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俄烏戰爭看台海安全 前日本駐烏克蘭大使松田邦紀:台灣應建立韌性體系

2025-04-25 19:22

? 人氣

前日本駐烏克蘭大使松田邦紀建議台灣,應及早建立平時即能組織運作的民間協力機制,避免臨戰時可能會有的荒亂。(取自日本外國記者中心官方影片)

前日本駐烏克蘭大使松田邦紀建議台灣,應及早建立平時即能組織運作的民間協力機制,避免臨戰時可能會有的荒亂。(取自日本外國記者中心官方影片)

日本外國記者中心(FPCJ)在25日舉辦記者說明會,邀請曾任駐烏克蘭特命全權大使的松田邦紀,說明烏克蘭戰爭的現況與未來展望,並分析日本與國際社會應扮演的角色。會中,在提問時,《風傳媒》提出2項關於台灣未來安全保障與國際合作的問題,松田以烏克蘭經驗為例,針對台灣可能面臨的挑戰提出具體建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首先,《風傳媒》以日文就「從駐烏克蘭經驗出發,在東亞緊張升高的情勢下,台灣這樣的民主社會應如何準備、應如何加強國際連結」為題提問。對此,松田指出,烏克蘭能夠在俄羅斯侵略下堅持3年之久,關鍵在於國民團結與事先建立的「韌性系統」。他特別提到,烏克蘭設置了「領土防衛隊」制度,讓市民在戰時,能自發協助維持社會運作,減輕正規軍與警察的負擔。松田強調,這樣的制度對於任何面臨潛在威脅的民主國家極為重要,他建議台灣應及早建立平時即能組織運作的民間協力機制,避免臨戰時可能會有的荒亂。

接著,針對《風傳媒》提問,「未來若台灣或其他地區發生需要人道救援的情況時,日本能提供哪些具體支援?」松田表示,日本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後,展現了罕見的迅速應對能力,包括事先預測避難潮、建立接收機制、協助避難者入境與安置至全國各地,以及動員企業與志工協助避難民融入日本社會。他強調,雖然日本接收的烏克蘭避難民數量不如歐洲國家龐大,但此次累積的經驗,使日本社會在未來面對台灣或其他地區發生人道危機時,有信心提供實質支援。

松田邦紀:日本必須深化與美國同盟

記者會中,松田從更宏觀的角度指出,烏克蘭戰爭已使歐洲與亞太地區的安全保障密切連結。他引述時任首相岸田文雄的話說:「今日的烏克蘭,可能是明日的東亞。」松田警告,北朝鮮、中國等國的動向使局勢更加複雜,日本必須深化與美國的同盟,同時強化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的協作。他認為,日本應積極參與未來國際和平建構,絕不能置身事外。

松田進一步提到,未來日本在烏克蘭戰後重建方面亦責無旁貸。他建議日本可透過資金投入、技術支援、基礎建設合作,特別是在能源基礎設施小型化與分散化、地雷清除、數位化行政等領域展開合作。松田也提議,應促進日本與烏克蘭間的直航航線開通,以便加速人員與物資往來,實質支持烏克蘭的經濟復甦。

最後,松田呼籲,日本不僅應提供援助,更應從烏克蘭的戰時經驗中主動學習,特別是在無人機技術、電子戰應對與社會數位化等新領域。他以即將出版的回憶錄作結,表示書籍所有收益將捐贈給烏克蘭戰爭孤兒,希望藉此為未來和平貢獻一己之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信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email protected]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