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库管理系统笔记:从人工管理到数据库阶段
下载需积分: 0 | 119KB |
更新于2025-01-27
| 41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数据库系统笔记供下载和参考"
本资源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库系统笔记,涵盖了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历程、数据管理方式、数据描述、数据模型等方面的知识点。
**数据库系统发展历程**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
1.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不保存在机器中,无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数据面向程序。
2. 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可长期保存在外存的磁盘上,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有了区别,文件组织已呈多样化,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的程序,可重复使用。
3. 数据库阶段:采用复杂的数据模型表示数据结构,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的用户接口,系统提供四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对数据的操作既可以以记录为单位,又可以以数据项为单位。
**数据描述**
数据描述是指将现实世界中的信息转化为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这个过程经历了三个领域: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机器世界。数据描述的术语有:实体、实体集、属性、实体标识符、字段、记录、文件、关键码等。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数据结构和关系的方法。目前广泛使用的数据模型可分为两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概念数据模型独立于计算机系统,描述的是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例如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结构数据模型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例如层次、网状、关系、面向对象等模型。
**物理存储介质层次**
物理存储介质层次是指数据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方式,例如硬盘、固态硬盘等。
**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管理软件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把逻辑数据转换成物理数据,以及把物理数据转换成逻辑数据。
**数据描述的两种形式**
数据描述有物理描述和逻辑描述两种形式。物理数据描述指数据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方式,而逻辑数据描述指程序员或用户用以操作的数据形式,是抽象的概念化数据。
本资源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库系统笔记,涵盖了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历程、数据管理方式、数据描述、数据模型等方面的知识点,对学习数据库系统的学生和专业人士都非常有用。
相关推荐





















jiawahappy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STM32时钟系统设计与仿真教程
- sscom_xz7.com压缩包内容及串口通信工具解析
- EhLib.VCL 10.1专业版源码发布及兼容性说明
- NFS完整安装教程:RPM依赖与包一体化解决方案
- 废品回收跑腿端uni-app uView前端APP与小程序模板
- 电压采集系统设计与毕业论文综述研究
- UPFC控制器在PSCAD中的波形分析源码模型
- 深入探讨函数逼近的方程方法程序
- Delphi XE7中的Indy10示例教程
- BVH播放器:展示和播放.bvh格式运动捕捉数据
- 微芯MCV08A芯片中文数据手册详细解读
- 安装虚拟串口com0com-2.2.2.0的简便方法
- 基于CRBF的MVDR零陷波束形成算法研究与应用
- SAE J2953_1标准:2013年插电式电动车互操作性介绍
- 保护静电放电易受损害物品的ANSI-ESD STM97.1-2015标准
- 2016版ANSI-ESD SP3.3静电防护标准详述
- 三坐标曲线绘制方法:plotyy源码解析
- CheatDevicePS2-v1.7.3发布:Windows下的PS2作弊工具
- 空时分组码Alamouti STBC实现程序分析
- SerialHelper: 适用于Windows的高效串口调试工具
- 解决最小化完工时间的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
- Matlab电缆仿真源代码:IntePar1p6_Codes解析
- 微分搜索算法DSA:优化数值问题的进化策略
- DBeaver Enterprise数据库管理工具深度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