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file-type

数据库无损连接性判断与分解分析

DOCX文件

下载需积分: 17 | 4.7MB | 更新于2024-07-16 | 56 浏览量 | 5 下载量 举报 2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数据库简答题汇总" 这篇文档是关于数据库理论的简答题集合,主要涉及数据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无损连接性。无损连接性是衡量关系模式分解是否保持数据完整性的重要标准,它关系到数据库操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首先,理解候选码的概念。候选码是能够唯一标识关系中元组的最小属性集。在寻找候选码时,我们需要找出那些只在左边出现的属性,并以此为基础递推,以确保没有其他属性可以替代它们来唯一确定记录。 接着,我们讨论无损连接性的判断方法。给定一个关系模式的分解ρ={R1<U1,F1>,R2<U2,F2>,...Rk<Uk,Fk>},其中U是属性集,F是函数依赖集,我们需要通过特定的步骤来检查分解是否无损。这个过程包括构建一个n列k行的表格,每个列代表一个属性,每个行代表分解中的一个关系模式。然后,根据函数依赖FDi=Xi→Alj,更新表格中的值。如果在某次更新后,所有属性都相同,即出现'a1,a2,...,an',则表明分解是无损连接的;反之,则是有损连接的。 举例说明,对于U={A,B,C},F={A→B},分解ρ1={AB,BC}和ρ2={AB,AC}。ρ1中,B→A和B→C都不是F+中的成员,这意味着在ρ1中,通过连接AB和BC不能恢复原关系R,所以ρ1是有损连接的。而ρ2中,A→B在F+中,因此可以通过连接AB和AC恢复R,所以ρ2是无损连接的。 进一步,以U={A,B,C,D,E},F={A→C,B→C,C→D,DE→C,CE→A}为例,给出的分解R1(AD),R2(AB),R3(BE),R4(CDE),R5(AE)。我们同样需要通过构建表格并根据函数依赖进行处理,检查所有依赖是否满足无损连接的条件。在这个例子中,具体的处理过程未完全给出,但可以推测需要对每个函数依赖进行扫描,看是否能保持原有的连接性。 数据库简答题汇总中强调了如何分析和验证关系模式分解的无损连接性,这是数据库设计与优化的关键部分,对于理解和实践数据库系统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有助于在实际数据库设计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操作的有效性。

相关推荐

Healer66
  • 粉丝: 332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