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組織
截至113年第 4季,依法設立之工會數共計 5,838家(其中企業工會計966家、產業工會計272家、職業工會計4,322家、各級總工會及聯合會計 278家),會員人數共計340萬3千餘人,約占受僱勞工總人數之32.7%;其中產業工會會員計9萬2千餘人、職業工會會員計269萬餘人,企業工會會員計62萬1千餘人。其次,現行《工會法》及其相關子法於100年5月1日實施後,已逐步落實「勞工團結權保護」、「工會組織自由化」、「工會會務自主化」、「工會運作民主化」之目標。
勞資合作
截至113年第4季,召開勞資會議之事業單位家數累計16萬9,547家,勞資會議是勞資雙方溝通協商的合作平臺,為我國勞工參與制度之一環。至113年第4季止,團體協約除部分屆期未續簽外,仍屬有效存續計919份。
為強化派遣勞工權益保障,除《性別平等工作法》及《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已修法增訂保障派遣勞工性別平等及職業安全外,《勞動基準法》已於108年將派遣勞工重要權益納入規範,明定派遣勞工應為不定期勞動契約、要派單位不得將人員轉掛至派遣事業單位、要派單位應負積欠工資補充責任及連帶負職災補(賠)償責任等,加強保障派遣勞工的工作安全及工資安全,以期完善派遣勞工相關權益。
因應勞資爭議增加趨勢,強化爭議處理效能,以維護勞工權益
截至113年第4季,勞資爭議案件計2萬7,112件,較112年增加約5.4%。為有效處理爭議案件,訂頒《勞動部補助行政機關委託民間團體辦理勞資爭議調解實施要點》,以協助各地方政府充分運用民間資源,投入爭議處理工作,案件中由地方勞動行政主管機關自行調解者計9,716件,占總件數35.84%,委託民間團體調解者,計1萬7,396件,比例為64.16%。爭議原因以工資爭議計1萬1,199件,占41.31%最高,其次為給付資遣費爭議計6,601件,占24.35%,勞動契約爭議、職業災害補償爭議分居第3及第4,各為1,886件、1,696件,占比為6.96%及6.26%。
為建構勞資爭議多元處理管道,明確爭議行為規範及保障,《勞資爭議處理法》已有相關規範。另鑑於勞工於行政機關調解爭議後如未獲解決,需循司法訴訟途徑方能救濟,勞動部(前身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已設立勞工權益基金,並於100年5月1日訂頒《勞資爭議法律及生活費用扶助辦法》,並持續完善及擴大相關勞工法律扶助機制,透過律師費、訴訟必要費用及勞動事件處理期間必要生活費用補助,協助勞工透過司法機制確保權益,截至113年第4季,共扶助訴訟案件(含裁決)計3萬7,961件,必要生活費用計1,409人次。又為協助司法院推動《勞動事件法》,協助推薦勞動調解委員名單計153名,並與工會、民間團體合作辦理相關研習活動102場次,逾5,600人次參與,協助勞工排除所遇障礙,維護應有勞動權益。
為保障勞工團結權、協商權及爭議權,迅速排除不當勞動行為,回復集體勞資關係正常運作,進而保障勞工權益,設立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並持續審理不當勞動行為申請案,自100年5月1日起至113年,計有771件裁決申請案件,其中做成裁決決定者計420件、和解成立者計175件、申請人撤回案件計152件。112年10月修正發布《不當勞動行為裁決調查程序視訊作業要點》,以便利無法親自赴勞動部出席調查程序或路程較遠之中南部勞工及工會使用裁決制度,得以視訊方式出席裁決調查程序。
加強國際勞動事務交流
113年度接待訪團或外賓共計24團,包含美國、瓜地馬拉、比利時、新加坡、日本、韓國、菲律賓、蒙古、印度及紐西蘭等國官員、專家學者及工會代表,與訪賓分享及瞭解雙邊勞動政策及法令制度,實質推動雙邊交流及強化雙邊關係。
出席國際會議計16場次,包含APEC相關會議、2024年國際職業衛生研討會(ICOH 2024)、美國勞工行政官員協會(NAGLO)年會、美國勞動基準協會(ILSA) 第60屆年會、國際培訓總會(IFTDO)第50屆年會、2024年員工協助專業協會(EAPA)年會、國際工業意外協會(IAIABC)第110屆年會、亞洲公司治理協會(ACGA)資產所有者與資產管理者閉門圓桌會議暨第23屆年會等,強化與國際社會連結。
113年辦理國際性會議與活動共計8場次,如「APEC『精進綠能產業勞動力之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坊」、「APEC『打造包容性未來的綠色人才解決方案』工作坊」、「『培養綠能革命中的AI人才先鋒』國際論壇」等。
與印度、美國及國際勞動檢查協會(IALI)分別簽署勞務合作、職業安全衛生及勞動檢查之合作備忘錄;另分別與美國、歐盟、比利時、印度、泰國、菲律賓及紐西蘭等召開雙邊合作會議。包含「集體協商及爭議協處技巧培訓」、「第3屆臺歐盟職業安全衛生合作會議」、「第3屆臺比勞動政策合作研討會」、「臺印度勞務合作工作層級第1次會議」、「2024年『亞太技能建構聯盟APEC促進機構連結性工作坊─推動臺泰交流合作』」、「第9屆臺菲勞工會議」及「第11屆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貿易與勞工委員會會議」等,持續強化雙邊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