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FC2833实现DTMF带外传输解析
下载需积分: 50 | 75KB |
更新于2024-09-14
| 65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DTMF通过RFC2833进行带外传输的实现"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IP电话系统中,如何利用RFC2833标准来实现DTMF(双音多频)信号的带外传输。DTMF是电话系统中常见的数字输入方式,用于拨打分机号码或输入账户密码。随着IP电话的普及,如何有效传输DTMF信号成为了一个关键的技术挑战。
目前,DTMF信号有两种主要传输方式:带内传输和带外传输。带外传输将DTMF信息封装到如H323协议的Q931和H245中进行传递。然而,带内传输,包括透明传输和RFC2833方式,更常用于IP电话。透明传输会把DTMF音与语音一起打包到RTP(实时传输协议)中,但这种方式容易受到网络丢包影响,导致信号失真。因此,RFC2833方式更为流行,它将DTMF信号转换为特定的数据包,封装在RTP中发送,增强了对丢包的容忍度,并降低了识别错误率。
RTP协议是IP电话和下一代网络(NGN)中的核心协议,用于实时数据传输,如视频、语音和图像。RTP通常基于UDP(用户数据报协议)运行,利用UDP的复用和校验服务,通过偶数端口号发送RTP数据,相邻的奇数端口号发送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数据。RTP分组包含一个RTP头部和净荷数据,净荷即实际的语音或DTMF数据。
在RFC2833的框架下,DTMF事件被映射为特定的RTP序列,接收端接收到这些RTP分组后,解码并还原成原始的DTMF信号。这种方式保证了DTMF信号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尤其适用于IP电话环境中的交互式语音应答(IVR)和自动呼叫分配(ACD)系统。
总结来说,DTMF通过RFC2833的带外传输实现了高效、可靠的IP电话信号传递,克服了带内传输可能遇到的网络丢包和信号失真问题。RTP协议在此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为各种媒体流提供了统一的传输基础。理解这些技术对于构建和优化IP电话系统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








zlin2005
- 粉丝: 2
最新资源
-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讲义:全面掌握关系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 Dreamweaver注册信息验证插件使用说明
- 彩虹压缩软件体验分享
- 云南旅游网站源代码及开发细节解析
- 万能文件提取神器Universal Extractor V1.6 (中文绿色版)
- 4DPSK调制解调技术及其高斯噪声下的误码率分析
- C#实现AES加密DEMO教程:初学者指南
- JS经典代码收藏与解析
- PAXCompiler 2.1版本兼容Delphi 2009介绍
- 3ds Max骨架导出工具的使用与功能介绍
- 深入解析Hibernate与Spring框架源码
- VB6.0 MSDN中文帮助系统指南
- 中文版XML阅读工具:自动格式化与多文档编辑
- Shawn Hargreaves经典 Deferred Shading PPT翻译
- 掌握DLL动态链接库编写:无MFC基础教程及测试
- CH375 USB2 主机芯片技术资料库文件解析
- 深入探究COMPORT Delphi 2009编程接口
- SIMATIC WinCC:32位技术引领的过程监视系统
- 一日掌握iBatis实践案例入门教程
- Oracle9i批处理控制工具:启动与关闭服务
- C/C++函数库大全:编程必备指南
- Linux远程控制台连接神器:Putty使用指南
- VSTO 2005在Excel中实现图形添加的C#实例
- 快速工具栏的Axialis图标包3使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