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竅(耳)與練功
生命自救學院 新竹養生書苑
謝崇文
2013/4/13
1
目錄
七竅與五行
認識耳朵
眩暈
耳鳴
中醫的耳
七竅(耳)與練功
2
七竅與五行
3
木 火 土 金 水
五季 春 夏 長夏 秋 冬
五方 東 南 中 西 北
五臟 肝 心 脾 肺 腎
五腑 膽 小腸 胃 大腸 膀胱
五宮 目 舌 口 鼻
耳
眩暈及耳鳴
4
• 日本厚生勞働省的「國民生活基礎調查」(2007年)結果顯示:
引發眩暈及耳鳴的代表性疾病
• 特定狀況下出現的眩暈---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
• 突然間天旋地轉的眩暈與耳鳴以及重聽---梅尼爾氏症
• 突然間「吱吱作響」的耳鳴與重聽---突發性耳聾
• 感冒過後天旋地轉的眩暈與想吐以及嘔吐---前庭神經炎
• 劇烈頭痛後出現意識障礙---小腦出血
5
認識耳朵
外 耳
耳廓:收集聲波,產生主體效果。
耳道:把聲波傳到耳膜,有擴大效果。
中 耳
耳膜:外耳、中耳之分界線,聲波撞擊耳膜時,會
引起耳膜之振動,傳入三塊聽小骨
鎚骨、鉆骨、鐙骨:合稱「三小聽骨」,把聲波的
能量轉成「機械能」,從外耳經中耳送到內
耳,有擴大效果。
卵圓窗:是內耳門戶,鐙骨振動,引起內耳淋巴液
波動,最後經由圓窗得到釋放。
耳咽管:連接中耳腔與咽喉部,排除積聚在中耳的
液體,維持耳膜兩邊氣壓平衡。
內 耳
前庭、半規管:維持身體平衡。
耳蝸 :有數以千計的絨毛細胞,將「液態能」轉換
成「電能」,連接聽神經傳至大腦。
聽神經: 將電能傳送至大腦,以產生聽覺。
6
正確理解聽覺架構
7
• 聲音-->耳殼/外耳道-->耳
膜-->三小聽骨-->卵圓窗--
>耳蝸-->聽神經-->大腦
• 外耳 (聲能)→中耳(機械能)
→ 內耳(液態能) →中樞(電
能)
• 當外耳、中耳、內耳聽神
經及腦聽覺中樞的任何部
位有病變時,均會造成聽
力障礙。
內耳構造
• 【內耳】由負責控制聽覺的
「耳蝸」,以及負責平衡感覺的
「三半規管」和「耳石器」等
三個器官構成
• 三半規管如其名,是由「外側半
規管」、「前半規管」、「後
半規管」等,三個半規管所構成.
• 三半規管和耳石器又合稱為
【前庭器官】,耳蝸裡有負責
傳達聽覺的【耳蝸神經】
• 前庭器官裡有負責傳達平衡感
覺的「前庭神經」,並分別連結
到腦幹裡,而這些神經統稱為聽
覺神經.
8
控制平衡感覺的器官
• 將頭轉向時外側半規管會負責感
應水平的繞轉動作及速度,前半規
管和後半規管會負責感應上下垂
直的繞轉動作及速度
• 當我們要轉動頭部時,三半規管裡
的內淋巴液會開始流動,而感覺細
胞會快速偵測到這股流動,以確認
頭部的轉動方向及速度.
• 耳石器則責感應水平和垂直方向
的直線活動與速度、傾斜度、重
力等
• 耳石器裡面充滿了由碳酸鈣組成
的結晶(耳石),當身體活動產生
離心力和重力時,耳石滾動而錯位,
此時感覺細胞會立刻察覺到錯位
的情形,幫助我們認知身體正在傾
斜或活動.
9
平衡功能檢查
10
耳鳴的定義
• 所謂「耳鳴」,指當我們的耳朵,
在沒有外來聲音的刺激下,卻能感
受及聽到聲音。
• 耳鳴患者至少約佔耳科門診病患的
十分之一強。僅次於聽力不良的患
者,而這些患者中約有百分之五的
人,會抱怨因為嚴重的耳鳴情形,
進而影響其日常生活,造成其身心
疲乏不堪。
• 「耳鳴」臨床的表徵,呈現非常多
樣化,
– 可以為單側性或雙側性,
– 也可以是連續音或間斷音、
– 高頻音或低頻音、及各種不同的音色,
例如:蟬鳴聲、嗡嗡聲、滴答聲、轟
隆聲、蟲叫聲、叮噹聲等
11
耳鳴的分類
• 耳鳴依其發生時間的長短來分類;為短暫
性(急性)耳鳴及慢性耳鳴兩種;
• 短暫性耳鳴,是指最近才產生而以前沒有
的,大約小於三個月內發生的耳鳴。
• 慢性耳鳴,是指其耳鳴已經困擾超過三個
月以上。
12
耳鳴的種類
• 目前較為大眾所接受的分類
法是:他覺性耳鳴及自覺性
耳鳴兩種。
• 他覺性耳鳴,即是他人(醫
師)也可以用儀器或耳朵,
聽到患者所抱怨的耳鳴聲
(佔少部分);
• 自覺性耳鳴,卻只有患者自
己本身才能聽得到,但別人
(醫師)卻無法聽得到的耳
鳴聲(佔大部分的耳鳴患
者)。
• 耳鳴的真正原因並不清楚
13
耳鳴的困擾程度
困擾的程度一般分成4個等級:
1. 程度I:為要在非常安靜下,仔細聽時,才能
聽得到耳鳴聲,
2. 程度II :為稍為安靜時下,例如睡覺時,就
可聽到耳鳴聲,
3. 程度III :為在吵雜的環境中,其耳鳴聲可以
勉強聽不到,
4. 程度IV :為即使在吵雜的環境中,其耳鳴聲
仍然非常大聲。
14
耳鳴與聽力的關係
• 耳鳴的患者常常有聽力缺損的情形,約佔90%;
• 聽力缺損的人,不一定會有耳鳴的情形。同樣
地,仍然有許多聽力正常的人,會有耳鳴的困
擾。
• 然聽力缺損不一定是耳鳴所造成,造成患者聽
力缺損的原因:例如噪音曝露、突發性耳聾、
耳毒性藥物、耳部感染等。
• 一般耳鳴會影響患者的專心或注意力,但不會
造成患者進一步聽力缺損的情形。
15
伴隨重聽的耳鳴
• 重聽是指不容易聽到人們的
講話聲音,以及各種聲音的
狀態
• 重聽原因:
– 傳導帶聲音振動的外耳和中
耳,出現異常狀況的「傳音性
重聽」(傳導聲音振動的路
徑出現異常).
– 感受聲音的內耳和聽神經、
腦出現異常狀況的「感音性
重聽」 (感受聲音的感覺細
胞出現異常)
• 往往找不到引發症狀的疾病
• 無法從耳鳴程度或聲音種類
來診斷出疾病
16
耳鳴治療的重要觀念
• 對於耳鳴的治療,應該
是將耳鳴當成一種症狀,
以改善其症狀為目標來
治療,並非將耳鳴當成
一種疾病,試圖去徹底
治癒它;
• 採用合併式的療法,以
期能提高其改善率,並
非治癒率
• 【在治療耳鳴時,一定
要時時提醒自己,耳鳴
是否可能是一種嚴重疾
病的警告徵兆?】
17
耳鳴的治療成效
• 「耳鳴」的治療方法,目前仍
有許多種。由於耳鳴的成因相
當複雜,所以治療成效並不令
人非常滿意。
• 其方法包括有一般內科藥物的
治療、耳鳴遮蔽器及助聽器、
生物回饋訓練法、心理治療及
耳科手術等各種的方法。
• 而在治療耳鳴時,我們一定要
記得「耳鳴」只是一種症狀,
必須找出其致病因,針對其病
因,才能徹底治療其耳鳴。
18
19
中醫的耳
• 耳司聽覺,主平衡
• 臟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常循經脈反映
於耳;相反,耳發生病變,亦循經脈波及所屬臟
腑.
• 在生理功能與病理變化方面,與耳有較為密
切關係的臟腑有腎、心、肝、膽、脾,
耳與臟腑的關係
臟腑 主要表現
腎 腎主耳,耳為腎之竅,為腎之官
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視耳的好惡,得知腎病的性質
心 耳為心之客竅
心虛血耗,智能致耳病
肝 肝脈絡耳,肝腎同源
肝病者,耳無所聞,耳鳴腦相
膽 膽經絡耳,肝膽互為表裡
肝膽火升而為耳病
脾 耳竅得脾之升清降濁,生理功能健旺
脾不及則令耳竅不通
20
耳與經絡的關係 ---膽、三焦
足少陽膽經:分支從耳後分出,進
入耳中走耳前至日外毗後方.
手少陽三焦經:分支從耳後分出,
進入耳中走耳前至目外毗.
21
耳與經絡的關係 ---胃、小腸
足陽明胃經:循頰車,上耳前,沿
髮際到前額.
手太陽小腸經:分支沿頸上頰
至銳毗入耳中.
22
耳與經絡的關係 ---膀胱
足太陽膀胱經:分支從巔分出,
向二側下行至耳上角.
23
練功與眩暈及耳鳴
1. 站立,全身、心、意放鬆。
2. 雙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
3. 雙膝彎曲,膝蓋與腳尖為齊。
4. 上身正直,百會與會陰呈一垂直線。
5. 雙手上抬,掌心相合,虎口打開與面部同高。
6. 從手指尖到肩頭用力,兩掌間勿互推,手臂呈圓弧
形。
7. 收腹提肛;腹部收住不動,其它部位一律放鬆。
8. 口自然閉合,舌尖輕抵上顎,呼吸採用肺部呼吸法。
9. 閉目入靜,目光自然下垂。
24
參考資料
• 李延明著,2010.1,生命自救法門,如何出版
社
• 黃安勝著,2005,12,生命自救功法讓我重生,
如何出版社
• 王新華主編,92.7,中醫學導論,知音出版社
• 王德鑒主編,92.9,中醫耳鼻喉科學,知音出
版社
• 神尾友信監修、蕭雲菁譯、劉殿楨審定,2012.
5.15 初版,眩暈&耳鳴保健事典,原水文化
25
敬請指正
26

2013 08-10 崇文-七竅(耳)與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