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区别
synchronized 属于独占式悲观锁,是通过 JVM 隐式实现的,synchronized 只允许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操作资源。
在 Java 中每个对象都隐式包含一个 monitor(监视器)对象,加锁的过程其实就是竞争 monitor 的过程,当线程进入字节码 monitor enter 指令之后,线程将持有 monitor 对象,执行 monitor exit 时释放 monitor 对象,当其他线程没有拿到 monitor 对象时,则需要阻塞等待获取该对象。
ReentrantLock 是 Lock 的默认实现方式之一,它是基于 AQS(Abstract Queued Synchronizer,队列同步器)实现的,它默认是通过非公平锁实现的,在它的内部有一个 state 的状态字段用于表示锁是否被占用,如果是 0 则表示锁未被占用,此时线程就可以把 state 改为 1,并成功获得锁,而其他未获得锁的线程只能去排队等待获取锁资源。
synchronized 和 ReentrantLock 都提供了锁的功能,具备互斥性和不可见性。在 JDK 1.5 中 synchronized 的性能远远低于 ReentrantLock,但在 JDK 1.6 之后 synchronized 的性能略低于 ReentrantLock,它的区别如下:
- synchronized 是 JVM 隐式实现的,而 ReentrantLock 是 Java 语言提供的 API;
- ReentrantLock 可设置为公平锁,而 synchronized 却不行;
- ReentrantLock 只能修饰代码块,而 synchronized 可以用于修饰方法、修饰代码块等;
- ReentrantLock 需要手动加锁和释放锁,如果忘记释放锁,则会造成资源被永久占用,而 synchronized 无需手动释放锁;
- ReentrantLock 可以知道是否成功获得了锁,而 synchronized 却不行。
ReentrantLock 源码分析
两个构造方法
public ReentrantLock() {
sync = new NonfairSync(); // 非公平锁
}
public ReentrantLock(boolean fair) {
sync = fair ? new FairSync() : new NonfairSync();
}
无参的构造函数创建了一个非公平锁,用户也可以根据第二个构造函数,设置一个 boolean 类型的值,来决定是否使用公平锁来实现线程的调度。
公平锁VS非公平锁
公平锁的含义是线程需要按照请求的顺序来获得锁;而非公平锁则允许“插队”的情况存在,所谓的“插队”指的是,线程在发送请求的同时该锁的状态恰好变成了可用,那么此线程就可以跳过队列中所有排队的线程直接拥有该锁。
而公平锁由于有挂起和恢复所以存在一定的开销,因此性能不如非公平锁,所以 ReentrantLock 默认是非公平锁的实现方式。
ReentrantLock使用
ReentrantLock 是通过 lock() 来获取锁,并通过 unlock() 释放锁,使用代码如下: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try {
// 加锁
lock.lock();
//......业务处理
} finally {
// 释放锁
lock.unlock();
}
ReentrantLock 中的 lock() 是通过 sync.lock() 实现的,但 Sync 类中的 lock() 是一个抽象方法,需要子类 NonfairSync 或 FairSync 去实现,NonfairSync 中的 lock() 源码如下:
final void lock() {
if (compareAndSetState(0, 1))
// 将当前线程设置为此锁的持有者
setExclusiveOwnerThread(Thread.currentThread());
e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