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file-type

GIS支持的区域水土流失模型与参数提取方法探讨

下载需积分: 50 | 288KB | 更新于2024-08-13 | 146 浏览量 | 3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本文《浅论基于GIS的区域水土流失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提取》发表于2007年4月的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作者崔攻、李锐和杨勤科。论文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在GIS(地理信息系统)框架下构建和优化区域水土流失模型,这是一个重要的环境科学问题。 文章首先回顾了水土流失研究的三个层次,即坡面、小流域和区域研究,强调区域研究对于整体理解和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制定宏观决策、规划和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论文指出,传统的水土流失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位观测和定量模型两种,而GIS技术的应用则带来了新的突破。 作者以黄土高原为例,针对该地区的特定条件,研究了影响水土流失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适合该区域的宏观评价指标。他们利用GIS作为核心工具,开发了一种分布式区域水土流失模型。这种模型不仅考虑了坡面土壤侵蚀的机理,还能够处理大规模的空间数据,实现对土壤侵蚀时空分布趋势和差异的准确模拟。 文章的重点在于模型的建立和参数提取。首先,他们在ArcGIS环境中开发了该模型,这涉及到对地形、气候、植被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其次,他们提出了一套合理的参数提取方法,这些参数包括土壤类型、坡度、降雨量、风速等,这些数据对于模型的精确运行至关重要。通过运用典型流域的数据进行计算,模型的结果显示出与实际土壤侵蚀情况高度一致的趋势和空间变异。 这篇论文展示了GIS技术在区域水土流失研究中的关键作用,不仅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还简化了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为更有效地管理水资源和防止水土流失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一成果对于推动我国乃至全球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