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语言实现折半查找:数据结构实验解析
下载需积分: 50 | 31KB |
更新于2024-12-22
| 53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数据结构实验涉及折半查找的实践操作,包括实验目标、内容和C语言实现的程序代码。实验旨在让学习者掌握利用C语言编写高效算法,特别是在顺序存储结构上实现查找表的基本操作,如建立有序表和进行折半查找。实验预计耗时2个学时。"
在数据结构中,折半查找(也称为二分查找)是一种在有序数组中查找特定元素的搜索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每次比较中间元素与目标值,然后根据比较结果缩小搜索范围,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者确定不存在为止。这种方法显著提高了查找效率,因为每次比较后都能排除掉一半的可能。
实验目的明确,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1. 掌握使用C语言编写高效的算法,实现查找表的基本操作。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C语言编程,还要理解算法设计和分析,以便创建出运行速度快且占用资源少的代码。
2. 掌握在顺序存储结构或链接存储结构上执行查找表的基本操作,如建立表、查找关键字等运算。这里,顺序存储结构通常指数组,而链接存储结构则指的是链表。理解这两种数据结构对于实现不同的查找算法至关重要。
实验内容是建立一个有序表,并通过折半查找来定位已知关键字。首先,通过`createlist`函数创建一个记录列表,其中记录类型`RecordType`包含关键字`KeyType`和附加数据`OtherType`。用户输入线性表的长度和各个元素,将它们存储在数组`r`中,数组的长度定义为`LIST_SIZE + 1`,其中`r[0]`作为工作单元。
接下来,`BinSrch`函数执行折半查找。这个函数接收一个有序的记录列表`l`和一个要查找的关键字`k`。它初始化查找区间`low`和`high`,然后进入循环,每次循环都将查找区间减半。如果找到目标元素,返回其在表中的位置;如果目标元素小于中间元素,更新查找区间到前半部分;否则,更新到后半部分。当查找区间不再包含任何元素时(即`low > high`),表明未找到目标元素,返回0。
在`main`函数中,首先调用`createlist`创建有序表,然后提示用户输入要查找的元素,调用`BinSrch`进行查找,最后根据返回值判断是否找到了目标元素。
这个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尤其是折半查找在有序数据集合中的应用,同时强化了C语言编程技能。
相关推荐








智障牛蛙
- 粉丝: 2
最新资源
- Linux嵌入式开发之MiniGUI 1.6.10源代码安装指南
- JSP动态树实现公司管理体系一目了然
- VB2005打造的学生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 史上最全Java试题集,涵盖笔试与面试精华
- IBM转型传奇: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 Apache Tomcat 5.5.17源码解析与实例演示
- 基于浏览器的QuickMenu CSS菜单生成工具:轻松定制
- Java3D技术下的3DS文件导入与三维图片创作
-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答案与课文译文解析
- Java面向对象设计模式的数据结构与算法
- 压缩版启动光盘制作与使用完全指南
- 2004年下半年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试卷解析
- C++全面笔试题库精选与详解
- CodeConvert工具:快速字符编码转换专家
- uC/FS 2.36测试版发布:含VC模拟程序及使用手册
- Java实现Excel数据导入导出的详解
- C#开发简易记事本程序教程
- Netbeans环境下的简易聊天软件实现
- 轻松实现Java反编译:jd-gui工具使用指南
- MATLAB实用程序百例:深入学习与应用
- 全面掌握BIOS操作的模拟练习工具
- Daemon Tools 4301:美国认可的虚拟光驱神器
- 微软正则表达式解析器greta-2.6.4-vc6的介绍与应用
- 一键换键工具的创新实现:数字键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