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系统swap分区管理:设置、增加与删除
105KB |
更新于2024-08-31
| 200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本文主要介绍了Linux系统中swap分区的相关知识,包括swap分区的定义、官方推荐设置以及不同场景下的配置建议。"
在Linux系统中,swap分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它在物理内存不足时作为扩展内存来使用。当系统的RAM不足以支持当前运行的程序时,操作系统会将内存中不活跃的数据暂时移动到swap分区,腾出空间给需要运行的程序。swap分区可以是专门的硬盘分区,也可以是一个大文件。这种方式有助于避免因内存耗尽而导致的系统崩溃。
对于Redhat6.4(CentOS 6.4)官方推荐的swap设置,推荐的交换空间大小基于系统的RAM数量。例如,对于小于或等于2GB RAM的系统,建议交换空间是RAM的两倍;对于2GB到8GB之间的系统,建议的交换空间等于RAM数量;对于大于8GB的系统,至少需要4GB的swap空间,且随着RAM的增加,交换空间的比例有所下降。
此外,对于支持休眠功能的系统,swap分区是必要的,因为它在休眠时用于存储内存状态。而在MySQL 5.6和5.7的环境中,官方建议在物理内存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不设置或删除swap,因为swap的使用可能导致I/O性能下降,从而影响MySQL服务的稳定。
Oracle的建议则给出了不同内存规模下swap的设置比例,这包括:4G以内内存设置为内存的两倍,4-8G内存设置为内存大小,8-64G内存设置为8G,64-256G内存设置为16G。然而,这些推荐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实际设置应结合系统负载、应用需求以及磁盘I/O性能来决定。
在考虑是否设置swap以及设置多大的时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物理内存是否足以应对系统峰值需求,如果不能,设置swap可以防止内存溢出导致的系统宕机,但设置过大可能会浪费磁盘空间。
2. 磁盘I/O性能,如果磁盘I/O较低或者对其他业务有高要求,不建议设置swap,因为频繁的磁盘读写会影响性能,特别是使用机械硬盘时。
3. 应用类型,如MySQL等数据库服务可能不推荐设置swap,可以通过调整`swappiness`参数来控制何时开始使用swap,将默认值60改为10或更低,可以延迟swap的使用,直到内存使用率达到较高水平。
swap分区的设置需要根据具体系统环境和应用需求进行权衡,既要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又要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确保系统的高效和可靠。
相关推荐





















weixin_38714910
- 粉丝: 4
最新资源
- 易语言实现微信扫码登录的方法教程
- 同行编程挑战:JavaScript实战演练与代码交流
- 如何在Qt Creator中安装和使用QSS Dracula深色主题
- 基于OpenCV和Cvblob的顶置摄像头人员跟踪系统
- Docker环境下的RRRSPEC自动化测试示例
- 快速创建ACI映像:packages2aci工具指南
- 深入理解Spring Date JPA:实战教程全面解析
- 易语言实现网易CC滑块登录教程示例
- ED6.55工作室软件注册版正式发布
- IATA代码库解析:全球航空公司与机场的集合
- Python共指解析多通道筛选器mps使用指南
- 易语言实现网络类型判断的源码分析
- JavaScript定时攻击:隐蔽信息泄露的实战解析
- 易语言软件加密技术深度解析教程
- 易语言实现的Windows序列号查询工具源码解析
- 易语言实现匿名代理测试源码解析
- Socket.IO学习示例:服务器与客户端通信
- IOS中常用的加密解密方法及其实现详解
- Nginx网页配置工具-快速管理集群与自动化配置
- 易语言内存操作模块:李光源码实现与应用
- 批量处理RSA模数的GCD计算工具:Go语言实现
- 深入解析区块链技术的视频教程详解
- 洋红色RP-cone-count: 计算退化视网膜锥光感受器核数量的Matlab工具
- jsdoc2md-anchors: 调整锚点以兼容github和bitbucket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