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歲末,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推出「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展覽,精選橫跨半世紀、近70組/件作品,涵蓋繪畫、拼貼、軟雕塑與大型裝置,呈現日本藝術巨擘草間彌生在創作歷程中留下的足跡。這位不受媒材侷限、不願被定義的跨界創作者,其創作生命的另一面,又藏著怎樣的光芒?
本次專輯與北師美術館攜手合作,嘗試繞過作品本身,從文學、音樂、文化等多重維度切入,帶領讀者進入草間彌生更寬廣的藝術宇宙。我們邀請作家李昂、張亦絢觀展,專訪她們對展覽的感受,以及兩位作家與草間之間在創作語境上的異同。同時,我們也從草間彌生的詩與小說出發,探尋她在文學世界裡的姿態與張力。最後也透過嬉皮文化(音樂)的視角,看見她身上那份反叛又自由燦爛的靈魂。
草間彌生從未停下變幻的腳步,彷彿在她那多重宇宙之中,不斷與各種藝術形式交融又重新生成。在無邊的創作場域裡,精神與身體、個人與群體彼此激盪,凝結成一道道獨特鮮明的創作紐帶。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
由林曼麗名譽教授擔任總策畫,本次展覽重現草間彌生與臺灣接觸的原點——特別重製 1998 年台北雙年展現地裝置作品《圓點的強迫妄想》,並聚焦 1951 年至 2005 年間其百轉千迴的藝術創作生涯。除了公眾熟知的圓點、無限的網等標誌元素,本次亦展出較少曝光之1960年代行為錄像作品及草間彌生設計繪製的服飾、1970年代的拼貼創作,以及1980至90年代的巨型裝置作品,除了重製的《圓點的強迫妄想》,其餘作品皆為首次在台展出!透過四個子題——「草間的綻放」、「圓點・原點」、「草間的蟄伏」、「Love Forever」,展出近70 組/件精選作品,涵蓋繪畫、拼貼、軟雕塑、大型裝置、行為展演錄像、服裝等多種創作形式,從草間彌生1998年創作的《圓點的強迫妄想》大型氣球裝置開啟序幕。
名人看展
身為同樣走在創作之路的女性,她們如何凝視草間彌生的藝術世界?在本單元中,我們邀請名人走入展場,透過獨特的目光,回應草間作品中的精神核心與創作姿態。相似的女性經驗,異質的藝術語言,在交會之間,拓展出草間彌生多重宇宙的另一層風景。
多重宇宙
步入草間彌生的多重宇宙,彷彿穿梭於截然不同的時空與感官場域。在這些交錯變幻的世界中,她以各種藝術形式釋放創作能量,擁有既柔軟又猛烈的美學語言。本單元將從她鮮為人知的文學作品出發,探索其中蘊含的敘事結構與中心思想。另外,也能在她最自由、最反叛的創作階段中,追尋那些形塑她藝術視野的時空背景。
借展單位|株式會社草間彌生、臺北市立美術館、W Collection、MOMA Contemporary Co., Ltd.
主力贊助|台新銀行
贊助單位|建銘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建弘文教基金會、美術館之友聯誼會、JINS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