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MCP:10分钟打造企业级AI应用

🚀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加速的今天,MCP 正逐渐成为开发者工具箱中的核心能力

它不仅可以 实现 API 聚合与流程编排 ,还支持 插件生态扩展、智能体集成 以及 自动化任务执行 等多种场景 ------ 无论是 业务系统联动 、内部工具开发 ,还是 AI 应用快速验证,MCP 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当 MCP 与低代码结合 时,其潜力被进一步释放: 借助 图形化配置 、流程化编排 和 模块化组件 ,开发者无需从零开始,就能 快速构建原型 ,轻松实现 复杂场景落地 。这种组合既保留了 MCP 的开放性与可扩展性,又大幅降低了开发门槛,让团队能够更高效地探索创新。

📌 本文将从三个典型业务场景出发 ------** 问答知识库、智能生成 PPT、联网搜索接入,** 了解 MCP + 低代码 在实际工作中能做些什么。

简单介绍一下 MCP

MCP 全称是 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它的本质就是一个通信协议,你可以理解为一套规则。

以我们电脑来打比方,MCP 协议就像我们常用的 USB-C 接口,USB-C 口能让你的电脑外接鼠标、键盘等等。USB-C 就是一套标准连接口,它统一了所有电脑的外接口的规则。这样无论什么厂商的鼠标、键盘做成什么样子都好,只要这些外设的连接口是 USB-C,就能插到任何电脑进行使用。

简单来说,大模型相当于大脑,知道怎么做但无法使用工具,MCP 就相当于定义了一套大脑使用工具的规则,让这些工具更加方便的被大模型调用。

企业级的 MCP 实战案例

在一些文章里介绍 MCP 概念的很多,但是从企业应用角度解析如何使用 MCP 搭建企业场景的案例却不多。本篇内容,我们就拿三个最高频的案例带大家上手搭建 Demo。分别是:

1、使用 MCP 对接知识库,打造 "企业专属智能问答系统"

2、使用 MCP 实现智能化 PPT 生成,实现员工工作大减负

3、使用 MCP 接入联网搜索能力,让大模型具备 "实时外部数据获取能力"

这三个 Demo 在准备好环境的情况下,都只需要 10 分钟以内就可以开发完成!

场景 1:使用 MCP 对接知识库,打造 "企业专属智能问答系统"

1) 案例背景:

某公司有近千份业务文档,新员工入职后查询 "业务流程"" 审批规范 "需反复翻找文档,效率极低;客服团队处理用户咨询时,也常因记不清" 产品规则 " 而需要临时查文档,导致响应速度慢。

2) 先看效果:

这是一个活字格产品的知识库,用户可以输入活字格相关问题,大模型会调用查询知识库内容,并处理返回结果给用户。

3) 实现逻辑:

(1)既然是调用火山引擎知识库 MCP,我们首先需要在火山引擎中创建一个知识库,上传知识库文档。

(2)然后开通这个云部署的知识库 MCP 服务。

(3)完成开通后能看到有一个 URL,复制这段 URL 进入活字格的 MCP Server 配置界面,添加好这个 MCP Server 并点击测试,测试通过就表明已经可以连通这个 MCP Server 啦。

配置格式:

{
  "url": "xxxxxxxxxxxxxx"
}

(4)进入活字格页面设计拖动一个 AI 对话单元格到页面上,并且设置系统提示词(需要说明 AI 的角色和功能),以及选择刚刚配置好的 MCP。

(5)运行应用,就可以看到上述效果。

场景 2:使用 MCP 实现智能化 PPT 生成,实现员工工作大减负

1)案例背景

大多数公司都需要每隔一个月、一季度或者一年有月会,或者年度总结大会,这个时候需要汇总自己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然后用 PPT 的形式汇报,但是其实平时的工作就在各个系统里,比如日 / 周 / 月报系统、项目管理系统。这个时候需要先回过头看下,把这些内容逐句进行总结,然后再编辑到 PPT 中,调整各种排版格式,这个过程就非常的麻烦。所以就需要一个能对接到这些系统的智能化 PPT 生成的应用。

2)先看效果

用户输入月报内容(也可以直接对接企业日 / 周 / 月报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大模型自主调用 MCP 工具生成 PPT,生成完成后可以下载 PPT 到本地编辑。

3)实现逻辑:

(1)在阿里云百炼的 MCP 平台,搜索 PPT,可以看到有 PPT 相关的 MCP,我们选择其中的一个。

(2)按照系统提示开通这个 MCP 工具。你会得到一串 URL 和一个 Key。把这个字段配置到活字格中。

配置格式:

{
  "url": "xxxxxxxxxxxxxx",
  "headers": {
    "Authorization": "xxxxxxxxxxxxx"
  }
}

(3)配置活字格页面。拖动一个 AI 对话单元格到页面,单击右侧工具栏中的 MCP 工具,并选择刚刚添加好的知识库 MCP server 与一个轮询工具;然后编辑提示词如下:

(4)运行应用,就可以看到上述效果。

场景 3:使用 MCP 接入联网搜索能力,让大模型具备 "实时外部数据获取能力"

1)需求背景:

某咨询公司分析师在使用低代码平台搭建 "行业分析工具" 时,需要频繁获取 "外部行业数据"(如当年中国 SaaS 市场规模、某细分领域增长率、政策法规更新),以往需切换至浏览器搜索,手动复制数据到低代码平台,不仅打断开发流程,还存在 "数据来源不权威"" 数据过时 " 的问题。

比如在做简历分析助手的时候,对于一些比较新兴的岗位会涉及一些新名词,如:"LangChain 开发"、"Llama 微调"、"MCP client"、"MCP server" 等,但是大模型本身不了解这些新名词,就会造成分析不精准的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活字格,来接入联网搜索能力。

2)先看效果

3)实现逻辑

(1)进入阿里云 - 阿里云百炼 MCP 市场,搜索联网搜索并开通如下的联网搜索 MCP Server(开通过程请参见百炼的提示)。

(2)开通完成后,需要复制两串信息(url 与 api key)并按照如下的格式填到活字格中。添加好这个 MCP Server 并点击测试,测试通过就表明已经可以连通这个 MCP Server 啦。

(3)和前两个场景一样,进入活字格页面,给 AI 助手命令配置这个联网搜索的 MCP,并撰写对应的提示词。搭建对应的业务逻辑:用户输入要搜索的文字内容,大模型调用联网搜索 MCP 工具获取对应的结果,并返回到页面上。

(4)运行应用,就可以看到上述效果。

低代码 + MCP 的价值

  • 快速接入优秀应用
  • 开发者可以将发现的好用 MCP Server 直接接入到活字格平台,无需复杂操作。
  • 灵活使用方式
  • 既可直接作为工具使用,也可作为系统项目的一部分,融入业务流程。
  • 提升效率与扩展性
  • 接入 MCP 后,能够快速利用现有 AI 能力,同时在业务场景中进行二次扩展和创新。
  • 持续丰富平台功能
  • 当团队发现新的 MCP 应用时,可轻松引入,不断增强平台功能与智能化水平。
  • 真正落地 AI 技术
  • 帮助开发者在日常开发和业务操作中充分发挥 AI 的价值,实现业务智能化升级。
### Spring AIMCP 的集成概述 Spring AIMCP (Management Control Program 或其他可能含义) 可能涉及两种不同技术栈之间的协作。以下是关于如何实现两者之间潜在集成的一些分析: #### 技术背景 - **Spring AI**: 这是一个由 Spring 社区推出的框架,用于支持 Java 开发人员构建人工智能应用程序[^2]。它通过提供一系列工具和库来简化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部署以及与其他系统的交互。 - **MCP Hosts**: 根据描述,MCP 主机可以指代运行特定程序(如 Claude Desktop、IDE 工具或其他 AI 工具)并允许这些程序访问数据的服务或平台[^1]。 #### 集成可能性 为了使 Spring AI 能够与 MCP 成功集成,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数据交换模式 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利用消息传递模式来进行通信。例如,在企业级架构设计中提到的消息队列模式可以帮助解决异构系统间的数据传输问题[^3]。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使用 AMQP 协议或者 JMS 接口作为中间件连接 Spring AI 应用和服务端的 MCP 实体; - 设计标准化的消息格式以便于双方解析处理; ##### API 层面的支持 如果目标环境提供了 RESTful Web Service,则可以直接调用其公开接口完成所需操作。对于这种情况下的开发流程如下所示: ```java // 创建 RestTemplate 对象实例化 HTTP 请求客户端 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 new RestTemplate(); // 构建 URL 地址指向远程服务资源位置 String url = "http://example.com/mcp/resource"; // 发起 GET 方法请求获取响应实体对象 ResponseEntity<String> response = restTemplate.getForEntity(url, String.class); // 打印返回状态码及内容主体部分 System.out.println(response.getStatusCode()); System.out.println(response.getBody()); ``` ##### 插件扩展机制 当上述方案不适用时还可以探索插件形式加载额外功能模块的可能性。比如某些 IDE 平台就允许第三方开发者为其增添新特性从而增强整体用户体验效果。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仔细阅读官方文档了解相关规范要求然后按照指引编写自定义组件提交审核上线发布供最终用户选用安装激活启用等功能选项卡界面布局调整等等细节都需要遵循既定规则执行才能确保兼容性和稳定性达到预期水平。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YF云飞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