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file-type

部分译码:内存架构与CPU连接详解

PPT文件

下载需积分: 50 | 5.86MB | 更新于2024-08-17 | 176 浏览量 | 6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在微机系统中,部分译码是一种优化技术,当系统不需要CPU直接寻址全部存储单元时,它结合了线选法和全译码法,提高了存储器的效率。部分译码利用高位地址的一部分进行译码,从而产生片选信号,允许CPU访问特定的存储区域,而不是所有存储空间。 在第4章中,我们首先了解到存储器在微机系统中的层次结构,包括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主存储器(内存)和辅助存储器(外存)。高速缓存作为CPU和主存之间的桥梁,其速度接近于CPU,用于存储频繁访问的数据;主存是内存的核心,存放常用程序和数据,具有较高的存取速度;而外存则用于长期存储和临时存放非即时数据。 存储器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为:按在系统中的作用分为高速缓存、主存和辅助存储器;按存储介质分为磁表面存储器(如硬盘)、半导体存储器(如SRAM和DRAM)和光介质存储器(如CD-ROM);按存取方式可分为随机读写存储器(如SRAM和DRAM)和只读存储器(如PROM、EPROM和EEPROM)。 具体到半导体存储器,例如DRAM,虽然速度不及SRAM,但通过定期刷新机制保持数据,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存储。此外,还有只读存储器类型,如PROM、EPROM和EEPROM,分别具有不可更改性、可擦除性和可编程擦除能力,用于存储永久或可变的数据。 存储器芯片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址线和数据线,其中地址线如A0~A10指示了芯片内的存储单元数量,数据线如D0~D7用于数据传输。在实际设计中,地址译码器将这些输入信号转换为具体的片选信号,驱动存储矩阵,实现对指定存储单元的访问。控制电路负责数据的输入输出操作,并可能包含地址锁存器、数据输入/输出控制等功能。 部分译码是针对系统需求的一种存储器管理策略,它结合了不同类型的存储器和高效的地址译码技术,以优化存储资源的使用,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灵活性。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对于设计和维护现代计算机系统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

劳劳拉
  • 粉丝: 26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