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个Linux命令之df
在Linux系统中,df命令用于显示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它能够显示磁盘上的文件系统、磁盘空间大小、已使用空间和可用空间等信息。在本篇博客中,我们将详细介绍df命令以及它的各种选项。
命令格式
df [选项] [文件名]
命令选项
df命令提供了许多选项,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的选项:
-a
:显示所有文件系统,包括内核隐藏的文件系统。-h
:以易读的方式显示磁盘空间大小,如KB、MB、GB等。-T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i
:显示inode的使用情况。-l
:仅显示本地文件系统。-P
:以POSIX的格式输出,每行只显示一个文件系统。-x
文件系统类型:排除特定类型的文件系统。
选项详解
-a
使用df -a
命令,会显示所有文件系统,包括内核隐藏的文件系统。这意味着它可以显示一些不常见的文件系统,如proc
、sysfs
等。示例如下:
$ df -a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sysfs 0 0 0 - /sys
proc 0 0 0 - /proc
udev 239M 376K 238M 1% /dev
tmpfs 50M 416K 50M 1% /run
(...)
-h
df -h
命令会以易读的方式显示磁盘空间大小。它会根据实际大小自动选择合适单位(如KB、MB、GB等)。这样更加方便用户阅读。示例如下:
$ 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sda1 30G 20G 8.7G 70% /
tmpfs 50M 416K 50M 1% /run
udev 239M 376K 238M 1% /dev
tmpfs 5.0M 0 5.0M 0% /run/lock
(...)
-T
使用df -T
命令可以显示文件系统类型。它会在输出结果中的第一列显示文件系统的类型。示例如下:
$ df -T
文件系统类型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ext4 30G 20G 8.7G 70% /
tmpfs tmpfs 50M 416K 50M 1% /run
(...)
-i
df -i
命令会显示inode的使用情况。inode是存储文件和目录信息的数据结构,用于记录文件的元数据。如果系统上的inode使用率过高,可能会导致无法创建新文件或目录。示例如下:
$ df -i
文件系统 Inode已用 Inode可用 Inode总数 已用% 挂载点
/dev/sda1 476K 4.7K 480K 1% /
tmpfs 184K 316 185K 1% /run
udev 58K 488 59K 1% /dev
(...)
-l
使用df -l
命令,只会显示本地文件系统。它不会显示网络上挂载的文件系统。示例如下:
$ df -l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sda1 30G 20G 8.7G 70% /
tmpfs 50M 416K 50M 1% /run
udev 239M 376K 238M 1% /dev
tmpfs 5.0M 0 5.0M 0% /run/lock
(...)
-P
df -P
命令以POSIX的格式输出,每行只显示一个文件系统。这样可以方便地通过脚本处理输出结果。示例如下:
$ df -P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sda1 32233472 21428276 9474404 70% /
tmpfs 51200 416 50784 1% /run
(...)
-x 文件系统类型
使用df -x
命令可以排除特定类型的文件系统。比如,如果我们只想查看ext4类型的文件系统,则可以运行df -x ext4
命令。示例如下:
$ df -x ext4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sda1 30G 20G 8.7G 70% /
tmpfs 50M 416K 50M 1% /run
udev 239M 376K 238M 1% /dev
tmpfs 5.0M 0 5.0M 0% /run/lock
(...)
以上就是df命令的一些常用选项以及它们的用法。通过熟练使用这些选项,你可以轻松地查看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并根据需求排除特定类型的文件系统。希望这篇博客对你理解和使用df命令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