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架构的演进(从上至下)
单一应用架构
当网站流量很小时,只需一个应用,将所有功能都部署在一起,以减少部署节点和成本。此时,用于简化增删改查工作量的数据访问框架(ORM)是关键。
适用于小型网站,小型管理系统,将所有功能都部署到一个功能里,简单易用。
缺点:
1、性能扩展比较难
2、协同开发问题
3、不利于升级维护
所有应用都在同一个服务器中! ORM {书城:jsp+servlet+tomcat [dao service servlet]} ORM:对象关系映射!Spring+SpringMVC+Mybatis!
mybatis–{半自动的ORM框架! 封装的JDBC}
hibernate–{全自动的ORM框架}
垂直应用架构
当访问量逐渐增大,单一应用增加机器带来的加速度越来越小,将应用拆成互不相干的几个应用,以提升效率。此时,用于加速前端页面开发的Web框架(MVC)是关键。
通过切分业务来实现各个模块独立部署,降低了维护和部署的难度,团队各司其职更易管理,性能扩展也更方便,更有针对性。
缺点: 公用模块无法重复利用,开发性的浪费
将应用拆分成几个不相干的应用独立部署 MVC
springMVC,struts2,jfinal(国内的):这三个全是控制层框架
@RequestMapping("findAll")
public String findAll {
return "list";
}
@RequestMapping("list.html")
public String list {
return "list";
}
分布式服务架构
当垂直应用越来越多,应用之间交互不可避免,将核心业务抽取出来,作为独立的服务,逐渐形成稳定的服务中心,使前端应用能更快速的响应多变的市场需求。此时,用于提高业务复用及整合的分布式服务框架(RPC)是关键。
将各个应用通过分层独立出来,可以利用rpc实现web与service、service与service的互相调用,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缺点: 每个调用的模块要存储一份完整的被调用模块的位置和状态,一旦位置和状态发生变化,就要更新所有涉及的配置。
服务相对独立,我们通过RPC即可调用!!!
流动计算架构(面向服务的分布式架构)
当服务越来越多,容量的评估,小服务资源的浪费等问题逐渐显现,此时需增加一个调度中心基于访问压力实时管理集群容量,提高集群利用率。此时,用于提高机器利用率的资源调度和治理中心(SOA)是关键。
随着架构不断增大,服务节点也越来越多,服务之间的调用和依赖关系也越来越复杂,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中心来调度、路由、管理所有的服务,基于这个中心构建的这个星型架构就是现在目前最主流的SOA分布式架构。
目前的电商项目,如:淘宝、天猫、京东等都是SOA分布式架构
我们对于SOA项目的架构有如下几种方案:
SOA {服务的调用中心 – 注册中心!}
-
ssm + dubbo!
-
spring boot + dubbo+zookeeper(注册中心,Dubbo官网推荐)!
dubbo! 可以服务的调用中心!
-
spring boot + spring cloud + nacos!
由于SpringCloud把Eureka停止更新了,所以我们使用nacos替换,它的功能性非常强,可以去官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