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DMA技术详解:完成事件与 DDS应用
下载需积分: 50 | 2.5MB |
更新于2024-08-08
| 189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本文档是关于RDMA技术的详细介绍,涵盖了RDMA的背景、网络协议支持、技术优势、实现方式、标准组织、传输接口层、传输分类方式以及InfiniBand技术的分析。同时提到了RDMA完成事件、队列对(QP)、Selective Signaling机制等关键概念,并提供了免费电子书下载地址。"
在远程直接内存访问(RDMA)技术中,完成事件(Completion Queue,CQ)扮演着核心角色。每个队列对(Queue Pair,QP)都与一个完成事件队列相对应。当队列对中的操作,如发送或接收原语执行完毕,例如,发送队列中的数据发送到远程主机,或者接收队列接收到远程主机的SEND原语,RDMA网卡会产生一个完成事件并将其存入完成事件队列。开发人员可以通过编程接口检查这些事件,以确认先前调用的RDMA操作的状态。
然而,频繁的完成事件可能会增加RDMA网卡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RDMA网卡提供了Selective Signaling机制。通过Selective Signaling,开发者可以指示网卡,哪些RDMA原语操作完成后不需要生成完成事件,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处理。这有助于优化性能,降低网卡的工作负载。
标签中提到的RDMA RoCE(RDMA over Converged Ethernet)和iWARP(Internet Wide Area RDMA Protocol)是两种不同的RDMA实现方式。RoCE允许在以太网基础设施上使用RDMA,而iWARP则通过TCP/IP协议栈实现了RDMA功能,适用于广域网环境。
在RDMA技术优势方面,它能提供低延迟、高吞吐量的数据传输,减少了CPU的参与,提高了系统整体效率。RDMA有多种实现方式,包括InfiniBand、RoCE和iWARP,每种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内存Verbs(MemVerbs)和消息Verbs(MsgVerbs)是应用与RDMA网络接口卡(RNIC)交互的主要接口。MemVerbs主要用于直接内存读写和原子操作,而MsgVerbs则用于更复杂的基于消息的通信。
RDMA传输分类包括原语、队列对、完成事件、传输类型等。双边操作需要源端和目标端的CPU参与,而单边操作则允许一方在不涉及目标端CPU的情况下直接读写其内存,这种特性是RDMA效率高的关键。
InfiniBand是最初支持RDMA的协议之一,它提供了高速、低延迟的连接,常用于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InfiniBand协议分为多个层次,包括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共同保证了数据的高效传输。
RDMA技术通过直接访问远程内存,简化了网络通信,提升了系统性能,尤其在大数据传输和高性能计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而理解其背后的完成事件机制、Selective Signaling以及各种实现方式,对于设计和优化分布式系统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









黎小葱
- 粉丝: 29
最新资源
- API32开发手册内容概览与应用指导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文档详解
- 掌握VSS 2005 视频教程:系统配置与管理技巧
- ASP.NET QueryString安全加密类库函数开发
- u-boot-1.1.6-2008R1成功移植至VDSP平台
- Java Web新闻发布项目实战开发与评估
- CMMI项目管理经典模板全解析与指南
- 掌握Oracle Database 10g:全方位参考手册
- 中小企业网站构建指南:ASP.NET技术详解
- ASP.NET媒体资源分享平台:照片、视频与音频在线共享
- TxQuery1.86修正Delphi2006&2007 SQL解析错误
- AjaxControlToolkit_V3.5.20229发布:.NET框架3.5及VS2008支持
- 快速全面的网站爬虫软件评测
- Java语言中的Patchfinder搜索路径技术解析
- JProfiler 1.1.1版本发布:Java程序性能分析利器
- 绿色免安装快递收费统计软件功能介绍
- 21天自学COBOL第二版
- AjaxControlToolkit V1.0.20229版本源代码发布
- Java开发的雷电游戏新鲜出炉
- 深入学习JavaScript编程教程
- 软件需求分析:数据流图与功能模块图设计
- 迅杰企业管理软件:功能特色与系统架构详细介绍
- CMMI三级软件改进方法及规范实操指南
- manley uc/OS源代码解析与keil3.22编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