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论文快讯”栏目旨在精简地分享一周内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Metasurface领域研究成果,帮助读者及时了解领域前沿动态,如果对专栏的写法或内容有什么建议欢迎留言,后续会陆续开启其他专栏,敬请期待。
标题: Nonlinear Information Metasurface for Second-Harmonic Generation, Manipulation, and Backscatter Communication
作者:
Tianyao Li(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Zhangjie Luo(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Junwei Tai(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Zhiming Zhang(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Chenglong Gao(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Hui Feng Ma(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Wei Xiang Jiang(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Qiang Cheng(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Tie Jun Cui(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罗章杰(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程强(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崔铁军院士(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表时间:
2025年5月14日(其中2024年12月5日投稿,2025年4月8日返修)
发表期刊: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JCR-Q1,IF=8.5)
论文快览:
解决的问题:
反向散射通信在物联网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其实际部署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由墙体反射、障碍物散射及邻近网络等引起的信号干扰尤为突出。从物理层出发,将入射信号倍频并利用倍频谐波作为通信载波是一种潜在解决方案。然而,传统倍频技术存在功耗高、成本昂贵等缺点,与物联网的核心需求相悖。非线性超材料为低成本、低功耗倍频提供了潜在方案,但现有研究的频率转换效率普遍偏低,且缺乏有效的谐波操控手段,导致该技术至今未有应用层面的突破。如何突破倍频超材料的技术瓶颈,发挥其在反向散射通信中的应用价值,是本研究解决的问题。
提出的方法:
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新型非线性倍频信息超表面。当受到基波信号照射时,超表面上各非线性单元能够以零功耗实现频率倍增,并同步完成倍频谐波相位的动态调控。这种单元级的倍频与相位控制能力使该超表面具备以下突破性功能:一是实现谐波远场散射特性的实时重构,二是在谐波载波上直接完成数字信息调制和发射,因此可作为简化架构的发射机应用于反向散射通信,并具备物理层的抗干扰潜力。
实现的效果:
实验表明,在2.4GHz基波信号激励下,信息超表面样机可高效产生4.8GHz的倍频谐波;同时,超表面实现了谐波相位实时动态切换,通过阵面相位梯度的设计,研究团队演示了多种可编程的谐波散射模式。进一步地,团队构建了反向散射通信系统,利用该超表面样机在谐波频率上实现了BPSK和QPSK数字调制信号的生成和定向发射,并利用软件无线电模块实现了谐波信号的接收和准确解调,验证了该超表面在反向散射通信上的应用潜力。
创新点分析:
本研究的核心突破在于首次在二维超表面架构下实现了无源倍频技术和谐波相位实时调控技术。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有效提升了倍频超材料在零功耗条件下的频率转换效率,即便在入射波功率密度低至0.03mW/cm2的弱激励条件下,超表面的倍频效率也达到了2.46%,为现有无源倍频超材料的最高水平。结合时变调制技术,本研究将谐波相位调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实际无线通信系统中验证了对谐波信号的高阶信息调制和定向发射能力,为提升反向散射通信的抗干扰能力提供了技术路径。
论文重要图文:
摘要:在微波频谱领域,超材料的出现为空间波直接转换为倍频谐波开辟了新途径。然而,尽管这些新物理研究引发了广泛关注,其实际应用尚未得到充分探索。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倍频的非线性信息超表面,并论证了其在谐波反向散射通信中的应用。该超表面由数字模块控制的无源单元阵列构成,既能实现入射波频率的倍增,又可动态调控倍频谐波的相位分布。我们制备了超表面原型,通过实验验证了其优秀的频率转换效率与实时可控的倍频谐波散射性能。在反向散射通信系统中,超表面在谐波波束导向和数字信息调制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在倍频谐波载波上直接实现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和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方案,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由于反向散射信号与入射信号工作于不同频段,这种非线性超表面为复杂电磁环境中反向散射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提升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结论:我们提出了一种能够在微波空间波照射下高效产生倍频谐波的非线性信息超表面,并展示了其在谐波反向散射通信中的应用。与传统二次谐波超材料相比,该超表面具有超薄剖面结构和相对更高的转换效率。更突出的是,它具备灵活调控倍频谐波散射场的独特能力。作为概念验证,我们制备的原型器件实测实现了2.46%的基频-谐波转换效率,并通过远场测试验证了其对谐波散射的调控能力。随后,我们将该超表面应用于反向散射通信系统:作为发射端,它成功通过二进制相移键控和正交相移键控调制方案将数字信息直接加载于倍频谐波之上,接收端可完整解调信息,验证了该反向散射应用的可行性。凭借频分复用、抗干扰等独特优势,该信息超表面在物联网特定应用场景中展现出显著竞争力。
图1 | 本文提出的非线性信息超表面及其在谐波反向散射通信中的应用示意图。**该超表面能够高效实现入射微波的频率倍增,并将数字信息调制到倍频谐波信号上。
图2 | 超表面单元结构及性能
(a) 非线性超表面单元三维结构;(b) 底层电路原理图;© 底层电路结构示意图,包含倍频模块与1比特移相器;(d) 倍频模块的基频-谐波转换效率实测结果,图中同时标注2.4GHz仿真值作为对比;(e) 1比特移相器的传输幅度与相位实测结果;(f) 单元顶层收发器结构示意图;(g) 收发器在2.4GHz与4.8GHz频点的E面/H面远场方向图实测结果。
图3 | 超表面实验结果
(a) 非线性信息超表面实物图;(b) 基频-谐波转换效率测试系统照片;© 基频-谐波转换效率随表面功率密度变化的实测结果;(d) 倍频谐波远场散射特性测试系统实物图。
图4 | 谐波散射操控仿真与实验结果
(a) 超表面在4.8GHz频点受不同数字编码序列调控时的远场散射方向图理论计算结果。“0比特”单元代表谐波相位为0°,“1比特”单元代表谐波相位为180°。(b-e)谐波的仿真与实测远场散射方向图对比:(b)编码序列为“00000000”和“11111111”。由于法线方向发射天线的遮挡效应,散射信号发生第二次散射;© 编码序列为“00001111”时的散射特性;(d) 编码序列为“00110011”时的散射特性;(e) 编码序列为“01010101”时的散射特性。
图5 | 基于倍频信息超表面的谐波反向散射通信实验系统。接收信号通过软件无线电设备处理,实现数据解调恢复。
(a) BPSK反向散射通信测试环境。采用倍频二次谐波(4.8 GHz)作为载波信号;(b) 超表面工作模式示意图,调制信号被偏转至约±51°方向;(c-d) BPSK实验中的解调星座图与恢复图像:© 接收喇叭天线未遮挡时的测试结果;(d) 接收喇叭天线被金属板遮挡时的测试结果;(e) QPSK反向散射通信测试环境。QPSK调制在4.8000833 GHz频点实现;(f) 超表面工作模式示意图,调制信号被偏转至约+30°方向。(g-i) QPSK实验中的解调星座图与恢复图像:(g) 接收喇叭天线未遮挡且正对+30°方向的测试结果;(h) 接收喇叭天线正对+30°但被金属板遮挡的测试结果;(i) 接收喇叭天线未遮挡但置于-30°方向的测试结果。
参考文献:
• T. Li, Z. Luo*, J. Tai, Z. Zhang, C. Gao, H. F. Ma, W. X. Jiang, Q. Cheng*, and T. J. Cui*. Nonlinear Information Metasurface for Second-Harmonic Generation, Manipulation, and Backscatter Communication.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5, 17 (19), 28752-28763.
DOI: https://doi.org/10.1021/acsami.4c2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