Electron项目配置指南:前端框架优化实践
- Qt6.2与QtDS打造QML交互的多功能串口助手教程
- 变分贝叶斯算法应用于脑磁共振图像分割及C语言源码下载
- MATLAB实现的分段线性回归算法与动态规划代码下载
- 九个核心信息系统安全实验的操作与思考
- 微信小程序京东白条源码及截图教程
- 易语言文本导入超级列表框的源码教程
- 微信小程序开发教程:煎蛋小程序源码与截图展示
- MATLAB/Octave数值分析技巧:牛顿法与插值技术
- 汽车制造MES系统建设方案核心资料汇总
- Jmail邮件发送系统ASP.NET源码教程
- CentOS 7 Docker镜像压缩包优化下载指南
- Silverlight时钟ASP.NET源码解析与下载
- 微信小程序聊天室与音视频功能的综合demo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