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冲事業重生:新版《喜宴》演酷媽

在20歲出頭的時候,陳冲與導演李安見了面,商談出演後者1993年的電影《喜宴》,那是一部以紐約為背景的浪漫喜劇,講述了一個台灣裔美國人與另一個男人是戀人關係,同時又跟一個需要拿綠卡的女人結了婚。當時陳冲在中國已經是明星,但不久前剛剛搬到洛杉磯,她對出演這部影片很有興趣。
「為了拿綠卡而結婚這種事,我們大家都曾有過那麼點想法,」她最近在舊金山的家中接受影片採訪時說道。「我自己就有過這樣的一段婚姻。所以這是個很棒的故事。」(後來她再婚了。)
但這部電影的資金籌措花了好幾年時間,而陳冲最終也沒有出演新娘這個角色。這位本月年滿64歲的女演員在安德魯·安執導的翻拍版《喜宴》中飾演了新娘的母親,影片將於4月18日在影院上映。
「我覺得這就像是某種宿命,也算是某種了斷,」她的話語間幾乎帶著點一絲惆悵。「時間流逝,可我們都還在這兒,這也挺有意思的。真是幸運。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啊。」
廣告
她所飾演的角色梅·陳的細節體現出了時代的變遷:梅非但沒有否定女兒安吉拉(凱莉·瑪麗·陳飾)的性取向,還是一個LGBTQ的熱情支持者,能和舞獅者以及一位變裝皇后融洽相處。安吉拉同意和她的好朋友(楊伯文飾)的男友(韓基燦飾)結婚,後者為了換取留在美國的機會,同意為新娘的女友(莉莉·格拉史東飾)支付體外受精治療的費用。
梅是個風趣但又令人心碎的角色,今年早些時候,陳冲的出演在聖丹斯電影節上贏得了讚譽。而此時她正處於事業復甦期,始於她在2024年電影《弟弟》(Didi)中的表演,後者獲得了獨立精神獎提名。在這部由王肖恩執導的成長故事片中,她飾演一個身處困境的母親,養育了一個13歲的靦腆男孩。幾十年來,陳冲幾乎已經放棄了美國電影業,選擇主要在中國工作,她14歲就在中國開啟了演藝生涯。如今,好萊塢正以更有深度、有時顯得滑稽的角色召喚她回歸,展現她演技的全面。在《喜宴》之後,她將出演由麥可·肖沃爾特執導的聖誕喜劇《哦,多麼有趣》(Oh. What. Fun.),與米歇爾·菲佛演對手戲。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正在成為一名性格演員,」她說。「這些角色是我年輕時從未想過會去演的。我以前總是演悲情角色。」
但這不等於說陳冲有一個平淡無奇的演員生涯。她在「文革」時期的上海長大,十來歲時就獲得了中國百花獎的最佳女演員獎。即使在移居美國後,她只是把表演當做「B計劃」,不過在貝爾納多·貝托魯奇的奧斯卡獲獎影片《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中出演吸食鴉片成癮的皇后,給她的職業生涯帶來了突破。
整整一代大衛·林奇影迷是通過《雙峰》(Twin Peaks)中的磨坊主喬茜·帕卡德這個角色認識她的;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1999年祕密在中國拍攝了導演處女作《天浴》(Xiu Xiu: The Sent Down Girl)之後,她還執導了由薇諾娜·瑞德和理查·基爾主演的催淚片《紐約的秋天》(Autumn in New York,2000年)。去年,她以中文出版了一本講述家族歷史的紀實文學作品,受到廣泛好評。
當她覺得自己的出演機會越來越少時,她也開始選擇嘗試表演以外的創作表達形式。
廣告
「那是一個不同的時代,」她說。「我以前演的角色都把我塑造成那種美麗又充滿異域風情的花朵形象,而到了三十五六歲的時候,這朵花當然就凋謝了。」(陳冲這番話有些過謙:導演伍思薇在一次電話採訪中說,她一開始覺得陳冲太漂亮了,不適合在她的2005年影片《面子》[Saving Face]中飾演那位懷孕的母親。)
但是,在《喜宴》中飾演陳冲女兒的凱莉·瑪麗·陳說,陳冲完全沒有變得世故倦怠。「她有一種孩子般的好奇心,我覺得對於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了很長時間的有色人種女性來說,這很難得的,」她在影片通話中說道。
這種喜悅在第一次排練時就體現出來了,當時安德魯·安帶來了一個酷兒舞獅團和演員們一起合作。梅的熱情本應讓安吉拉感到無比尷尬,因為安吉拉認為母親對LGBTQ群體的支持是在掩蓋她自己作為父母的不足。

「陳冲和舞獅團,他們就是,『來點熱辣的,咱們讓獅子去舔她的屁股吧』,」安德魯·安說。「陳冲完全投入其中。一點也不覺得尷尬或難為情,好像她就好這口似的。」
陳冲承認自己有「古怪的一面」,但在交談中,她說話輕聲細語,字斟句酌。她身後是一個書架,上面擺放著孩子們的照片。為人母以及與之相關的種種艱辛,一直是陳冲近期作品以及她個人生活中的一個主題。
「我的女兒們十幾歲的時候,我們經歷了一些非常動盪的時期,我們都得去學習和面對這些,所以我在某種程度上是暫停了自己的事業,」她說。
廣告
王肖恩說,他讓陳冲出演《弟弟》,部分原因是她能夠同時詮釋「電影明星」和「移民母親」這兩種身份。陳冲則表示,這部電影不僅讓人們重新關注到了她的表演,而且對她來說,這感覺就像是「我的母親身份的一種宣洩和救贖體驗」。她的女兒、同為演員的許文珊來到片廠探班,偶爾還會充當陳冲的替身。
陳冲發現自己經常扮演的是導演母親的虛構版——不僅是在《弟弟》中,在《面子》裡也是如此,在某種程度上,現在的《喜宴》也是。當她和安德魯·安第一次通過影片通話交流時,他們主要聊的是各自的家庭,而不是電影的細節。儘管如此,她與角色的個人情感聯繫對她的表演至關重要。
「這一直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一堂持續的課,而且在我自己為人母的過程中也有很多遺憾,那種痛苦和煎熬,你實際上可以運用到創作中,這讓人感覺很暢快,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療愈,」她說。「在《喜宴》中,她顯然深深地傷害了自己的孩子,而且我也意識到,即使懷著最美好的初衷和最濃烈的愛,你還是會完全意識不到。」

陳冲自己的經歷也讓她的表演更添溫柔。凱莉·瑪麗·陳記得,在一場情感戲中,陳冲沒有按照劇本,而是伸手幫她戲中的女兒擦掉了流出來的鼻涕,這讓她十分震驚。而陳冲對自己的這個舉動卻顯得毫不在意。
「對一個母親來說,這是很自然的舉動,」陳冲說。「所以我覺得這是正確的選擇。」
陳冲最近取得的成功也讓她回想起好萊塢這台機器中那些她不喜歡的部分。例如,她不喜歡辛苦的巡迴宣傳。「這太不符合我的性格了,」她說。「我更像是一個獨來獨往的人。我喜歡待在家裡,讀讀書。我有點不太合群。」
廣告
然而,她確實重新煥發了活力。她把這歸功於自己60歲生日時和因癌症住院的母親的一通電話。
「我原本以為自己到30歲就該結束演藝生涯了,但到了60歲,我突然醒過來了,」她說。「我覺得從那天起我所做的一切都在指引我去表達一些東西。在我離開這個世界之前,還有一些事情我必須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