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母親之河:筆記濁水溪

9折$ 324
5 /5
1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16/11/27
闔上書本的那一刻,火車過了大甲,遠望大安溪河床乾涸,幾輛砂石車正在河床開採砂石。吳晟說:「多麼深切盼望台灣的所有溪流,即時進行規劃整治,一一清理河道,並開闢寬廣乾淨的河岸…讓河水恢復清澈、魚蝦重又遨遊、水草繼續款擺,一一活轉回來。」是詩人的才情和對土地的熱愛,才能將萬千河流化作涓涓惦念與憂心。我聽著火車緩動的輪軸在鐵道上,無奈地吟唱著重複的曲調。似乎在詢問:「這將是遙遙無期的夢想嗎?」
「守護母親之河」--筆記濁水溪,是一本護水的文學記錄。作者腳踏土地,真實記錄所見所聞。我跟著他沉重的腳步,在桃芝水患後看到被撕扯的大地,「沒有了山林,還能有穩定的河川嗎?」作者不只是在述說河流的故事,也告訴我們這一片河流經過的土地,正在面臨什麼樣的命運。他說到清水溝溪的前景,他說:「護溪事件能成與否,靠的不只是熱心,更重要的是,我們對生活價值的取捨,是否有明確的堅持?」
是啊,我們的生活價值為何?喝高山茶,吃高山栽種的蔬果,享受文明,在清境拍美麗的照片,在日月潭看船屋浪漫的身影,在廬山泡湯後轉身離去。那因此被伐的樹與被被汙染的水源,被侵略的山林,為引溫泉而盤雜的溫泉管線等,都不在我們的視線範圍內。如果我們不能深思消費背後的代價,無法捨棄物質帶給我們的便利舒適,如何能真正做到尊重這片土地?
作者來到蝴蝶園,他說:「如果自然田野依然不斷流失,只為了滿足觀光需求,煞費苦心經營蝴蝶觀光園區,進行人工復育,這種復育工程,會像飼養寵物一般,難以達到真正永續的目標。唯有山野林相的維護,才能達到生態多樣性繁殖的永續理想。」
這段話讓我深受感動。就像是人為因素造成瀕臨絕種的動物,牠們在動物園裡孕育了下一代。如果這些動物最終消失在野外,只能活在在動物園裡,我們做為人類的價值又將建立在何處?
說起大圳的悲嘆,那真是一段艱難的抗爭。從書中我才知道有這段故事。「無論是山地農業或平地農業,農民生活就如不由自主的水流,平日看似純樸平靜而安定,實則不但充滿了與颱風與豪雨與乾旱蟲害等天災搏鬥的勞苦,而且做為社會底層階級,一直被操縱、被支配、被榨取,毫無自主能力的生存方式,充滿了艱辛。」作者關心農民生活由此可見,他不只書寫,更付諸行動,不是只為護川,護川理念下連帶盼望護著生養我們的大地和大地上的萬物。
護水之旅,是一段省思之旅。除了走訪濁水溪,我也跟作者探望了沿河的居民與小鎮。進一步瞭解歷史背景,也順道欣賞了燦爛的星空和蓊鬱的森林。腳下的泥土好似開始低語,如作者的詩,作者的夢。不可否認,很多事需要提醒。在人們的字典裡,很難找到節制,不知道什麼是適可而止。當我們跟著鈔票走到了開發的盡頭。再回首時,發覺腳底下踩的都是萬物的屍身。
期盼我們能開始關心。期盼我們能有所行動。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