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
狼圖騰【二十週年雙封面書衣復刻版】

狼圖騰【二十週年雙封面書衣復刻版】

  • 定價:540
  • 優惠價:9486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59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為紀念出版20週年,特以雙封面書衣回饋讀者,並附有作者印刷版簽名!

  ★這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唯一一部描繪、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曠世奇書」。閱讀此書,將是我們這個時代享用不盡的關於狼圖騰的精神盛宴。──姜戎

  ★榮獲首屆「亞洲文學獎」全球熱賣、同名電影票房破億!蔡詩萍、平路、南方朔、張作錦等眾多名家強力推薦!

  ★畢生一定要看的華文傳奇鉅著!英譯本榮獲首屆曼氏「亞洲文學獎」!亞洲週刊專文推薦。

  ★本書同名電影,驚艷全球!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得主,法國名導讓‧雅克‧阿諾執導,大陸一線男星馮紹峰領銜主演。值得一看再看、歷久彌新的文學佳作。

  ★中華文明從未中斷的原因,難道是中國存在著狼圖騰文化?中國人永不屈服的性格與狼的戰鬥精神竟如出一轍?馬背上的民族與智慧過人的狼群有什麼驚人的連結?一部有關人與自然、人性與狼性、狼道與天道的小說!

  ★歷史上究竟是華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還是游牧民族一次次為漢民族輸血,才使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為什麼中國馬背上的民族,從古至今不崇拜馬圖騰而信奉狼圖騰?中華文明從未中斷的原因,是否在於中國還存在著一個從未中斷的狼圖騰文化?我們究竟是龍的傳人還是狼的傳人?──安波舜

  喚回二十年前的感動  復刻黃金年代的真情
  瞻仰古老龍族的神話  學習草原狼族的哲學

  當狼失去狼性,便只能苟延殘喘;
  當人失去人性,就只會貪婪凶殘;
  狼性,讓牠寧願一死也不願屈服,
  人性,讓他終於了解自己的錯誤!
  狼──特別是蒙古的草原狼──
  這個中國古代文明的圖騰崇拜和自然進化的發動機,
  就會像某些宇宙的暗物質一樣,遠離我們的地球和人類,
  漂浮在不可知的永遠裏,漠視著我們的無知和愚昧。  歷史上究竟是華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還是游牧民族一次次為漢民族輸血,才使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為什麼中國馬背上的民族,從古至今不崇拜馬圖騰而信奉狼圖騰?一個下鄉的知青從都市來到遙遠的騰格里草原,各種新的體驗讓他震撼不已,而他與狼群的接觸,更是顛覆他過往對狼的印象,也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觀!書中處處可見大漠草原的豪邁廣闊,尤其對人性的描寫,與狼和人的鬥智,以及人與大自然的關係,是絕不可錯過的一部神作。

  ※【書中金句】
  ★我認為歷史如此悠久的狼圖騰崇拜和精神,恰恰是永保其旺盛生命活力的古代和現代游牧精神的本源。現代中國人真應該為中國還埋藏有如此偉大珍貴、悠久豐厚的精神遺產而感到慶幸和自豪。現在真應該剝去掩蓋牠的農耕羊皮,而讓其大放光彩的時候了。它將是當代中華民族性格轉換工程的最寶貴的本土精神資源。「東方睡獅」將由於狼圖騰精神的復活,而真正甦醒和抖擻起來。──姜戎

  ★《狼圖騰》是一部張揚自由獨立和頑強進取精神的作品。我曾在內蒙古草原生活過十一年,在草原和草原狼身上,我深深感受到了古老亞洲文明不屈不撓的文化性格。在當前一些亞洲國家和平崛起的時候,更加需要這種性格的支撐。《狼圖騰》又是一部在追述歷史的同時,深切關注現實生態的小說,它向讀者展示了東亞草原未被破壞之前,那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堂般的美麗。正在消失中的自然之美,必將喚起人類心靈深處的崇仰和珍惜之情。──姜戎

  ★打仗,狼比人聰明。打仗的輸贏,全看你是狼,還是羊。

  ★在狼的眼睛裡,永遠看不到失敗的氣餒,因為牠們知道,不管經歷過多少次失敗,最後的成功一定是屬於牠們的,所以狼永遠是草原上的王者。

  ★這就叫做群狼戰術,全面出擊,四面開花。聲東擊西,互相掩護,佯攻加主攻,能攻則攻,攻不動就牽制兵力,讓人顧頭顧不了尾,顧東顧不了西。狼群的這招要比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戰術更厲害。

  ★天下的機會只給有耐性的人和獸,只有耐性的行家才能瞅準機會。光靠狼的狠勁還不成,還得靠狼的耐性。

  ★在草原和狼打交道必須明白「什麼可能都會出現」。這是草原狼教給蒙古戰士的最基本的軍事條令。

  ★他相信小狼會教給他更多的東西:勇敢、智慧、頑強、忍耐、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永不滿足、永不屈服、並藐視嚴酷惡劣的環境,建立起強大的自我。

名家推薦

  ◎想不到出現這樣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大書」!作者對草原民族的深入,對草原狼文化的深研,乃至於對那匹小狼的深情,在在扣人心弦。──當代著名學者和思想家  龔鵬程

  ◎奇詭的筆墨,寫著異色草原風景,充滿大氣勢的歷史思維。──名作家及評論家  平路

  ◎中國人應該當「狼的傳人」,毋忘馳騁在大漠與草原的輝煌年代,毋忘善於捕捉戰機,充滿強大生命力的狼文化。漢唐元清四大朝代能擴張版圖,因為都有狼文化的傳統,都有不羈的創造力。塞外草原文化的精英,改變了中華文化的基因。──亞洲週刊總編輯  邱立本

  ◎國小、國中、高中、大學,每一位學生的案頭或枕邊都該有一本《狼圖騰》。這是一部「入眼即化」的哲學、社會學、生態學、動物學和文學佳作。尤其,難得這麼鮮活漂亮的白話文,讀一遍受用終身。──資深媒體人  黃年

  ◎大草原的遼闊視野,生來就注定了史詩的誕生。狼的猙猛、羊的迅捷、馬的奔騰、『長生天』的空曠,一部渾然天生的生態交響曲,經由作者之手,搭建了我們初識草原的震撼。──知名媒體人  蔡詩萍

  ◎動物對人類形成一種對照。作者引領讀者感受到:人對狼的驚羨,原來出於自身的不足;對狼的敬畏,出於自身的膽怯。──名評論家、專欄作家  羊憶蓉

  ◎唯有了解狼,我們才能了解成吉思汗的智慧、勇氣和大氣度。那是完全不同於漢族的草原文明,荒涼而殺伐的大世界。──名作家  楊渡

  ◎《狼圖騰》由蒙古草原狼的生存方式,寫到狼文化的深層內涵,它不但改變了人們對狼的刻版印象,更具有以狼為師的深意。──知名評論家  南方朔

  ◎這是一位深富人文與歷史精神的作者,以精闢的理念,奇魅的文筆,寫出的一本扣人心弦的大書!──名作家及資深媒體人  張作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姜戎


  北京人,大學研究人員,主業為政治經濟學,偏重政治學方面。一九六七年赴內蒙古額侖草原插隊。七八年返城,七九年考入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因插隊時對草原狼產生興趣並精心研究,姜戎創作《狼圖騰》。作品出版後,讀者反應熱烈,除在出版社安排的記者會上露面外,作者不拍照、不談身世,基本拒絕媒體採訪。
 
 

目錄

編者薦言—我們是龍的傳人還是狼的傳人?
亞洲周刊專文推薦—尋回中華民族的狼性

◎第一卷
第一章  草原之狼
第二章  狼群開始總攻
第三章  「大命」與「小命」
第四章  騰格里與「天葬」
第五章  狼的復仇
第六章  蒙古兵法的秘密
第七章  獵狼之旅
第八章  草原帝國的衛士
第九章  大狼與小狼

◎第二卷
第一章  草原上最珍稀的小生命
第二章  狼性、獸性、人性
第三章  殺手狗對巨狼
第四章  陰雲
第五章  帝國與狼群
第六章  隱沒的草原狼
第七章  美得令人心顫
第八章  草原邏輯
第九章  小狼的生死

◎第三卷
第一章  天鵝垂死,草原悲愴
第二章  馬群裡的小公主
第三章  草原帝國的底蘊
第四章  白狼王的血裔
第五章  天鵝湖的消逝
第六章  狼群來尋小狼
第七章  小狼的掙扎
第八章  草原之狼在哭嗥
第九章  狼口拔牙

◎第四卷
第一章  狼王與母狼的深情
第二章  草原狼群的反撲
第三章  狼之輓歌
第四章  血色草原
第五章  白狼王愴然回頭
第六章  草原民族的精神之源
第七章  狼群隱沒的後果
第八章  小狼之殞,狼圖騰浮現
第九章  尾聲

附錄
理性探掘—關於狼圖騰的講座與對話
 

編者薦言

我們是龍的傳人還是狼的傳人?


  這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唯一一部描繪、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曠世奇書」。閱讀此書,將是我們這個時代享用不盡的關於狼圖騰的精神盛宴。因為牠的厚重,因為牠的不可再現。因為任由蒙古鐵騎和蒙古狼群縱橫馳騁的游牧草原正在或者已經消失,所有那些有關狼的傳說和故事正在從我們的記憶中退化,留給我們和後代的僅僅是一些道德詛咒和刻毒謾罵的文字符號。如果不是因為此書,狼——特別是蒙古的草原狼——這個中國古代文明的圖騰崇拜和自然進化的發動機,就會像某些宇宙的暗物質一樣,遠離我們的地球和人類,漂浮在不可知的永遠裏,漠視著我們的無知和愚昧。

  因而,能夠在自然式微,物種迅速減少,人類社會的精神和性格日漸頹靡雌化的今天,讀到「狼圖騰」這樣一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史詩般小說,實在是當代讀者的幸運。千百年來,占據正統主導地位的鴻學巨儒,畏狼如虎、憎狼為災,漢文化中存在著太多對狼的誤解與偏見,更遑論為狼寫一部書,與狼為伍探微求真了。

  感謝本書的作者姜戎先生。三十多年前,作為一名北京知青,他自願到內蒙古邊境的額侖草原插隊,長達十一年。直到一九七九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生院。在草原,他鑽過狼洞,掏過狼崽,養過小狼,與狼戰鬥過,也與狼纏綿過。並與他親愛的小狼共同患難,經歷了青年時代痛苦的精神「游牧」。蒙古狼帶他穿過了歷史的千年迷霧,逕直來到謎團的中心。是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軍事才能和頑強不屈的性格、草原人對狼的愛和恨、狼的神奇魔力,使姜戎與狼結下了不解之緣。

  狼是草原民族的獸祖、宗師、戰神與楷模;狼的團隊精神和家族責任感;狼的智慧、頑強和尊嚴;狼對蒙古鐵騎的馴導和對草原生態的保護;游牧民族千百年來對於狼的至尊崇拜;蒙古民族古老神秘的天葬儀式;以及狼嗥、狼耳、狼眼、狼食、狼煙、狼旗……有關狼的種種細節,均使作者沉迷於其中,從而進行了三十餘年的研究與思索,寫出了這部有關人與自然、人性與狼性、狼道與天道的長篇小說。

  如今,正值中國社會轉型,而農耕文明衍生的國民性格已成其沉重羈絆之時,學者姜戎終於為他這一部傾其半生心血的鴻篇巨製劃上句號,最終完成了他再現「狼圖騰」的使命,成為「有關狼的真理的終結者」。

  本書由幾十個有機連貫的「狼故事」一氣呵成,情節緊張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讀者可從書中每一篇章、每個細節中攫取強烈的閱讀快感,令人欲罷不能。那些精靈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隨時從書中呼嘯而出;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高超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係;倔強可愛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後艱難的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進而思考人類歷史中那些迄今懸置未解的一個個疑問;當年區區十幾萬蒙古騎兵為什麼能夠橫掃歐亞大陸?中華民族今日遼闊疆土由來的深層原因?歷史上究竟是華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還是游牧民族一次次為漢民族輸血,才使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為什麼中國馬背上的民族,從古至今不崇拜馬圖騰而信奉狼圖騰?中華文明從未中斷的原因,是否在於中國還存在著一個從未中斷的狼圖騰文化?於是,我們不能不追思遙想,不能不面對我們曾經輝煌也曾經破碎的山河和歷史發出叩問:我們口口聲聲自詡是炎黃子孫,可知「龍圖騰」極有可能是從游牧民族的「狼圖騰」演變而來?華夏民族的「龍圖騰崇拜」,是否將從此揭秘?我們究竟是龍的傳人還是狼的傳人?

安波舜二○○四年三月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695159
  • 叢書系列:風雲現代系列叢書
  • 規格:平裝 / 656頁 / 15 x 21 x 3.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1
 
「犬戎族」自稱祖先為二白犬,當是以犬為圖騰。」——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第一編》
 
周穆王伐畎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漢書‧匈奴傳》
 
當陳陣在雪窩裏用單筒望遠鏡鏡頭,套住了一頭大狼的時候,他看到了蒙古草原狼鋼錐一樣的目光。陳陣全身的汗毛又像豪豬的毫刺一樣地豎了起來,幾乎將襯衫撐離了皮肉。畢利格老人就在他的身邊,陳陣這次已沒有靈魂出竅的感覺,但是,身上的冷汗還是順著豎起的汗毛孔滲了出來。
 
雖然陳陣來到草原已經兩年,但他還是懼怕蒙古草原上的巨狼和狼群。在這遠離營盤的深山,面對這麼大的狼群,嘴裏呼出的霜氣都顫抖起來。他倆手上沒有槍,沒有長刀,沒有套馬杆,甚至連一副馬蹬這樣的鐵傢伙也沒有。他們只有兩根馬棒,萬一狼群嗅出他們的人氣,那他倆可能就要提前天葬了。
 
陳陣又哆哆嗦嗦地吐出半口氣,才側頭去看老人。畢利格正用另一隻單筒望遠鏡觀察著狼群的包圍圈。老人壓低聲音說:就你這點膽子咋成?跟羊一樣。你們漢人就是從骨子裏怕狼,要不漢人怎麼一到草原就盡打敗仗。
 
老人見陳陣不吱聲,便側頭小聲喝道:這會兒可別嚇慌了神,弄出點動靜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陳陣點了一下頭,用手抓了一把雪,雪在他的掌心被捏成了一坨冰。
 
側對面的山坡上,大群的黃羊仍在警惕地搶草吃,但似乎還沒有發現狼群的陰謀。狼群包圍線的一端,已越來越靠近兩人的雪窩,陳陣一動也不敢動,他感到自己幾乎凍成了一具冰雕……
 
這是陳陣在草原上第二次遇到大狼群。此刻,第一次與狼群遭遇的驚悸又顫遍他的全身。他相信任何一個漢人經歷過那種遭遇,誰的膽囊也不可能完好無損。
 
兩年前,陳陣從北京到達這個邊境牧場插隊的時候,已是十一月下旬,額侖草原早已是白茫茫的雪原。知青的蒙古包還未發下來,陳陣被安排住在畢利格老人家裏,分配當了羊倌。
 
一個多月後的一天,他隨老人去八十多里遠的場部領取學習用的文件,順便採購一些日用品。臨回家時,老人作為牧場革委會委員,突然被留下開會,可是場部指示那些文件必須立即送往大隊,不得延誤。陳陣只好一人騎馬回隊。
 
臨走時,老人將自己那匹又快又認家的大青馬,換給了陳陣,並再三叮囑他,千萬別抄近道,一定要順大車道走,一路上隔上二三十里就有蒙古包,不會有事的。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教練,我好想學□□!!!2025數位學習祭,有聲書/線上課程/電子書參展品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聯經暢銷展
  • 輕小說大展
  • Money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