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种算法实现杨辉三角形:C源代码详解
下载需积分: 16 | 31KB |
更新于2024-09-15
| 123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杨辉三角形是一种经典的数学模式,以其对称性和在组合数学中的应用而著名。本篇内容汇总了九种不同的算法来实现杨辉三角的生成,主要使用了C语言编写。作者是goal00001111,该作品最初发布于一个专栏,并允许自由转载,但需注明作者及来源。
1. **二维数组法**:
Fun_1 函数利用二维数组 `a[MAXROW][MAXROW]` 存储杨辉三角的每个元素。每行的开始和结束处填充空格,然后遍历数组,根据杨辉三角的规则(每个元素等于其上一行对应位置的元素之和),计算并输出每一行的值。
2. **一维数组实现**:
这里并未具体提到一维数组的函数名,但可以推测可能存在另一种存储方式,将三角形的行按顺序连接成一维数组,通过巧妙的索引处理来表示三角形结构。
3. **队列法**:
一种可能的实现是利用队列数据结构,通过入队和出队操作模拟三角形的生成过程,每个元素入队后,判断是否到达边界或满足杨辉三角条件,再进行出队操作。
4. **基于二项式公式**:
利用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可以利用公式 `C(n, k) = C(n-1, k-1) + C(n-1, k)` 直接计算出杨辉三角的元素,无需动态生成整个三角形。
5. **组合公式推论**:
通过组合数学的推论,如阶乘的性质,简化计算过程,直接得出每个位置的值。
6. **递归方法**:
递归是一种常见的生成杨辉三角的方法,通过定义一个函数,递归调用自身来计算每一层的元素,直到达到指定行数。
7. **其他六种方法**:
文档中还提及了Fun_2至Fun_8这六个未详细说明的函数,它们可能采用了不同的数据结构、算法或优化策略来实现杨辉三角的输出,例如动态规划、栈或堆等技术。
综上,这篇代码集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不仅展示了不同编程技巧在杨辉三角形问题上的应用,也适合学习者通过对比和实践理解各种算法的优劣和适用场景。通过阅读这些源代码,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杨辉三角的构造过程,提升编程能力和算法理解。
相关推荐








qulinli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DataGridView控件中实现Combo与数据库字段绑定教程
- 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课件详解
- Java程序设计源码包:学习JAVA语言的必备资源
- Delphi与SQL2000客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 虚拟光驱免安装版:简化游戏安装体验
- UniDAC 1.2:跨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快速开发解决方案
- VC编程实践教程:第3章让我动吧源程序解析
- 数字图书管理系统全面文档设计方案
- 全面解析ARM处理器技术及应用手册
- SSDTView恢复功能揭秘:VB编写的强大程序
- JSF框架原理与实践代码演示
- VB实现XP风格菜单的制作教程
- JSValidation前端验证工具包深度解析
- 数字图像真彩色增强系统实现及应用
- com0com虚拟串口工具在Windows系统中的应用与安装
- Hibernate开发指南与配置快速入门
- C语言注释删除工具:操作、脚本与实例
- Displaytag-1.1.1版本发布及压缩包介绍
- 打造IBM Portal JSR168标准Portlet的投票调查应用
- XP虚拟光驱安装指南:快速装载ISO/IMG镜像文件
- EVC在WINCE平台操作INI文件的源代码解析
- Struts_x文档与代码测试实战指南
- VB工资管理系统全源码分享及学习指南
- C#编程实例: 操作注册表、WMI硬件信息读取与Excel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