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type

NFT:2022中西方价值捕获路径比较与本土化探索

PDF文件

2.14MB | 更新于2024-06-21 | 144 浏览量 | 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2022数字藏品研究报告—NFT:中西方价值捕获的分化之路》深入探讨了NFT在2022年的全球和中国市场中的发展状况及其对价值捕获的影响。该报告由燕丽主编,陈博和叶尽染共同编写,美编汤盛贇负责设计,由算力智库研究院发布,共43页。 首先,章节一介绍了数字藏品的兴起,包括NFT在全球范围内的背景和发展阶段,以及技术层面的实现路径。NFT(非同质化代币)的概念被普及,它不仅限于早期的艺术品形式,而是逐渐融入各种文化领域,如音乐、游戏和摄影,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部分着重对比了国内与海外市场的价值捕获策略差异。在买方和卖方市场的关系上,中国NFT市场呈现出与西方不同的格局,作品类型和创作方式也有所不同。定价机制和二级市场的发展在两国之间也有所区别,这反映了文化、法规和市场需求的不同。 接下来的本土化实验部分探讨了新兴艺术形式在中国的发展,如国潮的复兴、IP的再赋能以及艺术的平民化趋势。这些变化推动了价值链的重构,使得NFT不再局限于精英阶层,而是逐渐向大众渗透。 报告还分析了国内数字藏品的商业应用场景和企业级入场路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用开发和企业通过NFT进行的商业化尝试。企业级的参与不仅限于基础建设,还包括与实际业务场景的结合,如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和产品销售。 最后,对未来展望,报告指出商业模式将从单纯依赖发行方背书转向内容质量和运营机制的综合考量。基础设施方面,二级交易市场、发行渠道和跨链交易的开放将更为广泛,可能以文交所作为试点。同时,监管机制和合规政策的完善是确保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 《2022数字藏品研究报告》深入剖析了NFT在中西方的价值捕获过程中的异同,旨在为中国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引导数字藏品行业在本土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和创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