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越成语对比研究 阮玉千金
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越成语对比研究 阮玉千金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 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越成语对比研究
专 业 : 汉语国际教育
研究方向 :
研 究 生 : 阮玉千金
指导教师 : 韦树关 教授
I
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越成语对比研究
摘 要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成语是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对事物认识的结晶,每个成语都是古人智慧的浓缩而如今我
们现代日常生活又经常用得到。成语是历史的一部分,每一个成语的背后
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叮传,每一句
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到目前为止,已有不少越南学者从各
个角度对汉越成语进行对比研究,但有关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研究非常
少。人体部位这个主题的成语无论是在越南语还是在汉语中都是很常见
的。人类各种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表示器官和部位的名词,人们常常利用自
己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和部位,通过丰富的联想来构词。本文运用对比语言
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汉语与越南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语义、用法与文化内
涵范围进行对比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比与分析与含有人体部位的越汉语成语,揭
示其异同,为中越学习者学习汉越成语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中越语言文化
的深入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文共有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是从汉越成语含有人体部位成
语着手,对汉越成语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并进行数
量统计。第三章是在第一章与第二章的基础上,对汉越成语中含有人体部
位成语所表达的语义特点进行对比,探讨两者的异同所在。第四章对含有
人体部位的汉越成语用法特征进行对比。第五章为阐释含有人体部位的汉
越成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第六章进行对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越成语的异同
点分析。第七章为结语。
关键词:人体部位;成语;汉越;对比
III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HUMAN BODY USED IN
CHINESE – VIETNAMESE IDIOMS
ABSTRACT
Idioms are phases fixed over the long term and concluded via the language
system. Idioms are summed up in the aware of a people or a nation. Each idiom
measu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wisdom that nowadays we daily use.
Idioms after which is a story brought profound implications are a part of history.
Each proverb meaning that human handle time by time is extremely profound
and concise. So far, there have been many Vietnamese scholars studying and
comparing many aspects of the language, but human body idioms have been
rarely studied. The subjects of both Vietnamese and Chinese human body
idioms are very popular. In every system of human language, there are words
denoting corresponding human body parts. Thanks to rich association, humans
often use familiar body parts to establish words. This essay applies the
comparative method and the theoretical of linguistic comparison which
compared the semantic scope, method of us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Vietnamese and Chinese human body idiom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human body idioms are found out, due to an
analytic comparison. This theme is as a reference for students, scholars learning
Chinese as well as Vietnamese. And it also creates a platform for the study of
certain cultural language of China and Vietnam.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Chapter 1,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is presented. Chapter 2, we adopt, compare and establish statistics
cases of using the Chinese and Vietnamese idioms which mention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Chapter 3, Base on the basis of Chapter 1 and Chapter 2, we will
conduct comparative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and find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human body idioms i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Chapter 4,
we comp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man body idioms of Chinese and
Vietnamese. Chapter 5, we explai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human body
idioms of Chinese and Vietnamese. Chapter 6, we analy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human body idioms of Chinese and Vietnamese. Chapter 7,
the conclusion is found.
IV
KEYWORDS: Human body ; Idiom; Chinese and Vietnamese ;Comparative
V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意义、思路、语料来源 ............ 1
一、选题缘由 ............................................. 1
二、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三、本研究的思路、基本步骤、语料来源 ..................... 2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4
一、文献综述 ............................................. 4
二、综述总结 ............................................. 6
第二章 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越成语概况............................. 7
第一节 汉越成语的界定 ..................................... 7
第二节 人体部位词的界定 ................................... 8
第三节 汉语与越南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考察 ................ 10
第三章 汉越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语义特征对比.................... 18
第一节 汉越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实指意义 .................... 18
第二节 汉越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虚指意义 .................... 18
一、“腹” 与“bụng” ................................... 18
二、“头”与 “đầu”、“thủ” ........................... 19
三、“眉”与“lông mày”................................. 20
四、“手”与“tay” ...................................... 21
五、“肠”与“ruột” ..................................... 22
六、“眼/目/睛”与“mắt” ............................. 22
七、“口、嘴”与“mồm”/“miệng”/“khẩu” ........... 23
八、“血”与“máu”/ “tiết” ........................... 24
九、“面”/“脸”与 “mặt” ............................ 25
十、“心”与“tim” ..................................... 25
十一、 “鼻子”与“mũi” ................................ 26
第三节 小结 .............................................. 29
一、汉越成语中人体部位词语义特点相同之处................. 29
二、汉越成语中人体部位词语义特点不同之处................. 29
第四章 汉越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用法特征对比.................... 30
VI
第一节 汉语含有人体部位语素成语用法特征 .................. 30
一、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 30
二、用于肖像(容貌、衣着、神态、姿态等)方面描写的成语... 30
三、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 31
四、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成语 ................................ 32
五、描写人的口才的成语 .................................. 33
六、描写人物容貌体态的成语 .............................. 33
七、描写友情的成语 ...................................... 33
八、描写颜色的成语 ...................................... 33
九、描写稀少的成语 ...................................... 33
十、描写丰富繁多的成语 .................................. 33
十一、寓言故事成语 ...................................... 34
十二、历史故事成语 ...................................... 34
第二节 越南语含有人体部位语素成语用法特征 ................ 35
一、描写人的外貌 ........................................ 35
二、形容人的情绪、感触 .................................. 36
三、形容人的智慧、思想 .................................. 38
第三节 汉语与越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用法特征比较 .......... 39
一、表示心理状态 ........................................ 39
二、表示人的心理 ........................................ 41
三、用于肖像(容貌、衣着、神态、姿态等)方面的描写....... 42
第四节 小结 .............................................. 44
第五章 汉越含有人体部位成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45
第一节 反映中越两国宗教信仰的文化内涵 .................... 45
第二节 反映中越两国的饮食习惯 ............................ 46
第三节 反映中越数字的文化内涵 ............................ 47
第四节 反映古时候中越两国对女性的审美观念 ................ 48
第五节 反映越南民间生活经验 .............................. 50
第六节 反映中国历史故事 .................................. 50
第七节 反映中越旧时的经济生活 ............................ 52
第八节 反映中越两国人民勤奋好学之精神 .................... 53
第六章 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越成语异同点主要原因简析.............. 54
第一节 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越成语相同点的主要原因 ............ 54
一、汉越民族认知方面的共性 ............................. 54
VII
二、汉越民族心理方面的共性 .............................. 54
三、汉越民族情感体验方面的共性 .......................... 54
四、汉越两族的文化有相同之处 ............................ 55
第二节 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越成语不同点的主要原因 ............ 55
一、汉越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 .............................. 55
二、汉越两族对人体部位的偏爱心态的差异................... 56
三、民族文字特点造成汉、越语中人体部位词在搭配组合上有所不同
......................................................... 56
四、喻体不同 ............................................ 57
第七章 结 语 ................................................ 58
参考文献 .................................................... 60
后记 ........................................................ 63
VIII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意义、思路、方法、对象、语料来源
一、选题缘由
“文笔之妙、妙在成语”这句话已经充分说明成语的重要性。成语是语言中经过
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成语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事物认识的结晶,
每个成语都是古人智慧的浓缩而如今我们现代日常生活又经常用得到。成语是历史的
一部分,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
口叮传,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本文的题目是含有人体部位的汉
越成语对比分析。该题目的选择不是偶然的。而其包括以下原因:
第一,这个主题的成语无论是在越语还是在汉语中都是很常见的。人类各种语言
中都有相应的表示器官和部位的名词,人们常常利用自己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和部位通
过丰富的联想来构词,所以语言中有许多由器官名词重新搭配组合构成的新词。在此
文,本人所定的研究范围的人体部位包括:头、面、眉、眼、目、鼻、口、嘴、唇、
齿、舌、牙、额、耳、肩、胸、腹/肚、背、腰、手、掌、脚、腿、足、心、肝、
肠、胆、肺、发、毛、皮、骨、肉、肌、血。含有人体部位的成语与我们日常生活息
息相关,有许多成语都用人体部位来比喻人或事物。如汉语成语“唇亡齿寒”:用唇
和齿来比喻关系密切,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肝胆相照”也用肝与胆比
喻以真心相见,赤诚相处。“骨肉离散”这里用骨肉引申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
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手足之情”,手足:比喻兄弟,兄弟的感情。“隔窗有
耳”比喻说秘密时要小心谨慎,防备有人偷听。“口蜜腹剑”用“口”和“腹”来比
喻嘴上说的很甜,肚子里却怀着害人的坏主意,形容人阴险。“舌剑唇枪”形容争辩
激烈,言词锋利,各不相让。在越语里面也有许多用含有人体部位的成语来比喻人或
事物。越语成语 “ruột để ngoài da”(翻译:肠在皮外)比喻很老实的人,实话实
说。“thắt lưng buộc bụng”(翻译:紧背捆带)比喻节衣缩食,省吃省穿。“vỏ
quýt dày có móng tay nhọn”(翻译:再厚的橘子皮也有尖锐的指甲),相当于汉语的
“一物降一物”,这句成语用了手上的指甲比喻某种事物专门制伏另一种事物,或
者某种事物专门有另一种事物来制伏。“đầu rơi máu chảy”(翻译:头掉血流)比
喻残杀的场景。或者有些含有人体部位的成语,在汉语和越语里面意义相同但形式
完全不同,越语成语“nước tới chân mới nhảy”(水到脚才跳),对应汉语成语“平
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比喻平时不准备,事到临头才赶紧设法救补。或者汉语成
语“九牛一毛”是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数量,在越
语里面的相应成语是“hạt cát trong sa mạc”(翻译:沙漠里的一粒沙),所以越南
学生对“九牛一毛”这样的成语根本不了解,学生会联想到跟九头牛有关的意思,
1
所以在交际过程中会造成很大的障碍。本人在学习汉语的过程当中也发现很多类似这
样的成语,所以希望通过本文对这类成语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第二,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当中,对没有达到一定语言水平的汉语学习者来说,
成语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因为成语往往包含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完整的思想内容,即
使是对一些已经学过几年汉语的学生来说,面对不同种类的成语,要完全领会并掌握
其含义和用法还是不太容易的。通过参考许多资料与书目,本人发现在越南有极少学
者做过有关成语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有关人体部位的成语的研究。而成语对于中高级
学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因此对成语的研究具有积极的价值。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越语成语进行对比与分析,揭示其
异同,为越南人学习汉语成语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中越语言文化的深入研究打下一定
的基础。
二、本研究的目与意义
(一)本研究的目的
1.通过对比研究,分析和归纳汉越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在语义、用法、文化内涵
等方面的异同点。
2.初步探讨造成汉越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异同点的主要原因。
(二)本研究的意义
1.通过对汉越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对比研究,可以填补汉越语含有人体部位成
语对比研究方面的空白,丰富、补充汉越语成语对比研究的方法。
2.通过对汉越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对比研究,可以为中越学生互相学习、使用
对方语言的人体部位类成语,特别是越南学生学习使用汉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提供一
份比较翔实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资料。
三、本研究的思路、基本步骤、语料来源
(一)本研究的思路
1. 进行成语语料收集,结合现有研究的语料,归纳出含有人体部位的成语的类
型。
2.根据收集的语料进行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越成语对比分析其语义、语用及文化蕴
涵。
3.揭示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越成语的特征,同时探析两者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文化
意义异同的根源所在。
2
(二)本研究的基本步骤
首先从韩省主编的《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杨兴发主编的《汉语熟语词典》等
词典以及 Bùi Hạnh Cẩn 主编的《越南语成语词典》等权威性成语词典,分门别类,收
集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越成语。然后从数量、语义特征、用法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
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它们的异同点。最后对异同点产生的主要原因作些简析。
(三)语料来源
汉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主要从蔡向阳、孙栋主编的《成语分类应用词典》,韩省
主编的《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林玉山主编的《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杨兴发,
王发国主编的《汉语熟语词典》,等词典收集。越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主要从裴幸谨
主编的《越南语成语词典》,阮如意主编的《越南语大词典》,阮碧恒,陈清廉主编
的《汉越语成语俗语词典》。
本文所设计利用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语成语和越语成语语料主要来源于以下的汉越
成语工具书:
[1]蔡向阳,孙栋:《成语分类应用词典》,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年。
[2]郝景江,李靖,张秀芳:《新华成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
[3]辞冯凌宇宙:《汉语人体词汇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年。
[4]梅萌:《汉语成语大全》,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2011 年。
[5]易丝羽:《中国符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年。
[6] Bùi Hạnh Cẩn :《5000 câu thành ngữ Hán Việt》,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Nhà xuất
bản Giáo Dục, Năm 1993。(裴幸谨 :《5000 句汉越成语词典》,胡志明市:教育
出版社 ,1993 年)。
[7]Hoàng Văn Hành:《Thành ngữ học tiếng việt》,Hà Nội: Nhà xuất bản khoa học xã
hội, 2008。(黄文行:《越语成语学》,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年)。
[8]Nguyễn Bích Hằng, Nguyễn Thanh Liêm:《Từ điển thành ngữ tục ngữ hán việt》,Hà
Nội: Nhà xuất bản văn hóa thông tin, 2005。 (阮碧恒,陈清廉:《汉语成语俗语词
典》,河内:文化通讯出版社,2005 年)。
[9]Nguyễn Như Ý:《Đại từ điển tiếng việt》, Hà Nội: NXB Văn Hóa Thông Tin, Năm
1998。(阮如意:《越南语大词典》,河内:文化通讯出版社,1998 年)。
[10]Trương Văn Giới, Lê Huy Thìn, Giáp Văn Cường, Phạm Thanh Hằng:《Từ điển tình
huống Hán Việt hiện đại》,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 Nhà xuất bản tổng hợp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năm 2004。(张文界,黎辉龙,甲文强,范青恒:《现代汉越情景词
典》, 胡志明市:胡志明市综合出版社,2004 年)。
3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要研究的是含有人体部位成语,这些成语要么是表达人体部
位的意义,要么是从含有人体部位词语引申或比喻出来的意义(这些意义或多或少、
或明或暗都与人体部位意义有相关性或相似性)。除此之外,即使有些含有人体部位
的成语,但它是用来指地名或人名,都不是本文研究的范围。例如:“江心补漏”
(船坏有洞,到江中心才修补。比喻防患已晚而力不能及)虽然有“心”,但跟人体
部位毫无关系;“比目连枝”(比目:比目鱼。连技,指连理枝。比目连枝比喻情侣
难以分舍),虽然该成语里面有“目”但跟人体部位毫无关系,因此,不列入本文研
究的范围。又如“独占鳌头”(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
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虽然有“头”但跟人体
部位毫无关系,因此这类成语不列入本文研究的范围。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 国外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在越南有些人开始对汉语成语和越南成语进行比较研究。但他们的研
究尚未全面,大多侧重于语法、语音和词汇方面。本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
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发现,从宏观上汉越成语对比分析仅有两篇,蔡心交的博
士论文《越汉成语对比研究》和裴美艳鸾的硕士论文《汉越成语比较之研究》。从微
观汉越成语项目入手成语对比分析的成果较多,主要可以分为若干方面:
蔡心交的博士论文《越汉成语对比研究》(2011),该论文主要从 4715 条越语成
语和汉译之后所得到的 1760 条相应的汉语成语。他认为:1.越语成语中目前仍有 301
条完全借用于汉语的汉源成语,给越汉语翻译者和学习者带来极大的方便。2.利用汉
语言或中国文化因素创造出来的汉源成语有 245 条,译回汉语时要特别留意。3.虽然
以四个音节为外壳形式的越语成语数量大(71%),但是在比率上没有汉语成语明显
(98.6%)。4.四字格式是最富于节奏感(音乐性)的结构,表现在声、韵、调等各个
方面。5.按照语义结构,越语成语可分为对称式的暗喻成语、非对称式的暗喻成语和
明喻成语三大类。6.多半有典故来源的汉语成语本身具备书面性。7.作为文化的一面
镜子,成语明显地反映着越中两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
裴美艳鸾的硕士论文《汉越成语比较之研究》(2006),该论文主要着重于研究
汉越成语的定义、来源比较、构造比较以及汉越成语使用的比较。该论文的优点在于
让读者对汉越成语有了宏观的看法,但是最大的不足在于该论文的材料主要是引用而
来的,关于越南成语的方面大多都用越南语来描写而没有翻译成汉语。此外,该论文
的论证不充足、空泛、缺乏说服力。
4
关于身体器官的成语比较:
谭秀琼的硕士论文《越南语和汉语的人体部分词汇语义特点的对比研究》
(2004),该论文主要通过现代越南语和现代汉语的人体部分词汇语义场的描写和比
较,可以了解越南语和汉语的合成词的构造、特征、意义方面的异同,反映出各语言
的民族特点。通过这项研究,一方面可以清楚地了解汉越词这类词语在越南语词汇系
统里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越南人学汉语和外国人学越南语,特别是中国人
学越南语。
阮氏黎心的博士论文《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2011),该论文从认知语
言学和体验哲学的观点对人体名词的语义特征、人体经验和人体隐喻进行阐释,旨在
深入探求人体名词在人类认知和语言当中重要而基础的地位,强调人类共同的人体隐
喻普遍性和不同语言中人体隐喻的个体特征。全文以汉越两种语言的人体名词进行系
统性地对比研究来考察两者人体隐喻的共性与差别。该文采取了国内外的概念隐喻、
认知经验以及概念整合等认知理论,用它们解释人体隐喻和人体转喻概念的生成和发
展,为人体名词的认知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框架基础。
裴 氏 成 蓉 的 硕 士 论 文 《 汉 越 成 语 对 比 研 究 —— 以 表 身 体 部 位 的 成 语 为 例 》
(2012),该论文主要研究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语成语和越南语成语的来源,结构,汉
越成语的比喻修辞手法特征。此外,裴氏成蓉还在河内大学中文系调查了四年级学生
学习成语的情况,总结出带有人体部位词的汉语成语教学与思考。
2. 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也有些学者对人体部位成语进行研究,如:
范淑云的硕士论文《汉语中与人体部位相关语词的隐喻研究》(2002),该论文
分别研究了以人体部位命名的事物概念名称中的隐喻现象、身体部位和方位词形成的
空间隐喻现象以及其它由人体部位语词形成的隐喻表达。事物概念名称中的隐喻现
象,分为“拟人隐喻词”和“借用隐喻词”两类。“拟人隐喻词”是借用人体部位来
命名客观事物的语言现象。“借用隐喻词”,通过被借用至另一个认知域而获得隐喻
意义。这两类隐喻词在形式上、语义上各有特点。结合实例,她具体分析了隐喻产生
的认知原因和语言原因,并论述了隐喻意义的矛盾性、相似性以及两个认知域相互映
射的特征。总之,该文在尝试运用现代隐喻理论分析汉语里相关现象的同时,也相信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的现代隐喻学精神能为汉语研究提供一个全新
的思路。
姚婧的硕士论文《论人体部位在人体隐喻中的外化与内化》(2008),该论文基
于隐喻认知观对人体隐喻按人体部位进行了较全面地归纳和分析。经分析,作者认为人
体隐喻存在外化和内化。外化指人类在很多情况将自身部位视为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内化指人类将自身具体部位通过人体隐喻映射到人自身抽象的思维和情感上。人类通
5
过人体隐喻的外化和内化完成了对整个世界一定程度的认识。即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借
助人体以及人类的身体经验来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和人本身。主体与客体尚未完全分
开。人类认识的世界并非世界本身,而是人化的世界。
二、综述总结
综上可知,虽然有不少学者对成语对比有较系统深刻的研究,但是在含有人体部
位的汉越成语对比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尤其是语义、语用、文化蕴涵等方面的研究
更少,而成语对中高级学者的使用对学习效果有巨大的影响。所以本文试图在先前学
者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语成语对比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初步收集含
有人体部位的成语,增加学者对汉越文化的了解,可以运用在教学过程当中,也为学
生提高学习效果提供参考。
6
第二章 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越成语概况
第一节 汉越成语的界定
本文要对汉越语含有人体部位语素成语进行对比研究。那么,什么是汉越语含有
人体部位语素成语呢?为了便于下文的对比研究,我们有必要界定好汉越语含有人体
部位语素成语的含义。下面我们先简单说明一下汉越语成语的含义。
关于汉语成语的含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
典》(2005)是这样解释的“人们长期以来习惯用语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
句。汉语的成语出处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
解,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
2001 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
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成语大多有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
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
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
关于越语成语的含义,阮如意主编的《越南语大词典》解释:Thành ngữ là tập hợp
từ cố định quen dùng, có nghĩa định danh, gọi tên sự vật, thường không thể suy ra từ nghĩa
của từng yếu tố cấu thành, được lưu truyền trong dân gian và văn chương. Ví dụ: “chân yếu
tay mềm” là một thành ngữ. (Nguyễn Như Ý 《Đại Từ Điển Tiếng Việt》, NXB Văn Hóa
Thông Tin, 1998) 。
译文:阮如意主编的《越南语大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成语是人们习惯用的固定
词组,有定名,事物名称的意义,流传在民间与文章当中。例如:“chân yếu tay
mềm”(脚弱手软)是一个成语。”(阮如意:《越南语大词典》,通讯文化出版
社,1998)
关于越南语成语的含义,黄文行主编的《越南语成语学》解释:Giáo sư Hoàng
Văn Hành trong “Thành ngữ học Tiếng Việt” giải thích như sau: Thành ngữ là một loại tổ
hợp từ cố định, bền vững về hình thái cấu trúc, hoàn chỉnh, bóng bẩy về ý nghĩa, được sử
dụng rộng rãi trong giao tiếp hàng ngày, đặc biệt là trong khẩu ngữ. Ví dụ: cứng đầu cứng cổ,
tai to mặt lớn, chân đăm đá chân chiêu,...
黄文行主编的《越南语成语学》解释“成语是固定词组,有着完整的结构形态,
有内涵的意义,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口语当中。例如: cứng đầu
cứng cổ(硬头硬脑),tai to mặt lớn(肥头大耳),chân đăm đá chân chiêu(左脚踢右
脚)等”。(黄文行:《越语成语学》,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年)。
7
以上是汉越语成语的含义,顾名思义,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汉语成语和越语成语
就是汉越语含有人体部位语素成语。那么人体部位语素(词)指的是哪些呢?接下我
们再简要予以说明。
第二节 人体部位词的界定
人体表面是皮肤。皮肤下面有肌肉和骨骼。在头部和躯干部,由皮肤、肌肉和骨
骼围成为两个大的腔:颅腔和体腔颅腔和脊柱里的椎管相通。颅腔内有脑,与椎管中
的脊髓相连。体腔又由膈分为上下两个腔:上面的叫胸腔,内有心、肺等器官;下面
的叫腹腔,腹腔的最下部(即骨盆内的部分)又叫盆腔,腹腔内有胃、肠、肝、肾等
器官,盆腔内有膀胱和直肠,女性还有卵巢、子宫等器官。
在汉语与越南语当中,人体部分名词是词汇中最核心的部分。我们通过进行统计
以及分类人体的部位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层词汇:
人/người,身/thân, 身躯/mình, 身体/ cơ thể, 个子/dáng vóc, 尸体/thi
thể。
第二层词汇:
头/首/đầu,脖子/cổ, 身/thân, 四肢/tứ chi。
第三层词汇:
头髅/ đầu lâu, sọ 头颅, 头发/tóc,脸/脸面/面目/面貌/面形/mặt,咽
喉/yết hầu, 咽头/cổ họng, 上颚/vòm họng, 食管/thực quản, 气管/khí quản,
颈背/后脑勺/gáy,肩膀/vai, 胸/ngực, 腋窝/nách, 腹部/肚子/bụng ,背/
lưng, 肋/sườn, 腰/eo, 臀/mông, 生殖器/phận sinh dục,手/tay, 脚/足/
chân。
第四层词汇:
脑膜/màng não, 头顶/đỉnh đầu, 发根/ chân tóc, 额头/前额/trán, 耳朵/
tai, 眼睛/目 mắt, 鼻子/mũi, 口/嘴巴 mồm/miệng, 唇/môi, 太阳/thái
dương, 颊/脸颊/má, 下巴/颏/下巴 颏儿/cằm, 颌/quai hàm, 上颌/hàm
trên, 下颌/hàm dưới,胸腔/lồng ngực, 腋毛/lông nách, 乳房/vú, 腹腔/
khoang bụng, 腹膜/màng bụng, 胎/thai, 心脏/tim, 肝/gan, 肺/phổi, 胆/
mật, 肠/ruột/lòng/tràng, 肾/thận, 胃/dạ dày, 上腹/ bụng trên, 下腹/bụng
dưới, 肚脐/rốn, 脐带/cuống rốn, 背椎骨/xương cột sống, 背脊/sống lưng, 左
肋/sườn trái, 右肋/sườn phải, 肋间肌/cơ sườn, 肋骨/xương sườn, 肛门/hậu
môn, 阴茎/dương vật, 阴囊/bìu dái, 睾丸/精巢/tinh hoàn, 阴户/âm hộ, 阴
道/âm đạo, 阴唇/âm thần, 尿道/niệu đạo, 膀光/bọng đái, 子宫/tử cung, 卵
8
子/trứng, 卵巢/buồng trứng, 处女膜/màng trinh,手臂/cánh tay、bắp tay, 肘子
/khuỷu tay, 手腕/cổ tay, 手掌/bàn tay, 大腿/đùi, 膝盖/đầu gối, 小腿/cẳng
chân, 脚腕/cổ chân, 脚踝/mắt cá chân, 脚跟/gót chân, 脚掌/bàn chân。
第五层词汇:
脑/não,眉毛/lông mày,耳轮/vành tai,耳门/lỗ tai,耳垂/dái tai,耳鼓/
màng nhĩ, 耳根子/mang tai,睫毛/ lông mi,眼皮/mí mắt,上眼皮/mí trên,下眼
皮/mí dưới,眼角/khóe mắt,眼眶/vành mắt, 眼窝/hốc mắt, 眼肌/cơ mắt, 结
膜/kết mạc,视网膜/võng mạc, 眼球/cầu mắt,眼珠/tròng mắt,鼻梁/sống
mũi,鼻翼/cánh mũi,鼻眼/鼻孔/lỗ mũi,鼻窦/hốc mũi, 鼻腔/xoang mũi,鼻
毛/lông mũi,嘴角/khóe miệng,牙齿/răng (门牙/răng cửa,臼牙/ răng hàm,
知牙/răng khôn,犬牙/răng nanh, 奶牙/răng sữa), 牙龈/lợi,舌头/lưỡi (舌
尖/đầu lưỡi、舌面/mặt lưỡi、舌根/gốc lưỡi、小舌/lưỡi con),口腔/khoang
miệng,颚/ngạc,硬颚/ngạc cưng,软颚/ngạc mềm,上唇/môi trên,下唇/môi
dưới,颊颧/gò má,酒窝/lúm đồng tiền,胡子/须子/râu,连鬓胡/落腮胡/râu
quai nón, 八字须/髭/ria mép,乳头/đầu vú, 乳腺/tuyến sữa,肺膜/màng
phổi,肺叶/lá phổi,肺管/cuống phổi,小肠/ruột non,大肠/ruột già,盲肠/ruột
thừa,直肠/trực tràng, 结肠/kết tràng,十二指肠/tá tràng,手心/lòng bàn tay,手
背/mu bàn tay,手指/ngón tay,手纹/vân tay,脚心/lòng bàn chân,脚背/mu bàn
chân,脚趾/ngón chân。
第六层词汇:
白眼珠/lòng trắng, 黑眼珠/lòng đen, 眸子/con ngươi, 牙缝儿/kẽ răng,
牙根/chân răng, 牙髓/tủy răng,拇指/ngón cái, 食指/ngón trỏ, 中指/ ngón
giữa, 无名指/ ngón áp út, 小指/ngón út, 指尖/指头/đầu ngón tay, 指节/đốt
ngón tay, 指甲/móng tay, 大脚趾/ngón chân cái, 二趾/ ngón thứ hai, 中趾/
ngón giữa, 无名趾/ngón áp út, 小趾/ngón út, 趾尖/đầu ngón chân, 趾节/đốt
ngón chân, 趾甲/móng chân。
其他:
骨头/xương, 软骨/sụn, 髓/tủy, 胰/tụy, 关节/ khớp, 肌/cơ, 筋/
gân, 脉/mạch, 皮肤/da, 毛/lông, 血/máu, 油脂/mỡ, 汗水/mồ hôi, 唾
沫/口水/nước bọt, 液体/dịch, 七窍/thất khiếu, 疮/ mụn, 黑痣/nốt ruồi, 疙
瘩/伤痕/vết sẹo。
意思相对抽象的人体部位词:
9
样子/个子/模样/dáng、dạng, 外表/外貌/mã, 影子/bóng, 身影/hình,
尸体/thi thể、 xác, 魂/灵魂/hồn、 vía、 linh hồn, 气味/hơi, 声音/tiếng。 本
人没有具体列到哪层词汇。
第三节 汉语与越南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考察
本人使用了“汉语熟语词典”来考察,为了全面地了解到汉语含有人体部位词,
本人不仅考察了汉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数量,而且还进一步统计了汉语含有人体部
位的惯用语、歇后语、谚语与俗语。
结果如下:
表 2-1 汉语含有人体部位的惯用语、歇后语、谚语与俗语统计表
含有人体部位
总数量
数量 占比例
成语 7320 1021 13.95%
惯用语 1899 511 26.90%
歇后语 2478 560 22.59%
谚语/俗语 2303 518 22.49%
总计 14000 2610 18.64%
表 2-2 汉语含有人体部位的惯用语、歇后语、谚语与俗语统计表
种类 成语 歇后语 俗语 惯用语 总计
数量 1021 560 518 511 2610
比例 39.11% 21.46% 19.84% 19.57% 100%
以上结果证明,汉语含有人体部位词语在词汇当中所占的比例相当高,尤其是含
有人体部位成语。证明本人研究的这类成语对汉语和越南学习者而言具有实用意义。
本人从《越南语成语词典》当中一共考察 9850 条越南语成语,其中有 1617 条是
含有人体部位的成语,占越南语成语的 16.41%。
10
带含有人体部位的成语在汉语和越南语中占相当大的数量,分别为 1021 条(大概
占汉语成语的 13,95%)和 1617(大概占 越语成语的 16.41 %)。
考察越南成语时,我们进行统计越南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一共有 1617 句(其中出
现了 65 个人体部位词)。具体如下:
表 2-3 越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统计表
序号 越南成语 出现率(句) 比例(%)
1 Bàn tay 掌 9 0.5
2 Bụng 肚 32 1.9
3 Cánh tay 臂 7 0.4
4 Cằm 下巴 2 0.12
5 Cẳng chân, giò 脚腕子 7 0.4
6 Cẳng tay 前臂 2 0.12
7 Cật 肾 8 0.5
8 Chân 脚 97 6.0
9 Con ngươi 瞳孔 2 0.12
10 Cô ̉脖子 33 2.0
11 Cổ tay 臂腕 1 0.06
12 Da 皮 38 2.3
13 Dạ 胃 50 3.1
14 Đầu 头 89 5.5
15 Đít, trôn, khu 臀 18 1.1
16 Gan 肝 64 3.9
17 Gáy 颈背 3 0.18
18 Gân 筋 1 0.06
19 Gót chân 脚跟 3 0.18
20 Gối, đầu gối 膝 15 1.92
21 Hàm 颔 1 0.06
22 Háng 腿裆 1 0.06
23 Hầu 喉结 4 0.24
24 Họng 喉咙 6 0.37
25 Hông 胯骨 1 0.06
26 Khuỷu 肘子 2 0.12
27 Lòng 肚肠 62 3.8
28 Lông 毛 6 0.37
11
29 Lưng 背 47 2.9
30 Lưỡi, thiệt 舌 7 0.26
31 Má 颊 9 0.55
32 Mày (lông mày) 眉 44 2.7
33 Máu, huyết, tiết 血 28 1.73
34 Mắt, mục 目,眼 99 6.1
35 Mặt, diện 面,脸 157 9.7
36 Mép 口角 13 0.8
37 Móng tay 指甲 2 0.12
38 Mũi 鼻 26 1.6
39 Mỡ 肥肉 2 0.12
40 Môi, mỏ 唇 16 1.0
41 Mồm, miệng, khẩu 口,嘴 97 6.0
42 Nách 胳肢窝 2 0.12
43 Ngón tay 手指 3 0.18
44 Óc 脑 4 0.24
45 Phổi 肺 2 0.12
46 Răng, nanh 牙 23 1.42
47 Nhau 胎盘 3 0.18
48 Râu 胡须 2 0.12
49 Ruột 肠 65 4.0
50 Rốn 肚脐 3 0.18
51 Sườn 肋 1 0.06
52 Tai 耳 53 3.2
53 Tay 手 112 6.9
54 Tâm ,tim 心 37 2.2
55 Thân, mình 身 38 2.3
56 Thịt 肉 26 1.6
57 Tóc 发 46 2.8
58 Tủy 髓 2 0.12
59 Trán 额 14 0.8
60 Tròng ( mắt ) 眼眶 1 0.06
61 Vai 肩 26 1.6
62 Vế (bắp đùi) 大腿 1 0.06
63 Vú 乳房 4 0.24
64 Xác, thây 尸体 2 0.12
65 Xương, cốt 骨 36 2.2
总计 1617 ~100
12
本人使用了“汉语熟语词典”考察汉语成语,结果表示汉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一
共有 1021 句(其中出现了 38 个人体部位词)。具体如下:
表 2-4 汉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统计表
序号 汉语成语 出现率(句) 比例(%)
1 头、首 138 13.5
2 心 114 11.1
3 口 55 5.4
4 骨 20 1.9
5 毛 17 1.67
6 身、体 37 3.62
7 发 23 2.25
8 眼、目 79 7.73
9 眉 23 2.25
10 脚、足 40 3.9
11 血 29 2.8
12 耳 22 2.15
13 牙、齿 23 2.25
14 唇 9 0.8
15 手 52 5.09
16 面 29 2.84
17 指 11 1.07
18 腹 12 1.17
19 背 11 1.07
20 脑 14 1.37
21 肉 12 1.17
22 胆 13 1.27
23 肠 13 1.27
24 舌 50 4.9
25 肝 15 1.4
26 肺 12 1.17
27 皮 20 1.9
28 肩 17 1.6
29 胸 14 1.37
13
30 腰 18 1.76
31 膝 5 0.48
32 额 19 1.86
33 臂 7 0.68
34 掌 17 1.66
35 脖 12 1.17
36 瞳孔 4 0.4
37 颊 13 1.27
38 肋 2 0.42
总计 1021 ~100
根据上面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来越语成语从数量由多至少的排列顺序为:
mặt、 diện(面)(157),tay、bàn tay(手)(112),mắt、mục(目) (99);
chân(脚)(97), mồm、 miệng、 khẩu(口/唇/嘴)(97),đầu、trốc(头)
(89),ruột(肠)(65),gan(肝)(64),lòng(肚肠)(62),dạ(胃)
(50),lưng(47),tóc(46),lông mày(44),da(38), thân、 mình、 mạng
(身)(38),tâm、 tim(心)(37),xương、 cốt(骨)(36),cổ (脖)
(33) , bụng(肚子) (32),máu 、 huyết、 tiết(血) (28), thịt(肉)
(26), vai (肩膀)(26), răng(牙)(23), mũi(鼻)(22), gối(膝)
(15), trán(额)(14),má(颊)(9),lưỡi(舌)(7), cánh tay(臂)
(7),lông(毛)(6),não(脑) (4),ngón tay (指)(3),con ngươi(瞳孔)
(2)。
根据上面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来汉语成语从数量由多至少的排列顺序为:
头/首(138),心(104),眼/目(79),口(55),手(42),足/脚、舌
(40),身/体(37),面、血(29),发、眉、牙/齿(23),耳(22),骨、皮
(20),额(19),腰(18),肩、泪、毛、掌(17),肝(15),脑、胸(14),
胆、颊、肠(13),肉、脖(12),指、腹、背(11),唇(9),臂(7),膝
(5),瞳孔(4)。
汉越成语共同出现的人体部位成语分别为:
表 2-5 汉越成语共同出现的人体部位成语
序号 越语 汉语
1 面(157) 面(29)
2 手(112) 手(42)
14
3 目(99) 目/眼(79)
4 脚(97) 脚(13)
5 口、唇、嘴(97) 口、唇(64)
6 头(89) 头/首(138)
7 肠(65) 肠(13)
8 肝(64) 肝(15)
9 背(47) 背(11)
10 发(46) 发(23)
11 眉(44) 眉(23)
12 皮(38) 皮(20)
13 身(38) 身(25)
14 心(37) 心(104)
15 骨(36) 骨(20)
16 脖(33) 脖(12)
17 腹(32) 腹(11)
18 血(28) 血(29)
19 肉(26) 肉(12)
20 肩(26) 肩(17)
21 牙(23) 牙/齿(23)
22 鼻(22) 鼻(20)
23 膝(15) 膝(5)
24 额(14) 额(19)
25 颊(9) 颊(13)
26 舌(7) 舌(40)
27 臂(7) 臂(7)
28 毛(6) 毛(17)
29 脑(4) 脑(14)
30 指(3) 指(11)
31 瞳孔(2) 瞳孔(4)
15
经统计汉越成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数量本人得出以下结论:
1.成语使用的数量
对比汉越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数量时,有些部位在汉越成语里面都使用上,但是
也有一些人体部位是汉语或者越语特有的,结果如下 :
汉越成语都使用的人体部位成语共有 31 个部位。其中包括:面、手、目、脚、
口/唇/嘴、头、肠、肝、背、发、眉、皮、身、心、骨、脖、腹、血、肉、肩、
牙、鼻、膝、额、颊、舌、臂、毛、脑、指、瞳孔。
越南成语当中使用的人体部位词而汉语成语当中没有使用的共有:18 个部位
胳肢窝、尸体、胎盘、颔、腿裆、喉结、喉咙、胯骨、肘子、颈背、臀、肚脐、
臂腕、前臂、下巴、眼眶、指甲、口角。
汉语成语当中使用的人体部位词而越南成语当中没有使用的共有:
瞳孔、臂。
本人在进行汉越成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数量统计时,发现既有相同点(汉越
共同的 31 个人体部位)也有相异的地方。其中,越语含有“面”的成语占数量最多
(157 句),汉语含有“头”的成语占数量最多(138 句)。越语含有内脏成语的数量
(肠,肝,心,腹)比汉语含有内脏成语的数量多 28%。
2.人体部位出现在成语当中的比例
本人在进行汉越成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比例后,得出以下结论:
成语占固定词组总量最大。含有人体部位成语所占的数量是相当多的。在
7320 条成语当中有 1021 条是含有人体部位成语,占汉语成语的 13.95%。在 9850 条越
语成语,其中有 1617 条是含有人体部位的成语,占越语成语的 16.41%。
在汉语成语当中人体部位的数量出现排序为:
头/首(138),心(104),眼/目(79),口(55),手(42),足/脚、舌
(40),身/体(37),面、血(29),发、眉、牙/齿(23),耳(22),骨、皮
(20),额(19),腰(18),肩、泪、毛、掌(17),肝(15),脑、胸(14),
胆、颊、肠(13),肉、脖(12),指、腹、背(11),唇(9),臂(7),膝
(5),瞳孔(4)。
在越南成语当中人体部位的数量出现排序为:
mặt、 diện(面)(157),tay、bàn tay(手)(112),mắt、mục(目) (99);
chân(脚)(97), mồm、 miệng、 khẩu(口/唇/嘴)(97),đầu、trốc(头)
(89),ruột(肠)(65),gan(肝)(64),lòng(肚肠)(62),dạ(胃)
(50),lưng(47),tóc(46),lông mày(44),da(38), thân、 mình、 mạng
(身)(38),tâm、 tim(心)(37),xương、 cốt(骨)(36),cổ (脖) (33) ,
bụng(肚子) (32),máu 、 huyết、 tiết(血) (28), thịt(肉) (26) , vai (肩膀)
16
(26), răng(牙) (23), mũi(鼻) (22) , gối(膝) (15) , trán(额)(14) , má
(颊) (9), lưỡi(舌) (7), cánh tay(臂) (7), lông(毛) (6), não(脑) (4),
ngón tay (指)(3), con ngươi (瞳孔)(2)。
17
第三章 汉越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语义特征对比
在分析汉越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人体部位在成语中可表示实指
与虚指。有些人体部位,在成语中本是实指,后来虚化为虚指。但大多成语中的人体
部位都是虚指意义。汉越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在语义方面确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为
了达到本研究的目的,我们专门列一章从成语使用的范围方面来分析、对比汉越语含
有人体部位成语的语义特征。
第一节 汉越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实指意义
实指意义是通过指出某个词语所指称的某一具体对象来揭示词语意义的方法。实
指的人体部位词表示具体、确定的人体部位词,在成语中一般是以基本义或本义的形
式出现的。
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语成语:
四脚朝天:手足向上,仰面跌倒的样子。亦形容死亡。
心胸开阔:思想坦率接受力强,并非小心眼的,心智并不狭窄,眼界不偏狭。
面红耳赤:脸鼻耳朵都红了。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唇红齿白:口唇鲜红,牙齿洁白。比喻人面貌美丽。
含有人体部位的越语成语:
bươu đầu sứt trán(焦头烂额)。形容十分狼狈窘迫。
tai nghe mắt thấy(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mặt tươi như hoa(面鲜如花)形容喜悦或得意,脸上很开心的样子,如鲜花一
般。
第二节 汉越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虚指意义
虚指意义,即虚义、抽象义,是与“实指意义”、“本义”相对应的语汇意义。
人体部位的虚指意义是指人体部位不表示它字面上的具体的人体部位的概念,而表示
经引伸延展产生的抽象意义以及人体部位词词所兼有某种非人体部位词的性质等含
义。人体部位词在汉、越语言环境中,其本意是对等的,但其虚指意义却存在一些不
对等性。
一、“腹” 与“bụng”
躯干的一部分。人的腹在胸的下面。通称肚子。
18
(一)汉语“腹”与越语“bụng”相同之处
1.“腹”表示“内心深处”。汉语的“腹诽心谤”用于形容虽然口里不说,内心身
怀布满。用于形容心中焦急。例如:腹热心煎。越语的“đi guốc trong bụng”(直译:
在肚子里行走),该成语形容十分了解对方内心深处的想法,如同在对方肚子里来回
走动。
2.“腹”表示“藏着知识的地方”。汉语的“满腹珠玑” 。“珠玑”:比喻优美
的文章。珠玑,引申为诗文。满腹珠玑形容人善于诗文,极有才气。“经纶满腹”,
“满腹长才” “空腹便便”用于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用于比喻腹内空虚,无真才实
学。越语的“một bụng kinh thư”(直译:一肚子经书),“một bụng văn chương”
(直译:一肚子文章)形容一个人很有知识的人,才学渊博。
3.“腹”表示“心胸”。汉语的“口蜜腹剑”用于形容嘴上说得很甜,肚子里却怀
着害人的坏主意,形容人阴险。越语的“Mặt người bụng quỷ”(直译:人脸鬼腹) ,
“miệng nam mô bụng bồ dao găm”(直译:嘴里念阿弥陀佛肚子里藏着一把刀),比
喻嘴上说得好听,心肠却非常狠毒。越语的“bụng dạ thẳng thắn”(直译:腹胃直
爽),指心地直爽,说话不绕弯子。
(二)汉语“腹”与越语“bụng”不同之处
1. 汉语“腹”有而越语“bụng”没有的
(1)汉语“腹”表示“前面”,如:腹背受敌。腹:指前面;背:指后面。前、
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而越语的腹(bụng)没有该意思。
(2)汉语“腹”表示“亲切”,如:腹心之友,比喻极亲近信任的朋友。
(3)汉语“腹”表示“力量,如:鞭不及腹。用于比喻力量有所不及。
2. 汉语“腹”没有而越语“bụng”有的
(1)越语的“腹”引申为“自己”之义,如:“bụng làm dạ chịu”(直译:腹做
胃负责),该成语用“腹”来比喻“自己”,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
相当于汉语的“自作自受”成语,“bụng bảo dạ”(直译:腹告诉胃),这里的
“bụng”也比喻“自己”,意思是自言自语。
(2)越语“腹”引申为“情绪”之义,如“vui như mở cờ trong bụng”(直译:
开心如在肚子里开旗)。
二、“头”与 “đầu”、“thủ”
头是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一)汉语“头”与越语“đầu”、“ thủ”相同之处
1. 特指敌对的人 ,冤有头,债有主,越语成语也有 “Oan có đầu, nợ có chủ”
(直译:冤有头,债有主)
19
2. 表示“靠近”,如汉语的“交头接耳”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越语的
“đầu sát đầu, vai kề vai”(直译:头靠头,肩膀靠着肩膀)形容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
话。
3.“头”引申为“领导”,汉语成语“蛇无头不行” 比喻做事没有领头的就办不
成。越语成语“như rắn mất đầu”(如蛇无头)也表达同样意思。众所周知,蛇的头被
砍下来之后,还得二十四个小时之后才死透呢。因为蛇的神经对身体的控制不在大脑之
下。虽然还能活着但已经失去了方向。
(二)汉语“头”与越语“đầu”、“thủ”不同之处
1. 汉语“头”有而越语“đầu”没有的
(1)汉语成语表示“每每,每桩(事),每件(事)”,如:头头是道。本为佛
教语,指道无所不在。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也指说的话有道理,条条都对。
(2)引申为“第一”、“开初” 之义。
第一;第一次 。如:头上末下(第一次)
(3)引申为“上游或起始”。头处在最上部,可视为整个人体的起点。如:
源头活水,吴头楚尾。或者表示事情的开始。如:有头无尾,彻头彻尾。
(4)引申为“条理”。一旦事情找不到起点 无处着手的时候就没有条理 。
如:无头公案,三头两绪。
(5)引申为“表面、身份”。头在人体的最 上端,脸位于头部最显著的 位
置,人们自然会倍加关注。头和脸逐渐引申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如:有头有脸,
戴头识脸。“头”也引申为事物的表面、形式。如:改头换面。
2. 汉语“头”没有而越语“đầu”有的
引申为“长辈”。如“mặc áo qua đầu”(穿衣过头),该成语比喻衣服高于头
部,多指孩子们做事不重视长辈的意见,有不懂事之义。
三、“眉”与“lông mày”
眉指眼上方的弓或嵴,眼上额下的毛。
(一)汉语“眉”与越语“lông mày”相同之处
1. 汉语与越语都用眉毛形容人的容貌。例如“眉清目秀”“愁眉苦脸”。柳眉星
眼 形容女子细长的眉和明亮的眼睛。
2.越语成语与汉语成语都使用“眉”来表示内心感情和心里状态,如汉语成语
“皱眉蹙眼”,“横眉瞪眼”,“横眉怒目”等。越语成语“nhăn mặt chau mày”
(皱眉蹙眼),“cau mày quắc mắt”(横眉瞪眼)。
(二)汉语“眉”与越语“lông mày”不同之处
1. 汉语“眉”有而越语“lông mày”没有的
20
汉语“眉”引申为“头绪”之义。例如:“粗有眉目”,粗:略微;眉目:比喻
事情的头绪或轮廓。事情大体上有了头绪。
2. 汉语“眉”没有而越语“lông mày” 有的
本人暂时未找到。
四、“手”与“tay”
手是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一)汉语“手”与越语“tay”相同之处
1. “手”引申为“基础”之义,“条件”。汉语的“白手起家”,“白手成
家”。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越语的“tay trắng dựng cơ
đồ”(直译:白手建立起事业) 跟汉语的“白手起家”的意思一致。越语的“tay
trắng tay”(直译:手白手)多形容倒闭,没有任何东西。
2.“手”引申为“人”之义。汉语成语“一手包办”。一手:指一个人;包办:
总揽一切,独自办理。指一人独揽大权,不让别人插手。“一手承运”比喻一个人独
立处理。越语成语“cờ đã đến tay”(直译:棋落到手)比喻某人有好的境遇,机会。
“gắp lửa bỏ tay người”(直译:把火放在他人手里)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
3.“手”引申为“权势”之义。汉语的“一手遮天”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
蒙蔽众人耳目。越语成语“một tay che trời”(直译:一手遮天)跟汉语成语一手遮天
有同样意思。
4. “手”引申为“应付”之义。“处理”。汉语的“措手不及”。搓手:着手处
理,应付。比喻事出突然,来不及应付。越语成语“không kịp trở tay”(直译:不及
翻手)跟汉语的“措手不及”有同样意思。
5. “手”引申为“血缘关系”之义。汉语的“手足之情”。手足:比喻兄弟,比
喻兄弟的感情。越语的“thủ túc tình thâm”(直译:手足情深)比喻兄弟情深。
6. “手”引申为“行动”之义。汉语的“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予过
问,没有任何行动。越语的“khoanh tay làm ngơ”(直译:袖手坐视)比喻不管或漠
不关心。
7. “手”引申为“做事”之义。汉语的“眼疾手快”。比喻做事机警敏捷。越语
的“nhanh tay lẹ mắt”(直译:快手快眼)比喻做事敏捷。
(二)汉语“手”与越语“tay”不同之处
1. 汉语“手”有而越语“tay”没有的
汉语的“手”表示“本领”,“才能”,“技能”。例如:“大显身手”比喻充
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妙手回春”比喻将接近死亡的人救活。谓医生医术高超,能
把垂危的病人治愈。
21
2. 汉语“手”没有而越语“tay”有的
(1)越语的“手”形容“性格”。例如:“vắt nước không lọt tay”(滴水漏不过
手),形容人性格非常吝啬,抠门,连一滴水也不放过。
(2)越语的“手”形容“健康”。例如:“mạnh chân khỏe tay”(直译:猛手强
脚) 比喻人强壮,有力。
(3)越语的“手”形容“身手”ném đá giấu tay(扔石头隐藏手),比喻做了坏事
但不敢承认。
五、“肠”与“ruột”
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形状像管子,上端连胃,下端通肛门,分小肠、大肠两部
分。起消化和吸收作用。通称肠子,也叫肠管。
(一)汉语“肠”与越语“ruột”相同之处
“肠”引申为“内心,心中”之义。汉语的 “愁肠寸断”比喻忧愁的心肠成了一
寸一寸的。形容及其焦虑而痛苦,难以言状。“愁肠九转”指重重忧愁索绕心怀。
“愁肠百结”形容心里焦躁、痛苦、忧伤之极。越语的“lo rối ruột”(直译:焦急翻
肠)指心里十分担心,焦虑。
(二)汉语“肠”与越语“ruột”不同之处
1. 汉语“肠”有而越语“ruột”没有的
(1)汉语的“肠”引申为“企图”之义。例如:“别具肺肠”。用于比喻人另有
企图或打算。人动机不良,故意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奇特的主张。
(2)汉语的“肠”引申为“身材”之义,“肚子”。例如:“脑满肠肥”。脑
满:指肥头大耳;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形容饱食终日的剥削者大腹便便。
(3)汉语的“肠”引申为“容受”之义。例如:“撑肠挂肚”。用于形容肚子吃
得非常饱,比喻容受很多。
(4)汉语的“肠”引申为“思念,牵挂”之义。例如:割肚牵肠,挂肚牵肠,牵
肚挂肠,牵肠挂肚,牵肠割肚,悬肠挂肚用于形容对某事或某人放心不下,时时惦
记。
2. 汉语“肠”没有而越语“ruột”有的
越语的“肠”引申为“性格”之义。例如:“ruột để ngoài da”(直译:肠放在皮
肤外面)比喻人性格直爽,有口无心。
六、“眼/目/睛”与“mắt”
人或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
(一)汉语“眼”与越语“mắt”相同之处
22
1.“眼”引申为“见识”之义。汉语的“大开眼界”指增加见识,开阔视野。越
语的“mở rộng tầm mắt”(直译:眼光放宽)指接触事物,扩大见闻。汉语的“目光
如豆”形容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眼力过人”;“目光如炬” 目光发亮像火
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
2.“眼”引申为“见解”之义。汉语的“独具慧眼” 。用于形容眼光敏锐,见解
高超,能作出精细的判断(如在质量方面)。越语成语“con mắt tinh đời”(直译:独
具只眼)比喻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3.“眼”引申为“外表”之义。汉语的“恶眉恶眼”。用于形貌凶恶的样子。越
语“mắt xếch mày ngược”(直译:斜眼反眉)比喻丑陋的脸。
4.“眼”引申为“态度”之义。汉语的“反眼不识”用于形容改变态度,对人冷
漠无情。越语的“nhìn bằng nửa con mắt”(直译:用半个眼睛去看人)比喻看不起人
的态度,只用半个眼睛去看人。
5.“眼”引申为“辨别能力”之义。汉越的“眼内无珠”用于比喻不识货或看不
出好坏。越语的“có mắt không tròng”(有眼无珠),“có mắt như mù”(有眼如
盲)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缺乏辨别能力。
(二)汉语“眼”与越语“mắt”不同之处
1. 汉语“眼”有而越语“mắt”没有的
(1)汉语的“眼”有“标准”的意思。例如:“眼高手低”,这里的“眼”指
标准。比喻自己要求的标准高,而实际工作的能力低。而越语里面没有表达该意思。
(2)汉语的“睛”表示“关键、重要”。例如:“画龙点睛”。传说梁代张僧
繇在金陵安寺壁上画了四条龙,不点眼睛,说点了就会飞掉。听到的人不相信,偏叫
他点上。刚点了两条,就电闪雷鸣,震破墙壁,两条龙乘云上天,只剩下没有点眼睛
的两条(见于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
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2. 汉语“眼”没有而越语“mắt”有的
本人暂时未找到。
七、“口、嘴”与“mồm”/“miệng”/“khẩu”
指人进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部分。通称嘴。
(一)汉语“口”/“嘴”与越语“mồm”/“miệng”/“khẩu”相同之处
1. “口”表示“言谈,谈吐”。汉语成语“口齿伶俐”指谈吐麻利,应付自如。
形容口才好。越语的“Chậm mồm chậm miệng”(直译:慢口慢嘴)形容口才不太好。
23
2. “口”表示“外面的表现”。汉语的“口蜜腹剑”,“佛口蛇心”比喻说话,
表现和善,说得很甜,肚子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越语成语
“khẩu phật tâm xà”(直译:佛口蛇心)比喻嘴上说得好听,心肠却非常狠毒。
(二)汉语“口”/“嘴”与越语“mồm”/“miệng”/“khẩu”不同之处
1. 汉语“口”/“嘴”有而越语“mồm”/“miệng”/“khẩu”没有的
汉语的“口”表示“陈说”。例如:口口声声。用于形容不止一次地陈说、表
白,或把某一说法经常挂在口头。
2. 汉语“口”/“嘴”没有而越语“mồm”/“miệng”/“khẩu”有的
越语的“口”表示“情绪”。例如:“chép miệng thở dài”(直译:吧嗒嘴叹气)
形容情绪不好,心里着急忐忑不安。
八、“血”与“máu”/ “tiết”
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血液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球
和血小板构成。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收集废物送给排泄器官,调
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
(一)汉语“血”与越语“máu”/ “tiết”相同之处
1.“血”表示“精力”。汉语的“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旺盛。越语的
“máu trẻ sục sôi”(直译:热血沸腾 )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
2.“血”表示“血缘关系”或者“关系十分密切”。汉语的“血肉相连”,形容
像血和肉一样连载一起。比喻关系十分密切,互相分不开。越语的“anh em hạt máu sẻ
đôi”(直译:兄弟如一滴血分成两半)比喻兄弟血缘关系。“máu chảy ruột mềm”
(直译:血流肠软),一旦血流了,肠也会觉得软,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khác máu tanh lòng”(异血腥肠),旧时多指殖民者,比喻由于不同血统而互相残
杀。
(二)汉语“血”与越语“máu”/ “tiết”不同之处
1. 汉语“血”有而越语“máu”/ “tiết”没有的
(1)汉语的“血”表示“重点”。例如:“刀刀见血”,“针针见血”。用于比
喻说话厉害,比喻每一做为,皆中要害。
(2)汉语的“血”表示“吞噬”,“侵吞”。如:“血盆大口”,指野兽凶残吞
噬的大嘴。也比喻剥削者、侵略者蚕食鲸吞的巨大胃口。
2. 汉语“血”没有而越语“máu”/ “tiết”有的
越语的“血”表示“生气”,如“nổi máu tam bành”(直译:冒血三丈),
“tức lộn tiết”(生气到血翻滚)。
24
九、“面”/“脸”与 “mặt”
面是头的前部。
(一)汉语“面”/“脸”与越语“mặt”,“diện”相同之处
1. 引申为 “样子”之义。
汉语的“面目全非”,“面目一新”,“改头换面”表示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
改变得不成样子。越语的“thay đổi diện mạo”(变换面貌),thay đổi bộ mặt(变换
面)这两个成语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
变。
2.引申为“人”之义。
汉语的“三面一词”成语指与事情有关的双方及中间人(或见证人)在一起对
质,弄清真相。越语成语“ba mặt một lời”(三面一话)也表达同样意思。
(二)汉语“面”/“脸”与越语“mặt”不同之处
1. 汉语“面”/“脸”有而越语“mặt”没有的
(1)汉语的“面”表示“内心” ,如:“脸软心慈”,比喻心软仁慈,不忍拒绝
别人的请托。
(2)汉语的“面”表示“见一面”。如:“一面之缘”,比喻见一面的缘分。
“一面之交”比喻只见过一次面的交情,也说一面之雅。
2.汉语“面”/“脸”没有而越语“mặt”有的
(1)越语的“面”表示“可靠的人”。如:“chọn mặt gửi vàng”(选面寄金)
指选择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十、“心”与“tim”
心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
(一)汉语“心”与越语“tim”相同之处
引申为“心里”之义
汉语的“心血来潮”指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个念头,越语的“tâm huyết dâng
trào”形容突然产生某种念头。汉语成语“一心挂两头” 对两方面都惦念着。越语成
语“một tim treo hai đầu”也表示同样意思。
(二)汉语“心”与越语“tim”不同之处
1. 汉语“心”有而越语“tim”没有的
(1)引申为“心思”“意志”之义
汉语的“心灰意懒”、“灰心丧气”、“心灰意冷”形容意志消沉而越南语的
“心”没有此意思。
( 2)引申为“心胸”之义
25
汉语的“心宽体胖”胸怀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
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2. 汉语“心”没有而越语“tim”有的
越语的“心”引申为“关键”之义,越语成语“nói trúng tim đen”(说到黑心)
十一、 鼻子与“mũi”
嗅觉器官,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能净化吸入的空气并调节其温度和湿度。
(一)汉语“鼻子”与越语“mũi”相同之处
引申为“听凭”之义。汉语的“听人穿鼻” 比喻听凭别人摆布。越语成语“bị
người dắt mũi”(被人牵鼻)也表达听凭别人摆布之义。
(二)汉语“鼻子”与越语“mũi”不同之处
1. 汉语“鼻子”有而越语“mũi”没有的
(1)引申为“人”之义。例如:仰人鼻息。仰:依赖;息:呼吸时进出的气。
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主。
(2)引申为“高傲”之义。例如:鼻孔朝天。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
大。
2. 汉语“鼻子”没有而越语“mũi”有的
越语的“鼻子”引申为“小”之义。越语成语“bé như mũi”(小如鼻子)。
除此之外,需要说明的是汉语成语中的人体部位词往往是并列或对举是才有引申意
义的。而越语成语出现该情况较少见。具体如下:
一、手足
引申为“兄弟或姐妹,有直系血缘关系的同辈(同胞)”。例如:手足之情:比喻兄
弟的感情。兄弟手足: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形容彼此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
二、肝胆
(一)引申为真诚的心。例如:肝胆相照:比喻以真心相见。
(二)引申为“勇气”。肝胆过人: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三、眉目
(一)引申为“面貌”。例如:眉目清秀,眉目如画。
(二)引申为“头绪,事情的条理、状况”。例如:眉目不清。
26
四、耳……目……
引申为“头脑”。例如:耳聪目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五、头……脚……
引申为“抛头露面”。例如:卖头卖脚:原指妇女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现指公
开露面。
六、心肝
重要的人或事物。例如:心肝宝贝
七、口……腹……
引申为“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例如:口蜜腹剑:嘴上说得很甜,肚子里怀着
害人的坏主意。形容人阴险。
八、……膀……臂
引申为“得力的助手”。例如:左膀右臂:比喻得力的助手。
九、须眉
引申为“男子”。例如:巾帼须眉。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
妇女;须眉:胡须和眉毛,借指男子汉,大丈夫。具有男子汉气概的女子。
十、腹背
引申为“前面、后面”。例如:腹背受敌。腹:指前面;背:指后面。前、后都
受敌人的攻击。
十一、口齿
引申为“说话、口才、言谈”。例如:口齿伶俐。形容口才好,谈吐麻利,应付
自如。
十二、面目
引申为“相貌”。例如: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面
目一新:样子完全变新(指变好)
27
十三、皮毛
引申为“表面的知识”。例如:略知皮毛:比喻稍知表面的情况或稍有肤浅的知
识。
十四、咽喉
引申为“致命之处、险要的关口”。例如:咽喉之地。意为军事上像咽喉一样十
分要害的地方。作战室应当努力抢先占领这样的有利地形以控制制胜权。
十五、骨肉
引申为“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例如:骨肉离散: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骨肉相残:比喻亲家属互相伤害,自相残杀。
十六、心肠
引申为“心地,一般指人的道德修养方面 ”。例如: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
的毒虫。蛇与蝎子。比喻恐怖的事物或狠毒的人。 形容心肠狠毒。
十七、心血
引申为“精力、成果”。例如:白花心血:白白浪费自己的精力,徒劳无益。
十八、眉睫
引申为事情紧迫。例如: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
十九、脚跟
引申为立场。例如:站稳脚跟。指在一地站稳或指占有一席之地。
二十、……头……脚
引申为思维能力。脑是人的思维器官,头是脑的寓所。头、脑用来喻思维能力。
如:呆头呆脑:形容迟钝的样子,木头木脑:形容呆板、迟钝。
二十一、头……尾……
(一)引申为始终。如:有头无尾: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彻首彻尾:从头到
尾,完完全全。
28
(二)引申为前后。如:首尾受敌:前后都受到敌人攻击。首尾相连:前后连接
不断。
第三节 小结
以上我们采用语料分析法,分别分析、归纳了汉越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在语义范
围上的特征,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汉越成语中人体部位词语义特点相同之处
汉、越语成语中的人体部位词都能表极为丰富的实指与虚指意义。很多人体部位
词初始时表示精确的人体的部位,是实指的,而后来就演化成虚化与抽象化了。
虚化后,人体部位词可以表示“傲慢”,“亲近”,“生气”等含义。汉、越语
成语中的“头”,“手”,“眼”等人体部位词所指向的虚指意义最丰富。
汉语成语中的人体部位词往往是并列或对举是才有引申意义的。如“手足”、
“肝胆”、“眉目”“耳……目……”、“头……脚……”等。
二、汉越成语中人体部位词语义特点不同之处
汉、越语成语中人体部位词语义特点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若干方面:
(一)同一个人体部位词或人体部位词结构,在汉越语中具有不同的语义
如汉语的“人眼是秤”的“眼”是指众人的眼睛如同秤一样的公平。比喻群众的
意见公正合理。越语成语用“con mắt tinh đời”的“眼”是指聪明伶俐,可以提出独到
的看法与对事情的准确评估。用于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时,汉语使用“口若
悬河”成语来表达,而越语成语用“miệng mép tép nhảy”(口嘴毛虾跳)的“口”,
这指的是快嘴,说话不切实际,不加考虑。
(二)语义相同,所用的人体部位词或人体部位词结构不同
如形容对别人的意见不放在心上,随随便便,汉语成语用“漫不经心”来描写而
越语成语是“nói bỏ ngoài tai”(把话放在耳朵外面)。用于形容自己没有主见,轻信
别人的话。汉语使用“耳软心活”成语来表达,而越语却用“nhẹ dạ cả tin”(轻肠,
容易相信别人)。用于比喻彻底悔改,汉语成语用了“洗心革面”来表达,越语用了
“rửa tay gác kiếm”(洗手搁剑)成语来描述。
29
第四章 汉越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用法特征对比
越南学生学习与使用汉语含有人体部位语素成语时,往往会遇到一个较大的难点就
是:成语的用法太复杂多样了。同样,中国学生学习与使用越语含有人体部位语素成
语时也遇到同样的难点。确实汉越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在用法方面是非常丰富的,为
了达到本研究的目的,我们专门列一章从成语使用的范围方面来分析、对比汉越语含
有人体部位成语的用法特征。
第一节 汉语含有人体部位语素成语用法特征
一、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用于形容注意力集中。例如: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
用于形容怒目而视且冷静对待。例如:横眉冷对
用于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心旷神怡,心平气和,愁眉紧锁。例如:目瞪
口呆。
用于形容对于别人的意见不放在心上,随随便便的。例如:漫不经心
用于形容失望懊丧的样子。例如:垂头丧气。
二、用于肖像(容貌、衣着、神态、姿态等)方面描写的成语
用于形容漂亮的女人。例如:千娇百媚、娥眉皓齿、明眸皓齿、蛾眉螓首、皓齿
蛾眉、皓齿明眸、皓齿朱唇、唇红齿白、齿白唇红、红颜白发、面红耳赤、面红面
赤、面红面绿、分外眼红、满脸通红、红光满面、面红过耳、脸红心跳、白发红颜、
白发如新、白发苍苍。
用于形容畏寒,衰老或不健康的体态。例如:拱肩缩背。
用于形容老年人的容貌。例如:皓首苍颜。
用于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例如:灰头土面。
用于形容斗志高,士气旺:昂首挺胸。
用于形容面目威猛可畏。例如:金刚怒目。
用于形容相貌丑陋。例如:臼头深目。
用于形容眼睛明亮,眉目秀丽。例如:朗目疏眉。
比喻具有面目和见识的人:带眼安眉、安眉带眼。
用于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例如:瞠目结舌、张口结
舌、张目结舌、目瞪口呆。
用于形容由于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例如:触目惊心、怵目惊心、
触目崩心、惊心动魂、胆战心惊。
30
用于形容慈祥、和善的容貌。例如:慈眉善目。
用于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
例如:道路以目,道路侧目。
用于形容面目黝黑、肮脏、不干净。例如:黑眉乌嘴。
用于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例如:横眉瞪眼、横眉怒目、横眉竖眼。
用于形容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例如:愁眉不展、愁颜不展、
愁眉苦脸、愁眉锁眼。
用于形容恼恨或伤心到极点的样子,边跺脚边捶打胸部。例如:跌脚捶胸。
过去用于形容人福相,现指人长得胖,多用于贬义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
爱。例如:肥头大耳、肥头大面、肥头胖耳。
用于形容饱食终日的剥削者大腹便便,肥胖丑陋的形象。例如:脑满肠肥。
用于形容非常瘦的样子。例如:骨瘦如柴、瘦骨如柴、骨头架子。
用于形容人脸部瘦,相貌丑。例如:尖嘴猴腮。
用于形容因居父母丧过度哀痛,身体受到摧残,消瘦憔悴的样子。例如:柴毁骨
立。
用于形容流泪的眼,发愁的眉。形容及其痛苦悲伤的样子。例如:泪眼愁眉、愁
眉泪眼。
用于比喻神情威严,为人专断强横。例如:撑眉努眼。
用于形容高兴和喜悦。把手放在额头,表示庆幸。例如:额手称庆、额手相庆、
额头称颂、开眉展眼。
用于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例如:眉清目秀。
用于形容神情鬼鬼祟祟。例如:贼眉鼠眼。
用于形貌凶恶的样子。例如:恶眉恶眼。
用于形容面目黝黑、肮脏、不干净。例如:黑眉乌嘴。
用于形容牙齿整齐洁白。例如:齿若编贝、齿如含贝、齿如齐贝。
三、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用于形容人胆小怕事。例如:胆小如鼠、胆小怕事、畏头畏尾、肤桡目逃。
用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例如:耳聪目明、心明眼亮。
用于形容自己没有主见,贵耳贱目别人的话。例如:耳软心活。
用于形容记忆力特别强,一般只看过一遍就能记住。例如:过目不忘、过目成
诵。
用于形容真心诚意的待人,把心与胆都挖出来。例如:抠心挖胆。
用于形容赤忱、忠诚的心。例如:碧血丹心、赤胆忠心、披肝沥胆、赤子之心、
31
丹心碧血,隳肝沥胆。
用于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例如:卧薪尝胆。
用于形容十分忠诚。例如:赤胆忠肝、赤胆忠心。
用于形容胆量极大。例如:胆大包天、胆大包身、胆大妄为、胆边生毛、胆大如
斗、胆大于天、浑身是胆。
用于形容人胆小怕事。例如:胆小如鼠、胆小怕事、畏头畏尾、肤桡目逃。
用于形容胆小恐惧,十分畏惧而不敢进言。例如:杜口裹足、闭口不言、杜口结
舌、杜口吞声、缄口不言、绝口不道。
用于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例如:肝胆涂地、肝脑涂地。
用于比喻以真心相见,赤诚相处。例如:肝胆相照、肝胆照人。
用于指人胆大妄为(骂人的话)。例如:狗胆包天。
用于比喻人既有胆识,又有柔情。例如:剑胆琴心、侠骨柔肠、剑气箫心。
用于比喻非常危险的地方。愿意冒生命危险,表示非常忠心。例如:甘冒虎口。
用于形容没有骨气,巴结奉承,低眉弯腰。例如:摧眉折腰、奴颜媚骨、卑躬屈
膝。
用于形容人的品格鄙俗。例如:村筋俗骨。
四、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成语
形容担心祸患临头,十分害怕不安。例如:心惊肉跳、心神不安、心慌意乱、心
急如焚。
用于形容十分喜爱,心中割舍不下,舍不得放手。例如:不忍释手。
用于形容及其焦虑而痛苦,难以言状,愁得肠子都断成一段段的。形容忧愁到了
极点。例如:愁肠寸断、愁肠九转、忧心忡忡、心事重重、回肠荡气。
用于形容由于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例如:触目惊心、怵目惊心、
触目崩心、惊心动魂、胆战心惊。
用于形容男女爱恋之情在心中波动不已。例如:春心荡漾。
用于形容非常害怕。例如:胆战心惊、胆战心寒。
用于形容惊恐至极。例如:胆裂魂飞、魂飞魄散、胆破心惊、胆丧心惊、古颤肉
惊。
用于形容因为悲伤过度,而疏于策划。例如:悼心失图。
用于形容震动内心,令人感动或惊讶。例如:动魄惊心,惊心动魄,动人肺腑,
动人心魄,动人心弦。
用于形容使人看了骇然而震动很大。例如:动心骇目,动心怵目。
用于形容构思之苦,费尽心血。想尽了办法。例如:费尽心血,用尽心机,呕心
32
沥血,挖空信息。
用于形容虽然口里不说,内心身怀布满。例如:腹诽心谤。
用于形容心中焦急。例如:腹热心煎。
用于形容心甘情愿,死了也不遗憾。例如:甘心瞑目。
用于比喻关系密切,变得互不关心或互相敌对。例如:肝胆楚越。
五、描写人的口才的成语
用于形容人口才好,口齿伶俐,能说会道。例如:伶牙俐齿,出口成章,口若悬
河,巧舌如簧。
六、描写人物容貌体态的成语
明眸皓齿、心慈面善、面黄肌瘦、张牙舞爪、虎背熊腰、愁眉苦脸、眉清目秀、
大腹便便、 眉开眼笑、捧腹大笑、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喜上眉梢。
七、描写友情的成语
推心置腹,情同手足,促膝谈心,心心相印。
用于比喻极亲近信任的朋友。例如:腹心之友。
用于形容在一起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的朋友。例如:酒肉朋友。
比喻与朋友一起隐居:把臂入林。
用于比喻友情坚固,虽年老而不改:白首同归、白首相知。
八、描写颜色的成语
用于形容色泽的艳丽令人目眩。例如:光彩夺目。
用于形容脸色像泥土一样,脸色呈灰白色,形容惊恐至极。例如:面如土色。
九、描写稀少的成语
用于比喻极为珍稀的食物。例如:龙肝凤髓,麟肝凤髓。
用于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数量。例如:九牛一毛。
用于形容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例如:独具匠心,匠心独运。
十、描写丰富繁多的成语
用于形容美好、完美的事物很多。多指书籍、工艺品。例如:琳琅满目:琳琅:
珍贵的玉石。满眼都是精美的东西。
33
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用于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例如:目不暇接。
用于形容极多。像牛身上的毛那样多。例如:多如牛毛。
用于形容人很多,很拥挤。摩肩接踵、比肩继踵、比肩接踵、比肩随踵。
用于形容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到处都是。例如:比肩皆是。用于形容被杀的
人极多。例如:血流成河、血流成渠、尸横遍野。
用于比喻多言,说话随便。例如:薄唇轻言、多嘴多舌。
用于形容肚子吃得非常饱,比喻容受很多。例如:撑肠拄腹,撑肠挂肚。
用于形容聚集的人极多,人与人之间肩膀相摩、脚跟碰接。例如:肩摩踵接,挨
肩接踵。
用于比喻说话很多,枉费口舌。例如:金舌弊口。
用于形容说话太多。例如:口干舌燥,口燥舌干。
用于形容带着一家大人(多指受家属的拖累)。例如:拉家带口。
十一、寓言故事成语
寓言故事成语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
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
故事成语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
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叮传,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掩耳盗铃:原为盗钟掩耳,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
思。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
画蛇添足:楚国有个专管祭祀的官员,春祭以后倒一杯酒给手下人,因人多酒少不
够分,就想出谁先画好蛇就喝酒的办法,有一个人第一个把蛇画好了,见其他人还没
有画完,就在已画好的蛇上加了两只脚,让人啼笑皆非。用于比喻多做多余的事,反
而不恰当。蛇本来没有脚,画蛇添上脚。(见于《战国策 齐册》)。
十二、历史故事成语
在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历史故事成语,凝结着深刻的
生活智慧,其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历史故事成语好比望远镜,可以让我们远望人类
的起点和整个历史,历史故事成语则如同显微镜,可以让我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
四面楚歌: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
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34
画龙点睛:张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画师。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
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
没有眼睛,就问张僧繇这是为什么。张僧繇回答说:“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
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
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
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卧薪尝胆: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
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不毛之地: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不长草。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某地荒
凉、贫瘠。
第二节 越南语含有人体部位语素成语用法特征
一、描写人的外貌
用于形容漂亮的女孩子。例如:
Con mắt lá răm, lông mày lá liễu đáng trăm quan tiền(眼睛如鸭舌草,柳叶眉毛值一
百贯钱)。鸭舌草叶披针形,略有卷曲,眉毛长得像柳叶一样,是越南人对漂亮的眼睛
与眉毛的向往之一。
Má phấn môi son (颊粉唇红),Mặt phấn tươi son (脸 粉 鲜 唇),Mặt ngọc da ngà
(玉 脸 黄 皮 ),Mặt hoa da phấn(花脸粉皮)。脸皮白嫩嫩如玉的,嘴唇鲜红的都是
用来形容漂亮的女孩子。
Mày liễu mặt hoa (眉毛 柳树 脸 花),Lông mày lá liễu”(柳叶眉毛)。越南古人认
为女子要有着像柳叶一般的眉毛和脸庞像花朵盛开才是漂亮,才谈得上是美人。
Tóc đen như gỗ mun”(发如乌木)。越南人有句俗语叫做“cái răng cái tóc là gốc
con người”(牙齿与头发是人的根本),可见乌黑的头发是越南人评价美女的一个重
要标准之一。在越南人心目中头发又黑又长是一名美女要具有的关键因素。
Mắt đen láy như hạt nhãn(眼黑如龙眼)。眼睛是灵魂的窗户,越南人喜欢双眼皮
的眼睛,大大圆圆如龙眼一般,让人感觉可爱。
Mũi dọc dừa(鼻梁如椰树),椰子树一般很挺直,所以越南人都把椰子树比喻成
挺直的鼻梁。
Thắt đáy lưng ong(挤蜜蜂腰),蜜蜂腰指的是纤细柔美,很细,是一种完美的腰
型。
Má lúm đồng tiền”(颊凹酒窝),脸颊上有酒窝是越南人评价美女的一个标准。
Răng trắng đều như hạt bắp”(齿白如玉米),越南人用玉米来比喻人的牙齿,因为
35
玉米一般长的很均匀。
在越南的思想当中,漂亮的女生是有着白嫩的皮肤,红红的嘴唇。
用于形容皮肤嫩白美丽。Da như trứng gà lột(皮肤如蛋白一样嫩), Da trắng như
ngà 。
Cả hông rộng háng (大胯骨 大胯裆)。这个成语在旧时是婆婆选择儿媳妇的一个
标准,古人认为有这样身材的女子容易生孩子,子孙满堂。
形容人长得很年轻。例如:Mặt bấm ra sữa. (脸按出奶):形容很年轻,脸上一碰
到就流出奶的感觉一般。
用于比喻十分健壮的身材,高大魁梧。例如:Chân đồng da sắt (铜脚铁皮),Sức
dài vai rộng(力 长 肩膀 宽),Vai sắt chân đồng (铁 肩膀 铜 脚 ),Chân như ống đồng
(脚如铁管子),Lưng dài vai rộng 背长肩膀宽。
形容一个男人的脸庞。在越南如果男人的脸庞是方形是说那个人有福相。Mặt vuông
chữ điền(脸 方 田 字)。
形容一个人的眼睛 (多含贬义)。例如:Mắt sắc như dao(眼睛 尖锐 如 刀)。
形容年轻人充满活力。例如:Đầu xanh tuổi trẻ 绿头青年(在越南绿头指年轻人)
用于形容人的皮肤红润,精神饱满的样子。例如:Da đỏ như gà chọi (皮肤红如鹖
鸡)。
用于形容行走忙碌的样子。例如:Chân nam đá chân chiêu(脚踢脚),比喻两只
脚相互交叉,形容人走路得很快,一般形容很忙碌。
用于形容老土的人,没有学问。例如:Chân đất mắt toét(土脚瞎眼)。越南是农
业国家,人民整天在田地里耕田,所以沾上了泥土,所以“土脚”一般形容老土的
人。
用于形容人的背后不挺直。例如: Mình gò lưng tôm(身曲虾背)。
二、形容人的情绪、感触
36
因心里感到不痛快而呼出长气。多形容有心事的人,无法与人倾吐衷肠。例如:
Chép miệng thở dài (嘟嘴叹气),Chép miệng chép môi (嘟嘴嘟唇)。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例如:Chồn chân mỏi gối (停脚酸膝盖)。
形容悲伤到极点。例如:Đau như cắt ruột (疼如断肠)。
形容恐惧万分,毛发悚然。例如:Lạnh tê xương sống (脊梁骨发冷),Mặt cắt
không ra máu (切脸连一滴血也没有), Mặt xám mày xanh (灰脸绿眉),Mặt vàng như
nghệ(脸黄如姜),Hai mắt dồn một(双眼合一)。Mặt xanh như đít nhái(面绿如癞蛤
蟆屁股),Mặt tái như gà cắt tiết(脸如被宰杀鸡),Mặt trắng như thằng chết trôi(脸白
如淹死),Mặt trắng như giấy (脸白如纸), Mặt xanh như tàu lá(脸发绿如叶箨)
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服。现用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
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例如:Mát gan mát ruột (凉肠凉肝)。
形容心里不痛快,脸上流露出很不高兴的样子。例如:Mặt như đưa đám (脸 如 执
绋)。
形容非常友好、亲热。例如:Tay bắt mặt mừng (握手 脸 欣然)。握手谈笑,极为
欢洽。
用于形容内心极度痛苦。例如:Ruột đau như cắt (肠 疼 如 割),Ruột đau như xát
muối(肠 疼 如 擦 盐),Ruột nóng như cào(肠 热 如 抓破),Ruột héo gan mềm(断肠
软肝),cháy gan cháy ruột(烧肝烧肠)。
指因获得荣誉或受到赞扬,心情愉快。例如:Nở mặt nở mày (眉开眼笑),Nở ruột
nở gan (肠 开 肝 笑),Múa tay trong bị(袋子里挥手)。
用于形容因过度而感到厌烦。例如:Ớn tận cổ (腻 到 脖子),Ớn tận mang tai
(腻 到 耳根)。
用于形容盼望,等待。例如:Mong đỏ con mắt(等待红了眼睛)
用于形容忧愁。例如:Gan rầu ruột héo(肝愁肠谢)
用于形容很傲慢,目中无人。例如:“Mặt vênh như bánh đa nướng”(脸翘如煎
饼)
用于形容很胆量极大。例如“Gan cóc tía”(癞蛤蟆胆子)。因为在越南传说当中
老天爷非常害怕癞蛤蟆。当下雨打雷时人们都赶着去躲雨,只有癞蛤蟆天不怕地不怕
地在雨天大声叫。所以在越南人的思想当中癞蛤蟆是很有胆量的。
用于形容很没有胆量。例如:“Nhát gan thỏ đế”(兔子胆怯)
用于形容口才很好的人。例如:“Lưỡi không xương nhiều đường lắt léo”(没有骨
头的舌头),越南人比喻没有骨头的舌头是想怎么说都可以,比喻口才很好的人,可
是该成语多含贬义。
用于形容人的性格很直爽。例如:Thẳng ruột ngựa(耿直如马肠)。
37
用于形容爱拍马屁的人的性格。例如:Ôm chân liếm gót(抱脚舔脚跟)。
用于形容用自己的权威去欺负他人。例如: Cả vú lấp miệng em (乳房压人),lấy
thịt đè người(用肉压人)
用于形容人一无所有。例如:Trên răng dưới khố (上面有牙齿,下面有裤子),在
越南人的思想当中人们死去千年之后还能留下来的是牙齿,所以用来形容人一无所有,
穷光蛋的人他只有牙齿和正在穿的一条裤子了。
用于形容性格非常挑剔的人。例如:Bới lông tìm vết (挖毛找痕迹)。Chẻ sợi tóc
làm tư(把一根头发砍成四份)
用于形容大手大脚,浪费。例如:Vung tay quá trán(挥手过额头)。
用于形容聪明人。例如:Người khôn dồn ra mặt (聪明人全部呈现在脸上)。越南
人认为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脸庞与神色可以看出人的智慧与能力。
用于形容发呆。例如:Mặt đực như chó chửa(脸发呆如怀孕的狗) ,Mặt ngây
như ngỗng ỉa (脸呆呆如拉屎的鹅)。
三、形容人的智慧、思想
38
第三节 汉语与越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用法特征比较
一、表示心理状态
表4-1含有人体部位成语表示心理状态的成语
眉开眼笑、抚掌大笑
横眉吐气、酒酣耳热 bụng như mở cờ(肚子里像升旗一样)
开心、兴奋 手舞足蹈、心花怒放 hởi lòng hởi dạ (开肠开胃)
喜眉笑眼、悦目娱心 múa tay trong bị(在袋子里挥手)
安身为乐
愁眉不展、愁肠百结
愁肠寸断、愁眉苦目 nẫu gan nẫu ruột(惨肝惨肠)
郁闷
眉头不伸、眼泪洗面 ruột tằm héo hon(肠子凋谢)
忧心如醉
摧心剖肝、摧胸破肝
đau lòng xót ruột(胃疼肠酸)
寸心如割、回肠九转
đứt ruột đứt gan(断肝断肠)
劳筋苦骨、皮肉之苦
ruột thắt gan bào( 肠挤肝刨)
痛楚彻骨、吞声饮泪
痛苦 xé ruột xé gan (撕肝撕肠)
剜心裂胆、心如刀绞
thắt ruột thắt gan(挤肝挤肠)
心如芒刺、咬定牙根
buốt ruột buốt gan(痛肝痛肠)
咬紧牙关、摘胆剜心
lòng đau như cắt(胃痛如割)
中心是悼
tức lộn ruột(生气翻肠)
tức đến cổ(生气到脖子)
tức nổ đom đóm mắt(气爆眼)
tức lòi con ngươi(气露瞳孔)
咬耳切齿、怒眼相对
đỏ mặt tía tai(红面紫耳)
戟指怒目、怒目而视
生气 giận tím mặt (气得脸色变成紫色)
怒气填胸、金刚怒目
mặt nặng như chì(脸重如铅)
直眉怒目、肝胆欲碎 mặt nặng như đá đeo(脸重如带石头)
mặt nặng mày nhẹ(重脸轻眉毛)
lộn gan lộn ruột(翻肝翻肠)
sôi gan tím ruột(肝肠沸腾)
39
胆怯心碎、胆裂魂飞 răng đánh vào nhau lập cập(牙齿触碰)
惊慌 胆丧魂惊、胆战心寒 mặt cắt không ra máu(面无滴血)
吊胆提心、骨寒毛竖 mặt vàng như nghệ (脸黄如黄姜)
杜口绝舌、寒心酸鼻 bạt vía kinh hồn(薄灵惊魂)
目瞪口僵、破胆寒心 hết hồn hết vía(失魂落魄)
钳口挢舌、肉跳心惊 hồn vía lên mây(魂魄登天)
丧胆亡魂、握两手汗 mặt tái như gà cắt tiết(脸如被宰杀鸡)
心惊胆颤、心乔意怯 mặt trắng như thằng chết trôi(脸白如淹死)
心摇胆战、心有余悸 mặt trắng như giấy (脸白如纸)
悬心吊胆、摇首咋舌 mặt xanh như đít nhái(脸发绿如蛤蟆屁股)
震慑人心 mặt xanh như tàu lá(脸发绿如叶箨)
害羞,羞愧 羞愧满面、手足无措
mặt đỏ như gấc (脸红如木鳖果)
低眉垂眼、脸红耳赤
đỏ mặt tía tai(脸红耳紫)
面红耳热、羞口羞脚
忧虑 mặt nhăn như khỉ(脸皱如猴子)
cháy gan cháy ruột(烧肠烧肝)
nát ruột nát gan(碎肠碎肝)
挂肚牵心、寒心销志 rối ruột rối gan(乱肠乱肝)
心怀忐忑 nóng lòng nóng ruột(胃热肠热)
gan héo ruột đầy(肝谢肠满)
ruột nóng như cào(肠热如挖)
ruột nóng như lửa đốt(肠热如烧)
惊讶 mắt tròn mắt dẹt(圆眼扁眼)
目瞪口呆
tròn mắt ngạc nhiên(圆眼吃惊)
惊心动魂
hai mắt dồn một (双眼合一)
聪明 người khôn dồn ra mặt (聪明人全部呈现在脸
别具慧眼、 过目成诵
上)。越南人认为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脸庞与
一目十行、
神色可以看出人的智慧与能力。
发呆 mặt đực như chó chửa(脸发呆如怀孕的狗)
楞头呆脑、心不在焉 mặt ngây như ngỗng ỉa (脸呆呆如拉屎的
鹅)
40
二、表示人的心理
表4-2含有人体部位成语表示人的心理的成语
性格 汉语成语的表达方式 越语成语的表达方式
tốt bụng tốt dạ(好肚子好胃)
胸怀坦荡、心宽体胖
心胸宽阔 rộng lòng rộng bụng (宽胃宽肚子)
游目骋怀
khẩu xà tâm phật(蛇口佛心)
小气、吝啬 一毛不拔、鼠肚鸡肠 bụng dạ hẹp hòi(肚肠狭隘)
lòng dạ đen tối(肚肠黑暗)
lòng lang dạ thú(狼兽肚肠)
lòng chim dạ cá(鸟肚肠鱼胃)
miệng thơn thớt dạ ớt ngâm(嘴上说得痛快而
心里藏着侵泡辣椒)
miệng nam mô bụng một bồ dao găm(嘴上念南
无阿弥陀佛肚子里藏着刀)
蜂目豺声、狗肺狼心
khẩu phật tâm xà(佛口蛇心)
凶恶 面目狰狞、心狠手辣
bụng chua miệng ngọt(嘴甜肚子酸)
口蜜腹剑、心怀鬼胎
bụng gian miệng thẳng(直嘴贱肚子)
mặt người dạ thú(人脸兽心)
ăn gan uống máu(吃肝喝血)
uống máu người không biết tanh(饮人血不知腥
味)、lấy thịt đè người(用肉压人)
cả vú lấp miệng em (乳房压人)
mặt người dạ thú(人脸兽心)
cứng đầu cứng cổ(硬头硬脑)
赖骨顽皮、傲头傲脑
倔强 đầu bò đầu bướu(牛头肿瘤头)形容言语粗
倔头强脑、目瞪舌强
鲁,态度执拗的样子。
目空余子、气傲心高 vênh mặt lên trời(脸庞朝天)
傲慢
目空一切 mặt vênh như bánh đa nướng(脸翘如煎饼)
to gan lớn mật(肝大密大)
lớn gan bạo phổi(肝大爆肺)
浑身是胆、马革裹尸
勇敢、坚定 gan đá dạ sắt(石肝铁胃)
胆大包天、胆大如斗
gan đồng dạ sắt(铜肝铁胃)
gan lì tướng quân(将军肝肠)
41
胆小怕事、胆小如鼠 miệng hùm gan sứa (老虎嘴海蜇肝)
卑怯 、懦弱
畏首畏尾 miệng cọp gan thỏ(虎口兔肝)
trên dưới một lòng (上下一肚肠)
团结合作 万众一心、同心协力
đồng tâm hiệp lực (同心协力)
心心相印、情同骨肉
情谊深 trao xương gửi thịt(换骨寄肉)形容夫妻情深
十指连心、
吹毛求疵、吹毛索疵 bới lông tìm vết (挖毛找痕迹)。
挑剔
评头论足、披毛索黡 chẻ sợi tóc làm tư(把一根头发砍成四份)
三、用于肖像(容貌、衣着、神态、姿态等)方面的描写
表4-3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用于描写肖像方面的成语
汉语成语的表达方式 越南语成语的表达方式
漂亮 百媚千娇、娥眉皓齿、 má phấn môi son (颊粉唇红),mặt phấn
明眸皓齿、蛾眉螓首、 tươi son (脸 粉 鲜 唇)
皓齿蛾眉、皓齿明眸、 mày liễu mặt hoa (眉毛 柳树 脸 花),
皓齿朱唇、唇红齿白、 lông mày lá liễu(柳叶眉毛)。越南古人
齿白唇红、红颜白发、 认为女子要有着像柳叶一般的眉毛和脸庞
面红耳赤、面红面赤、 像花朵盛开才是漂亮,才谈得上是美人。
面红面绿、分外眼红、 mặt ngọc da ngà (玉 脸 黄 皮 )
满脸通红、红光满面、 tóc đen như gỗ mun”(发如乌木)。越南
面红过耳、脸红心跳、 人有句俗语叫做“cái răng cái tóc là gốc
白发红颜、白发如新、 con người ” ( 牙 齿 与 头 发 是 人 的 根
白发苍苍、曲眉丰颊、 本),可见乌黑的头发是越南人评价美
冰肌玉骨 女的一个重要标准之一。在越南人心目
中头发又黑又长是一名美女要具有的关键
因素。
mắt đen láy như hạt nhãn ( 眼 黑 如 龙
眼)。眼睛是灵魂的窗户,越南人喜欢
双眼皮的眼睛,大大圆圆如龙眼一般,
让人感觉可爱。
mặt hoa da phấn(花脸粉皮)
42
mũi dọc dừa(鼻梁如椰树),椰子树一
般很挺直,所以越南人都把椰子树比喻
成挺直的鼻梁。
thắt đáy lưng ong(挤蜜蜂腰)
miệng trái tim”(嘴如心形)
má lúm đồng tiền”(颊凹酒窝)
răng trắng đều như hạt bắp”(齿白如玉
米),越南人用玉米来比喻人的牙齿,
因为玉米一般长的很均匀。
在越南的思想当中,漂亮的女生是有
着白嫩的皮肤,红红的嘴唇。
用 于 形 容 皮 肤 嫩 白 美 丽 。 da như
trứng gà lột (皮肤如蛋白一样嫩), da
trắng như ngà 。
用于形容漂亮的眼睛与眉毛。con mắt lá
răm, lông mày lá liễu đáng trăm quan tiền
(眼睛如鸭舌草,柳叶眉毛值一百贯
钱)
cả hông rộng háng (大胯骨 大胯裆)。这
个成语在旧时是婆婆选择儿媳妇的一个标
准,古人认为有这样身材的女子容易生孩
子,子孙满堂。
丑陋 尖嘴猴腮、臼头深目、 mỏ nhọn má hóp (尖嘴两颊凹陷)
獐头鼠目、斜头歪脑、 mỏ nhọn hàm khỉ (尖嘴猴颔)
鹰头雀脑 cả vú to hông cho không chẳng màng(胸大
臀大白送也不理):不苗条的女人就不引
人注目了。
相貌凶恶 鸱目虎吻、狼眼鼠眉、 mặt mũi cú vọ (鸺鹠脸庞):在越南人心
鸢肩豺目、狰狞面目、 目中,鸺鹠是一个外貌又凶恶又不吉利的
鹰鼻鹞眼 动物
相 貌 非 河目海口、虎头燕颔、 mày ngài mắt phượng(凤目疏眉):形容
43
凡,贵相 燕颔虎颈、臂有四肘、 眼睛像凤凰一样,又长又漂亮。
龙眉凤目、龙威燕颔、 mày thanh mục tú(眉清目秀)
燕颔虎须、龙眉豹颈 râu hùm hàm én (虎须燕颔)
mày rồng mắt phượng(龙眉凤目)
身强力壮 虎背熊腰 chân đồng da sắt (铜脚铁皮),sức dài vai
rộng(力 长 肩膀 宽),vai sắt chân đồng
(铁 肩膀 铜 脚 ),chân như ống đồng
(脚如铁管子),lưng dài vai rộng 背长肩
膀宽。
第四节 小结
以上我们采用语料分析法,分别分析、归纳了汉越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在使用范
围上的特征,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汉越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都可以用在写人叙事方面,不过汉语含有人体部位
成语用在写人叙事方面要比越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用在写人叙事方面范围要广。
汉越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在描述人的心理状态时,越语成语使用更多人体的内脏
部位,如肝、肠、肚子等而汉语成语使用更多的是头、口、目等。
二、在成语当中,中国人不常用“下部”部位或者较俗的部位,而越人用的较
多:
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语成语很少有俗气的意思。不过这类成语
越语成语里面出现的比较多,如 vú(乳房),mông(臀)等。
三、在思维方式中国人不比越南人重视内脏部位:
在统计成语时,我们发现在越语成语当中出现的内脏部位比汉语成语中出现的内
脏部位多两倍。
四、在描述人的外貌时,汉语成语都倾向于以动物来比喻人,如汉语成语尖嘴猴
腮,狼眼鼠眉,龙眉凤目等,而越语成语仍然使用人体上某部位来形容外貌。此外,
在中越两国人民的审美观当中,漂亮的标志还是有所相同的,漂亮的标准还是乌黑的
头发,白嫩的皮肤,齿白唇红等。越语成语与汉语成语都使用“眉”来表示内心感情
和心里状态,如“皱眉”,“横眉”等。
44
第五章 汉越含有人体部位成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研究语言不能不研究文化。因为语言是一个社会集体共同的历史遗产,是约定俗
成的社会习惯的产物。在语言的诸多要素中,成语是最能反映语言文化的一部分。成
语是人们长期沿用、有某种历史源流的古老词语,一条成语从产生到定型,要走过一
段漫长的历史道路,要经过语言历史上多次的筛选与锤炼。这些能存活在汉语与越语
词汇中的成语,就像语言中的活化石,为我们研究语言事实上蕴含的文化内涵提供了
宝贵而丰富的素材。
汉越两族成语反映两族的文化,成语是两族文化的微缩景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或不同的层次去考察。
第一节 反映中越两国宗教信仰的文化内涵
道、佛两家学说是汉越两族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越成语中,有很多成语涉
及到于道、佛两家的学说,其中有不少是和身体部位有关的成语。
耳视目听: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
受器官限制。
牛头马面:据《铁城泥犁经》说:阿傍为人时,因不孝父母,死后在阴间为牛头
人身,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有资料说佛教最初只有牛头,传入中国时,
由于民间最讲对称、成双,才又配上了马面。但也有资料说马面也称马面罗刹,同样
来自佛家。
投胎夺舍:夺舍:道家指借新死者的躯体而再生。迷信说法,人死后躯体消亡,
其灵魂能转世投胎,也能借尸还魂。
洗心换骨:道家语,指洗去尘心,换掉凡骨,即可超离凡尘而入圣。
目无下尘:下尘:佛家语,凡尘,尘世,比喻地位低下者。眼睛不往下看。形容
态度傲慢,看不起地位低的人。
不看僧面看佛面: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不念僧面念佛面
不看僧面看佛面。
佛口蛇心: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三头六臂:佛经上所说的天神和阿修罗(意译非天,貌丑好斗,有福无德)往往
有种种异相。三头六臂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
回头是岸:佛家语,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转意,痛改前非,就能登上“彼岸”,获
得超度。后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有出路。
佛口蛇心: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45
禅宗是印度佛教的一种修练方法,传入中国后形成 17 个宗派。 主张“即心即
佛” 佛宗用语,是说不须向面外求佛,你的自心即是佛。据记载是马祖道一禅师提出
来的。“识心见性” 识心见性,也作明心见性,是即心即佛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惠能南
宗修行观的总原则。“以心传心” 佛教禅宗用语。指离开语文文字而以慧心相传
授。
含有人体部位的越语成语中来自宗教信仰的有以下说法:
Bàn tay gà bới thì khó, bàn tay chó bới thì giàu
(如鸡的手掌就困难,如狗的手掌就富裕)
实际意义:古时候人们占卜的经验:凡是手掌有许多螺纹像鸡刨土似的的人运气
就不太好,反过来手掌有清楚的螺纹就富裕,运气好。
Bụt trên tòa gà nào dám mổ mắt
佛陀坐在莲座 鸡不敢啄食。
实际意义:指凡是不做坏事心里就不惶恐。
Ăn xôi chùa ngọng miệng
吃寺庙里的糯米钳口结舌
实际意义: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Miệng nam mô bụng một bồ dao găm
嘴巴上念经,肚子里却藏着刀子
实际意义:佛口蛇心,嘴上说得好听,心肠却非常狠毒
第二节 反映中越两国的饮食习惯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
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
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病从口入: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面有菜色:形容因饥饿而显得营养不良的样子。
口腹之累:口腹:指饮食;累:连累。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
口腹自役:口腹:饮食。饮食自理,不靠他人。
耳食之谈:耳食:用耳朵吃东西,比喻没有经过思考轻信传言的话。指听来的没
有根据的话。
形容友谊类的。酒肉朋友: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的朋友。
形容生活类的。饥肠辘辘: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肚子饿得咕咕直
响。形容十分饥饿。口尚乳臭:乳臭:奶腥气。嘴里还有奶腥味。表示对年轻人的轻
视。
46
形容写作类的。脍炙人口: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
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
形容政治类的。头会箕赋:按人数征税,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指赋税苛刻繁
重。
形容思想类的。食毛践土:毛: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践:踩。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
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形容见识类的。目光如豆:眼光象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饮食是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越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越南人很切实
地说:“有稻才有道”,证明饮食在越南人观念中非常重要。越南饮食作为越南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发展,演变和积累的过程中已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风格和特
征形成了特有的饮食文化。
Bệnh ngoài miệng chui vào, vạ trong miệng trào ra
病 从口外面进来,祸事从口里喷出来。 (相当于汉语的“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疾病是由饮食不慎所引起,灾祸是因语言失妥而致。
Bịt mũi ăn dơ.
捂住鼻子吃脏。
实际意义:看到有利益的事情就失去廉耻去做。
第三节 反映中越数字的文化内涵
数的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探索而得来的。数词成语是成语的重要组成
部分之一,是成语中较为独特的语言现象。含数词的成语在汉语成语中占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
一目十行: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
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七手八脚:“七”和“八”一般形容数量多,改成语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常具有贬义和中性含义。七嘴八舌形容饶舌,多嘴。形容人多口杂,议论纷纷。也比
喻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
一毛不拔: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
自私。
越语成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也反映数字文化。如:
Ba mặt một lời
三面一话
实际意义:指与事情有关的双方及中间人(或见证人)在一起对质,弄清真相。
47
Thò lò sáu mặt
色字六面
实际意义:形容变动不定,反复无常。
Hai mắt dồn một
双眼合一
实际意义:形容全副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Nhìn bằng nửa con mắt
用半只眼来看人
实际意义:形容眼里没有别人,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Uốn ba tấc lưỡi
卷起三寸长的舌头
实际意义:形容说话之前要经过思考,不能随便发表意见。
Ngàn cân treo sợi tóc
千钧一发
实际意义: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Chẻ sợi tóc làm tư
把一根头发砍成四份
实际意义:一根头发已经很薄很轻了,但是还是故意把头发砍成四份。比喻故意
挑剔别人的缺点、毛病,寻找差错。
第四节 反映古时候中越两国对女性的审美观念
女性作为两性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
在男权制度确立后女性地位随着社会体制的不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汉语成语是一
种浓缩的汉文化,一系列关于女性的成语表明了古人对女性的态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
会积淀下来的关于女性社会地位的普遍看法和观点。在成千上万的汉语成语中其中关
于女性的成语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涉及女性的成语中最多的是描写女性体态容貌的。但是古代的女性容貌描写往往
比较含蓄不像现代小说中对于女性的描写那么直露,所以难以具体化直接描写不便之
时只能用侧面描写来表达以花月鱼雁侧面突出女子之美。
这些成语大多描绘了女子的容貌体态,体态柔美轻盈容貌美丽。这些成语积淀下
来的是男人们对女子的欣赏角度。重貌也积淀下来中国古代女子在社会中的地位,她
们始终都处于一种被欣赏的地位,而且因此形成了一种固定化的审美观。 在中国的古
代社会,女子确实在自己的美丽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自主的地位,已经习惯于受别人
欣赏,为男子而美丽。“女为悦己者容”便是说的这种情况。楚王好细腰,则国中女
48
子均在腰上下功夫,唐时君王喜欢女子丰腴,杨玉环这样的胖女人便成了美女了。
“杏腮桃脸” 出自于宋·辛弃疾《西江月·赋丹桂》词“杏腮桃脸费铅华终惯秋蟾影
下”。可见不同时期对女子有着不同的审美评价标准。此外“樱桃小口”(形容女子
的嘴唇小巧而红润,如同樱桃一般)、“朱唇素手”、“柳眉杏眼”、“皓齿蛾眉”
(形容女孩子皓白的牙齿,修美的眉毛,容貌端庄美丽)、“乌珠顾盼”、“曲眉丰
颊”等成语均表明男性喜爱女子的类型对女子的五官提出了各种具体的要求。
中国古代女子在封建社会这样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环境中,处于无奈和压抑的社会
地位。
汉语中表婚姻的成语特别多,对女性相貌的要求是:脸型要“桃腮杏脸”,眉眼要
“眉清目秀”、发式要“风矍雾鬓”,肌肤要“肤如凝脂’,笑容要“笑不露齿”。
这些天生条件还不够,还要注意梳妆打扮:头戴“金钗十二”,耳饰“穿耳附珠”,且
要“弄粉调朱”、“搽脂抹粉”、打扮得“珠光宝气”、“翠绕珠围”。这些成语从
多个方面描绘了一个典型的东方美人形象,体现了男性以貌取人的择偶倾向,揭示了
女性在婚姻中的观赏价值。女性在婚姻开始就被作为花瓶来对待,所以传统中国妇女
的婚姻注定是不幸的。
古时候越南人的传统思想中也是重男轻女的。女性在社会当中不受重视,自己的
婚姻都不由自己做主。越南含有人体部位成语里面还反映出很多当时人们的思想以及
越南旧时对女孩子的要求。
ngực nở mông rộng
胸 大 臀 宽
意义:旧时越南的丈母娘选儿媳妇时的一个标准,胸部大,臀部宽一些容易生孩
子。
mặt hoa da phấn
花 脸 粉 皮
意义:脸像花朵一样一样新鲜,皮肤嫩嫩的才算是漂亮女孩子。
lưng eo vú dảnh
背挤 乳房 翘
lưng ong đùi dế
蜜蜂背 蟋蟀腿
cả vú to hông cho không chẳng màng.
胸大 臀 大 白 送 也不理。
意义:不苗条的女人就不引人注目了。
“miệng trái tim”(心形嘴唇) “tóc đen như gỗ mun”(发黑如乌木), “da trắng như
trắng gà bóc”(皮肤嫩如蛋白), “mắt đen láy như hạt nhãn”(双眼黑如龙眼), “mặt trái
49
xoan”, “mũi dọc dừa”(椰树鼻梁), “lông mày lá liễu”(柳叶眉毛), “thắt đáy lưng ong”,
“răng trắng đều như hạt bắp”(牙齿如玉米), “chân thon dài”(苗条小腿)。
第五节 反映越南民间生活经验
在越南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当中有一部分反映了越南民间流传的生活经验与普通
常识。
Bắt lợn tóm giò, bắt bò tóm mũi.
抓 猪 抓 脚,抓牛 抓 鼻子。
这是在越南民间当中留下来的抓牛,抓猪的经验。想抓猪要抓它的脚,它就跑不
掉的。抓牛要抓住它的鼻子。
Cấy bằng mặt, gặt bằng đầu.
插秧时 用 面 ,收割 时 用头。
这是在越南民间当中留下来的耕地经验。
Lấy vợ xem mông, lấy chồng xem giống
娶 媳妇 看 臀,嫁 老公 要 看 种。
越南人认为女人臀部大就容易生孩子,有福气。女的嫁给男人要看对方的家世如
何。
Vai nồi đồng, mông cối lỗ
肩膀 如 铜锅, 臀 如 碓臼
这是越南人民间当中流传的选水牛的方法,好水牛肩膀要大要宽,臀部也要大才
好。
To mắt hay nói ngang
大 眼睛 往往 嘴硬
两个人吵架的时候,眼睛一般是挣得很大。所以在越南古时候流传这句成语,大
眼睛的人往往嘴硬。
Xa mặt cách lòng
脸 远 隔 肚肠
相隔遥远的两人,一般会有一个人会变心或者感情变淡薄。
Mỏng môi hay hớt
嘴唇薄薄的人往往很多嘴
第六节 反映中国历史故事
在汉语成语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由历史故事组成的成语,它们形式简练、含义深
刻、数量繁多。本人将主要论述一下以下成语:
50
身在曹营心在汉:三国时关羽身陷曹操阵营,心里想着刘备。人虽然在对立的
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比喻坚持节操,忠贞不二。现在多用来比
喻在这里工作、任职,心却想念别处。多用来说人工作不安心,向往别的单位、部
门,带上来贬义。
卧薪尝胆 :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
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呕心沥血:“呕心沥血”常用来形容为了工作或是某些事情而穷思苦索,费尽
心血。两个字来自诗人李贺的故事,另两个字出自文学家韩愈的诗歌,这样组合而
成的。此类组合的成语,在中文成语中并不很多。
“呕心”见于《新唐书·李贺传》。中唐时期的李贺是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他
从小就喜欢写诗,一生中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李贺写诗注重考察和写实,
他不喜欢先立个题目再冥思苦想,而是常常到处游览,见到好的景物,有趣的题
材,便立刻动手记写下来作为资料,然后才将诗歌素材在家集写成篇。母亲总是心
疼地说:“ 这 孩 子 要 把 心 呕 出 来 才 肯 罢 休 啊 ! ” ( 原 文 是 “ 是 儿 要 呕 出 心 乃 已
耳”。)
“沥血”是韩愈《归彭城》诗中用语。原始写道:“刳(粤语和普通话都读作
‘枯’)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意思是割下肝来作纸,滴出血液作墨汁,书写
诗文。
人们把“呕心”和“沥血”合在一起,正好表达了费尽心思,用尽心血的意思
了。
铁面无私::包公断案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 常用来形容包
公,断案铁面无私。
马革裹尸:指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寓意将士要英勇牺牲在战场方为天职的英雄
气概。出自《后汉书·马援传》。
胸有成竹:文与可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与可在自
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
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有新的感受就
回到书房,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竹子的各种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所以
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当人们夸奖他的画
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九牛一毛:西汉时期,司马迁继承父亲司马谈的官职担任太史令,因李陵事件被
汉武帝刘彻关进大牢,受最残酷的“腐刑”。他经受严重身心创伤,只好向好友任少
卿倾诉,他即使死了也只是九头牛身上一根毫毛一样微不足道,但活着就要干大事。
有眼不识泰山:俗话“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可不是山东的那个泰山,这里
还有一段小故事。 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手艺巧夺天工,非常高明。传说他曾用木
51
头做成飞鸟,在天上飞三天三夜都不下来。可就是这样一位高人,也有看走眼的时
候。鲁班招了很多徒弟,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他定期会考察淘汰一些人,其中有
个叫泰山的,看上去笨笨的,来了一段时间,手艺也没有什么长进,于是鲁班将他
扫地出门。几年以后,鲁班在街上闲逛,忽然发现许多做工精良的家具,做得惟妙
惟肖,很受人们欢迎。鲁班想这人是谁啊,这么厉害,有人在一旁告诉他:“就是
你的徒弟泰山啊。”鲁班不由感慨地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该成语比
喻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千金买骨:千金买骨,出自《战国策·燕策一》,说的是古代一位侍臣为君王买
千里马,却只买了死马的骨头回来,君王大怒而不解,侍臣解释说,如果大家看见君
王连千里马的骨头都肯用重金买回来,就会认为君王是真正想要高价买千里马,就会
自然而然把千里马送上门来。后来果真如侍臣所言,不到一年就有几匹千里马被呈送
上来。故事流传至今,意指十分渴望和重视人才。
刮目相看:三国时期,吕蒙是吴国有名的大将军,因为家里很穷,没有办法让他
念书,所以,常常被人笑说吴国的吕蒙只不过是会打仗而已,其实也没多了不起。为
了这句玩笑话,他一直非常生气。有一天,吴国的君主孙权严肃地说:“你现在已经
是吴国的大将军,拥有很高的权力,如果只有一身武功是不够的,还希望你可以多读
点书。”刚开始,吕蒙还说自己太忙,想要推掉孙权的要求,最后受到孙权的鼓励,
奋发图强。后来,当他和鲁肃一起讨论军事的时候,鲁肃不免觉得吕蒙已经有了很大
的改变,跟过去完全不同。吕蒙听到鲁肃的话,也高兴地说:“只要过了三天,人也
是会变的,应该要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啊!”。形容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一身是胆: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赵云传》。形容人非常英勇胆大,无
所畏惧。也作浑身是胆。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
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第七节 反映中越旧时的经济生活
腰缠万贯:中国古时候的钱币是中间有孔的金属硬币,常用绳索将一千个钱币成
串再吊起来,穿钱的绳索叫做“贯”,所以,一千钱又叫一吊钱或一贯钱。腰缠:随
身携带;贯:钱串,一千文为贯。比喻钱财极多。
蓬头垢面:头发蓬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
面有菜色:形容因饥饿而显得营养不良的样子。这里的菜是营养不良的意思,穷
人吃不起肉,只能吃不要钱的野菜,吃多了人的脸上就会呈现出青菜的颜色。
越语成语“đầu không khăn, đít không khố”(头上没有头巾,屁股没有遮羞布)描
述连头上都没有毛巾,屁股也有遮羞布,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形容穷得一无所有,一
贫如洗。trên răng dưới khố (上面有牙齿,下面有裤子),在越南人的思想当中人们死
52
去千年之后还能留下来的是牙齿,所以用来形容人一无所有,穷光蛋的人他只有牙齿和
正在穿的一条裤子了。
第八节 反映中越两国人民勤奋好学之精神
中越两国推崇的人生理想,是追求有所作为;看重的是立身之本,是真才实学;
认定的是成才之路,是发愤学习。汉越两族都重视读书、勤奋好学,已成为世代相传
的优良传统。中国民间有许多关于学习的格言,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等。越南民间也同样流
传着很多古人珍惜时间、发愤苦读的故事“học, học nữa, học mãi”(学习,再学习,
永远学习), “ muốn biết phải hỏi, muốn giỏi phải học”(想懂要问,想厉害要学
习)。
手不释卷:“卷”指书。手中的书舍不得放下来,比喻抓紧时间勤学,或指看书
入了迷。
目不窥园:西汉时期,广汉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
地读书,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
瞧过。后来他被征为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
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也说的是只要下
工夫,就会有收获,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悬梁刺股作为刻苦学习的成语典故,
故事源自战国的苏秦和东汉的孙敬。
过目成诵:形容记忆力强,看了一遍就能背诵出来。
越南语成语“sách không rời tay”(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随时随刻都拿
着书本。“ruộng tứ bề không bằng có chữ trong tay”(拥有四面的田不如有字在手
里):该成语的意思是无论有多富裕都不如有学问,金钱有一天会用完的,但是拥有
了知识就不怕没有饭吃。
53
第六章 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越成语异同点主要原因简析
第一节 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越成语相同点的主要原因
一、汉越两族认知方面的共性
上文我们在对汉越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用法特征进行分析、对比时,可以看出
它们之间在用法方面有不少相同的地方。比如,汉越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都可以用来
描写人的情感,而且这些人体部位词其在成语中的意义仍然是表示人体部位意义(基
本义)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认为,这是汉越两个民族对基本人体部位所表示的意
义有共同的认知。比如说,“眼泪”只要人们是悲哀或笑,则脏腑会飘摇,脉络与之
有了感应,液道就会打开,津就会上溢,这样就会涕泣而出,从眼睛里涌出来。所
以汉语成语“鳄鱼眼泪”。鳄鱼:一种生性凶残,捕食人、畜的爬行动物。传说鳄
鱼在吞食人畜时,边吃边流眼泪。比喻恶人的假慈悲。越语成语里面也有“nước
mắt cá sấu”(鳄鱼眼泪)也是比喻坏人的假慈悲。
二、汉越两族心理方面的共性
人们在做出体态动作时往往都是伴随着自身丰富的心理情感因素且受到心理情感
因素的制约。 汉语成语“抓耳挠腮”表示一种窘迫与焦急的情感,越语有“vò đầu
bứt tai”(抓耳挠头);“捶胸顿足”表示懊悔,越语也有“đấm ngực giậm chân”
(捶胸采足);“面面相觑”说的是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奈而互相
望着,都不说话。觑:看。这个体态动作在交际活动中是经常出现的,表示的是一种
无可奈何的心理或是因为现实与自己的期望与设想大相径庭是表现出来的恐惧,无
语。越语也同样有“đưa mắt nhìn nhau”形容因紧张或惊惧而束手无策之状。“手足无
措”也可以折射出来一种心理影像,“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而没有办法应付,心
理上一时承受不住现实的压制,就从动作上体现出来了;越语也有同样的表达方式如
“tay chân luống cuống”(手足慌张)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另外还有“拍案而
起、抱头鼠窜、俯首帖耳”等都是可以读出一些人类心理现象的。
三、汉越两族情感体验方面的共性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汉越语含有人体部位词的成语也常用于神态描
写、构建情感隐喻,而且成语中所使用的人体部位词基本一致。比如,形容非常生气
的表情时,汉语有“面红耳赤”、“满脸通红”等,越语有“mặt đỏ tía tai”(脸红耳
紫),“cả mặt đỏ bừng”(满脸通红)等。之所以在这方面有相同的地方,我们认为
汉越民族在情感体验方面有共同的地方。讲得通俗一点,就是说不同的心理情感反映
54
在人的脸色,也有不同的神态。比方说,快乐时,人们荣光焕发,双眼放光,皮肤呈
现出粉红色,满面红光,红光焕发。发怒时,皮下血流供应量增多,面红耳赤。人们
极度悲伤时,血流不畅,脸色会变青。畏惧时,血液流向心脏,面色苍白,色如死
灰。这些生理反映、情感体验,应该说也是人类在情感体验共同有的特征。
四、汉越两族的文化有相同之处
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的语言受印度文化影响较大,而越语却与朝鲜语、日语一样自
古受到汉字文化的深远影响。在中国自公元一世纪至十世纪的统治下,越语引入庞
大的汉字词汇,因此越南的传统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且深受到中国
影响。
汉语中有一句“心之官则思”,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
感情等都说做心。可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心”的重要位置。人体的脏腑、经络、
形体、官窍,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分工合
作,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由于心所藏之神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故称心为“五脏
六腑之大主”(《灵枢·邪客》)。越南人也有类似的想法。越南语当中有一句
“万事在心”,越南人认为在世间里一切都由心造成。
第二节 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越成语不同点的主要原因
一、汉越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
越南虽然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社会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文化因素
不尽相同。这使得汉越语含有人体部位成语的用法特征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地方。
汉语成语“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到绝境不肯死心。也比喻不达到目的决不罢
休。同样的意思,但是越语成语里面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在“Cà cuống chết đến đít
còn cay ”(桂蝉至死屁股味犹辣)桂花蝉中文名大田鳖,因体上生有香腺可释放香
味,加之外形有点像知了(蝉),故俗称桂花蝉。虽然形似蝉,但并不属于蝉类,
它多生活在、溪涧、稻田、池塘里。越南农村人经常把桂花蝉的香腺当做烹饪的调
料。“chết đến đít”(死到屁股)是越南民间普通的一种说法比喻遇到困境的意思,
这里指的是“失败”,“失败”的反义词是“辣”指的是顽强到底。由于汉越两族有
不同的背景所以同样的意思是比喻不到绝境绝不肯死心中国人是用黄河和人心来表
达,越南是用民间比较熟悉的一种昆虫的屁股来表达。
“东风吹马耳”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据了解,中国的马文化有数千年历史。
在没有文字的年代,中国人就将与马匹生活的点滴画在山洞内的石壁上;文字发明了
之后,人们便将之分散记录在不同的史册和文学作品当中,成为现在珍贵的马匹文化
研究史料。
55
同样的意思但越南语成语里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越南是个农业国家,越南民间
经常把自己最熟悉的家禽来比喻事情,如“nước đổ đầu vịt”(水倒鸭子头)比喻对不
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
二、汉越两族对人体部位的偏爱心态的差异
汉越成语使用情况部分的统计数据表明,汉语中带“头”和“心”的成语比例分
别为 13.5%和 11.1%。可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含有“头”和“心”的成语很受欢
迎。而在越语当中选择含有内脏部位成语是一个较为明显的倾向性。这点与其民族传
统文化,审美心理有关。
汉语成语“一心一意” “một lòng một dạ”(一肚肠一胃)形容只有一个心眼
儿,没有别的念头想法,形容专心一意,一门心思只做一件事。用于形容心里急得像
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汉语用成语“心急火燎”越语成语“lòng như lửa đốt”(肚
肠如火烧)。或者用于形容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致,汉语
用成语“口是心非”来表达而越语成语是“miệng nói một đường, bụng nghĩ một nẻo”
(嘴里说一条路,肚子里想另外一条路)。用于形容面貌虽然是人,但心肠像野兽一
样,形容非常凶恶残暴,汉语成语使用“人面兽心”,而越语成语用“ mặt người dạ
thú” (人面禽兽胃)。汉语成语“深入人心”形容某种思想理论、学术主张等能感动
人心,并被理解接受,同样的意义但越语使用“đi vào lòng người”(走入人肚肠)成
语来表达而不说“走入人心”。汉语成语“心乱如麻”形容心中烦乱得像一团乱麻,
形容乱了方寸,不知如何是好,而越语成语使用“lòng rối như tơ vò”(肚肠乱如丝)
成语来表达心里非常烦乱的意思。又如形容说话和善,居心不良,汉语成语有“嘴甜
心苦”来表示,而越南语成语“miệng nam mô, bụng bồ dao găm”(嘴里念南无阿弥陀
佛,肚子里藏着白刃)。汉语用“心”来描述的成语在越南语里面大部分都用“肚
肠,肚子”来描述。
汉语成语形容面貌端正美好“眉目如画”而越语成语使用“mặt mũi như tranh”
(脸鼻如画)成语来表达长相美丽,面貌清明俊秀。或者汉语成语“眉目清明”,同
样的意思但越语成语当中说成“mặt mũi xinh đẹp”(脸鼻漂亮)。
三、民族文字特点造成汉、越语中人体部位词在搭配组合上有所不同
作为汉语表面形式的汉字具有越语表音文字所没有的象形特点。如汉语成语“目
不识丁”。“丁”为最简单的汉字之一。代指最基本的文字水平。中国人就从这是事
实来采用“丁”字来形容连丁字都不识,一个字也不认得,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
问。或者汉语成语“”越语使用的是表音文字,因此没有这样利用文字形式来表示某
种含蓄的意义。这也是导致汉越成语中人体部位此在搭配组合上的差异的原因之一。
56
四、喻体不同
用于形容发呆或生气发怒时,汉语用“直眉瞪眼”成语来表达,而越南语成语用
“mặt đực như chó chửa”(脸呆如怀孕的狗)“mặt ngây như phỗng”(脸呆如象)。
用于形容脸红,情绪高亢或极害羞的样子。汉语用“脸红耳赤”成语来表达,而越南
语成语用“mặt đỏ như gà chọi”(脸红如斗鸡)或者“mặt đỏ như vang”(脸红如葡萄
酒)来表达。用于形容娇小的时候,越南语成语用“ nhỏ như lổ mũi”(小如鼻孔),
而汉语成语用小巧玲珑来描述。
57
第七章 结 语
总前所述,含有人体部位词的汉语成语,收集共有 1021 条含有人体部位词的越语
成语,收集共有 1617 条。通过对含有人体部位词的汉越成语的研究与比较后发现其具
有异同处。我们可以将含有人体部位词的汉越成语的各自的主要特点总结如下:
一、汉越两族对人体部位成语的观念有所不同。尤其是在表达思维方式,越南人
更看重人体的内脏部位,同时越南人想表达性格以及人的情感主要是使用人体的内脏
部位。
二、在成语当中,中国人不常用“下部”部位或者较俗的部位,而越南人用的较
多:
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语成语很少有俗气的意思。不过这类成语
越南成语里面出现的比较多,如 vú(乳房),mông(臀)等。根据杜鹦鹉先生的研
究,越南语成语含有“一般俗气”的成语是 phân, cứt(粪)在五本词典当中的数量为
55 条。
三、在思维方式中国人不比越南人重视内脏部位:
在统计成语时,我们发现在越南语成语当中出现的内脏部位比汉语成语中出现的
内脏部位多将近 30%。
四、汉语成语的结构性比越南成语固定:
在汉语成语当中不能随便改变汉字的位置及改变汉字。汉语成语“掩耳盗铃”
(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
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不能改成 “掩目盗铃”;“一目了然”
(一眼就看得很清楚)不能改为“一眼了然”等。
汉语成语当中也不能随便改变汉字的排序。汉语成语“当头一棒”(比喻给人以严
重警告或打击,也比喻直截了当,毫不含蓄。 )不能改成“一棒当头”,或者“肉眼愚
眉”也不能改为“愚眉肉眼”。因为一旦变换其排序会违反了成语的规律以及语法结
构。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成语是并列关系,所以可以改变其位置,但是数量所占
的比例不多。比如“提心吊胆”(形容非常害怕,不敢去做某一件事)可以改为“吊
胆提心”。或者“铭心刻 骨”(形容人们对某些人与事记忆深刻,难以忘记)可以改
为“刻骨铭心”。
五、在描述人的外貌时,汉语成语都倾向于以动物来比喻人,如汉语成语尖嘴猴
腮,狼眼鼠眉,龙眉凤目等,而越语成语仍然使用人体上某部位来形容外貌。此外,
在中越两国人民的审美观当中,漂亮的标志还是有所相同的,漂亮的标准还是乌黑的
头发,白嫩的皮肤,齿白唇红等。越语成语与汉语成语都使用“眉”来表示内心感情
和心里状态,如“皱眉”,“横眉”等。
58
六、 造成汉越成语中人体部位的相同的原因:
(一)汉越两族认知方面的共性;
(二)汉越两族心里方面的共性;
(三)汉越两族情感体验方面的共性;
(四)汉越两族的文化有相同之处
七、 造成汉越成语中人体部位的不同的原因:
(一)汉越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
(二)汉越两族对人体部位的偏爱心态的差异;
(三)押韵造成汉、越语中含有人体部位词的选用有不同之处;
(四)喻体不同
总而言之,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越成语在数量,语义,语用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既
有相同又有相异之处。本人希望通过“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越成语”的初步对比研究,
可以使汉越学者了解含有人体部位的汉越成语在数量,语义,语用、文化内涵、民族
思想、风俗习惯等,能够对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方面提供了一份材料,希望能够对教学
方面有所帮助,能够促进中越两国相互了解与文化交流。
59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1.专著
[1]蔡向阳,孙栋:《成语分类应用词典》,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年。
[2]郝景江,李靖,张秀芳:《新华成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
[3]辞冯凌宇宙:《汉语人体词汇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年。
[4]梅萌:《汉语成语大全》,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2011 年。
[5]易丝羽:《中国符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年。
2.期刊
[1]安国峰,金海燕:《汉韩语佛教词语对比》,《延边大学学报》2009 年第六期。
[2]陈希贞:《成语来源的历史递减性原因试探》 ,《潍坊学院学报》2003 年第一
期。
[3]方晨明:《越语中的汉根成语及其越语化模式》,《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 年第
四期。
[4]李颖:《俄语人体器官惯用语的运用》,《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8 年第三期。
[5]彭小南:《汉语成语中“头”的概念隐喻分析》,《河北经济大学学报》2009 年第
四期。
[6]宋丽:《汉语成语中人体部位词的英译》,《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6 年第五期。
[7]田君:《论成语对比分析的方法和原则》,《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 年第六期。
[8]韦长福:《汉越情感成语对比分析》,《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第六期。
[9]文美振:《汉韩-形同义异-成语的对比分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 年
第九期。
[10]谢丽芝:《汉语四字成语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
院》2011 年第一期。
[11]郑亨奎:《汉日成语对比研究》,《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年第一期。
3.学位论文
[1]蔡镜浩:《常用成语演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4 年。
[2]蔡心交:《越汉成语对比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1 年。
[3]陈志明:《十二生肖动物的汉越成语及其文化比较》,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
学,2011 年。
[4]金相圭:《韩国自创成语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09 年。
60
[5]金荣敏:《中韩四字成语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 年。
[6]金义信:《歇后语汉韩翻译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03 年。
[7]林娜然:《与五官有关的汉语成语和泰语成语对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
范大学,2007 年。
[8]刘金凤:《“数 X 数 Y”式成语汉越对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2011 年。
[9]陆曼:《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沈阳师范大学,2010
年。
[10]倪娇娇:《俄汉成语修辞色彩对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1
年。
[11]范氏缘红:《汉越成语中的数词对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
2008 年。
[12]裴美艳鸾:《汉越成语比较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6 年。
[13]阮文程:《成语佛源》,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 年。
[14]阮明秋:《越南汉语成语教学与学习》,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大学,2011 年。
[15]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2011 年。
[16]孙永斌:《汉泰动物类成语对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8 年。
[17]王迪:《俄汉人体词汇隐喻的对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年。
[18]谢瑞蓉:《含有身体器官的汉泰成语对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
学,2009 年。
[19]徐宜良:《英汉语中与人体器官有关的习语对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
范大学,2008 年。
[20]闫文:《汉德动物类成语对比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青岛大学,2008 年。
[21]杨晓燕:《汉英语人体词汇对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师范大学,2009
年。
[22]殷廷昊:《汉语四字成语的韩译方法研究——以动物、数字、植物成语为例》,硕
士学位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0 年。
[23]扎亚:《汉蒙教育类成语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9 年。
[24]赵丽坤:《现代汉语成语语法功能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黑龙江大学,2010
年。
[25]赵倩:《人+动物+隐喻——从英汉动物成语来看“人是动物”的隐喻》,硕士学
位论文,西北大学,2010 年。
61
二、越语文献
专著
[1] Bùi Hạnh Cẩn :《5000 câu thành ngữ Hán Việt》,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Nhà xuất
bản Giáo Dục, Năm 1993.。(裴幸谨 :《5000 句汉越成语词典》,胡志明市:教育
出版社 ,1993 年)。
[2]Hoàng Văn Hành:《Thành ngữ học tiếng việt》,Hà Nội: Nhà xuất bản khoa học xã
hội, 2008。(黄文行:《越语成语学》,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年)。
[3]Nguyễn Bích Hằng, Nguyễn Thanh Liêm:《Từ điển thành ngữ tục ngữ hán việt》,Hà
Nội: Nhà xuất bản văn hóa thông tin, 2005。 (阮碧恒,陈清廉:《汉语成语俗语词
典》,河内:文化通讯出版社,2005 年)。
[4]Nguyễn Như Ý:《Đại từ điển tiếng việt》, Hà Nội: NXB Văn Hóa Thông Tin, Năm
1998。(阮如意:《越南语大词典》,河内:文化通讯出版社,1998 年)。
[5]Trương Văn Giới, Lê Huy Thìn, Giáp Văn Cường, Phạm Thanh Hằng:《Từ điển tình
huống Hán Việt hiện đại》,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 Nhà xuất bản tổng hợp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năm 2004。(张文界,黎辉龙,甲文强,范青恒:《现代汉越情景词
典》, 胡志明市:胡志明市综合出版社,2004 年)。
62
后 记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两年学习的时间已经接近尾声了。当拿起此论文的
那一刻我心中百感交集,我的一年多的努力与付出终于已浓缩在这本论文里面。虽然
兴奋不已但此时我也知道学习生涯也即将划上圆满的句号。
来之不易的孔子奖学金使我更加努力学习。两年之间,我尝尽了学习生活的各种
滋味,也体会到在异国求学的酸甜苦辣。
两年之中,首先我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韦树关教授,该论文的每一环节、每一步
骤都是在韦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老师细心指出修改思路,不断地为本文进行批改并
且指出不足之处。在此,我谨向韦树关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我还感谢广西民族大学的各位授课老师教会了我许多知识同时也给予我很大的帮
助。
其次,要感谢我的家人,在两年之间家人都给予我很多鼓励与支持使我不断前进、
不断成长。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所有同学和朋友与我共度在华求学的岁月,一切快乐与辛酸都
有你们与我分享。谢谢大家!谢谢青春!
阮玉千金
2013 年 06 月 01 日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