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导体器件的动态平衡与导电机制
下载需积分: 17 | 2.36MB |
更新于2024-08-20
| 75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动态平衡-常用半导体器件"
在电子技术中,动态平衡是半导体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尤其是在描述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时至关重要。动态平衡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半导体内部的电子空穴对的产生和复合过程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使得总的载流子数量保持恒定。
动态平衡的核心在于扩散电流与漂移电流的平衡。在半导体中,多子(通常是电子)由于浓度梯度会产生扩散电流,而少子(如空穴)则由于电场作用产生漂移电流。在静态平衡状态下,这两种电流相等,总电流为零。这个过程与半导体的类型和所处环境有关,例如温度和光照。
1.1半导体基础知识
半导体材料,如硅(Si)和锗(Ge),是具有四个价电子的元素。在绝对零度时,这些价电子被共价键束缚,导致半导体在常温下导电性能较弱,接近绝缘体。但随着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照,部分电子能挣脱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同时形成空穴。这种现象叫做本征激发。
1.1.1本征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是指化学成分极其纯净的半导体,其纯度要求极高,如"九个9"。当温度上升,本征激发增多,产生更多的电子空穴对。同时,也有复合现象发生,即电子和空穴重新结合,使得电子空穴对的浓度趋于稳定。
1.1.2杂质半导体
为了改变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会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杂质,形成N型和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是掺入五价元素(如磷、砷)的半导体,产生多余的自由电子作为多数载流子,而空穴是少数载流子。相反,P型半导体则是掺入三价元素(如硼、镓),产生多余的空穴作为多数载流子,电子成为少数载流子。
N型半导体的特点是其内部自由电子是主要的电流载体,而P型半导体的空穴起主导作用。这两种类型的半导体结合可以形成PN结,这是许多半导体器件的基础,如二极管和晶体管。
在实际应用中,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和工作原理都离不开动态平衡的概念。理解这个概念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和分析各种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行为,如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晶体管的放大作用以及场效应管的电压控制电流特性等。
相关推荐










小婉青青
- 粉丝: 31
最新资源
- 深入解析Winpcap源代码:网络编程的关键
-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设计》-Martin Fowler经典著作
- JavaScript 中文帮助文档 - 快速入门与参考指南
- USB驱动程序升级:朗科优盘兼容性提升
- 软件工程基础教程:C++实例心得
- 免费获取炫酷FLASH网站完整源码
- HCNE GB0-183考试题库完整版:PDF和WORD格式
- SM培训手册内容概览与信息技术应用
- 浙大与清华C++及VC++经典课件集锦
- C++编程五年精选集锦——深度技术与实践探索
- C++开发的Access数据库酒店管理系统
- 红蜻蜓远程桌面控制:便捷连接与操作指南
- MXT6208量产工具使用教程及分区方法
- 开源TCP服务器端程序的发现与使用指南
- 韩国Flash导航条源码下载 - 美观实用的网页设计组件
- C# MVC架构范例解析与实践指南
- PHP处理Excel文件的高效读写类
- Delphi心电图波形显示控件的酷炫应用
- 北大青鸟出品C#编程PPT教程精讲
- WebEx播放器:解析WRF格式新特性与功能
- 盘古通用报名系统v3.0:高效学习工具
- 仿126邮箱项目:支持多种风格的邮件界面设计
- 简易电子地图制作教程:Flash+ASP源码解析
- VC.NET助手发布,支持VS2005/VS2003并提供序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