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file-type

晶心平台ARM嵌入式:实操ROM Patch解决linker script难题

105KB | 更新于2024-09-04 | 8 浏览量 | 9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本文档主要探讨了在晶心平台上实作ROM patch技术在嵌入式系统/ARM技术中的应用。作者基于自身经验,分享了在协助多家公司工程师开发非操作系统(Non-OS)程序时遇到的挑战,特别是对于链接器脚本(linker script)的理解与编写。由于GNU ld教程虽多,但高级链接器脚本的实例缺乏,这使得开发者在处理复杂的内存布局和功能更新需求时感到困惑。 在晶心CPU构建的嵌入式系统中,常见的硬件配置包括CPU、外围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一些客户倾向于使用ROM来存放启动代码,而数据部分则储存在SRAM中,以利用ROM的低成本优势。然而,由于ROM一旦制作完成就无法修改,任何错误或更新都必须通过ROM patch技术来解决。这意味着将修改的部分程序代码保存在较小容量的闪存中,通过跳转表(jump table)实现对ROM内函数的替换或修复。 文章详细介绍了主程序的架构,其中主程序(如`main`)调用多个函数(如`func1`、`func2`和`func3`)。ROM区域包含固定不变的代码,而闪存分为两个部分:jump_table用于存储函数地址,剩下的空间FUNC_PATCH用于存放待patch的代码。通过这种设计,允许对ROM进行灵活且在生产阶段不可见的修改,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升级能力。 本文的核心知识点包括: 1. 面临的挑战:链接器脚本的编写难点,特别是对于高级应用场景。 2. 嵌入式系统架构:晶心平台的CPU、内存分布以及ROM patch的必要性。 3. 主程序设计:内存布局、jump table的用途以及如何通过patch更新ROM内的函数。 4. 实作方法:如何使用闪存分区实现ROM的动态修改,保持系统的可维护性。 这对于深入理解嵌入式系统开发,特别是在晶心平台进行ROM patch技术实践的工程师来说,是一篇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关推荐

weixin_38645198
  • 粉丝: 5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