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两类传统业务模式,可大致分为息差和中间业务。息差业务指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开展资金融入和融出活动,计入并影响资产负债表的业务。中间业务是指不影响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负债,但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息差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息差业务经营状况直接受负债端成本和资产端收入影响,最终可用净息差来观测。一般认为银行面临的利率和信用风险等因素是影响商业银行银行净息差的重要因素。若将商业银行视作资金报价商,存款利率可视作资金卖价,贷款利率可视作资金买价,银行可通过设置买卖价差获得收益。但与此同时,存贷现金流存在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期限错配等问题,银行需要综合考虑信贷风险与收益,设定合理的息差抵御风险,确定息差业务经营策略
中间业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不形成表外资产的金融服务收费类中间业务以及形成表外资产的中间业务。其中金融服务收费类中间业务主要涉及支付清算结算和托管两类:
1、银行提供多种借记、贷记支付清算结算工具,例如,通过提供汇票、本票、支票、汇兑等支付工具,向收付双方收取一定手续费,又如,通过发行银行卡,在POS机刷卡收单清算过程中向商户收费
2、银行可作为证券类产品的资金托管机构,例如,提供证券投资账户、养老金账户服务
账户体系
随着账户体系的发展及变革,基本围绕着账户、反洗钱和防范电信诈骗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范
对大多数人而言,只需要关心账户。对于个人账户而言有三类账户分类:
- I类账户:个人“金库”账户
- 过去最常用的银行账户,使用方法也和以前完全一样。它是客户的全功能账户,办理业务时没有任何金额限制
- II类账户:日常个人理财
- 可以绑定本人的本行或他行I类户,从I类户转入资金后进行投资理财,购买投资理财产品没有金额限制
- 可以通过手机银行自助开立II类账户
- III类账户:零钱包
- 是一个更为纯粹的“钱包”,主要用于快捷支付和小额支付,比如扫码支付等,和您的大额资金分开存放,可有效防范诈骗和支付风险。III类账户余额不得超过2000元
相比以前多个I类户,各大额资金分多个账户划转使得资金流追溯变得困难,现在一个银行仅一个I类户,则相对清晰很多。再如用户在线上支付、理财若出现盗刷或者被欺诈的情况,金额损失仅限制在Ⅱ、Ⅲ类账户内
远程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