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以貿易緊張為由,警告國內民眾赴美旅遊要三思而行。中國還對學生說,赴美留學要謹慎,並指責兩所美國大學非法侵入中國網路,並且表示要減少好萊塢電影的進口數量。
被美中貿易戰損害的遠不止經濟關係。受影響的領域已迅速從貿易擴大到文化和教育,凸顯了美中關係已變得何等脆弱。
美國方面已吊銷部分中國學生和學者的簽證,這是川普政府針對國際學生的更廣泛打擊行動的一部分。雖然這些行動與貿易爭端並無直接聯繫,但一些保守派人士提出應該將兩者聯繫起來:川普總統的兒子小唐納德·川普上週在網上發帖稱,作為對中國以加徵關稅回擊的報復,將所有留美中國學生驅逐是個「好主意」。
幾十年來,兩國之間的學生、旅行者、藝術家,以及商務人士的往來對雙邊關係一直起著穩定作用,即使是在政治或經濟緊張關係加劇的時候。但隨著近年來兩國關係惡化,雙方已開始將這些關係變成談判的籌碼。
廣告
「這是情緒性的反應,而非理性反應,」上海的國際關係學者沈丁立說。「理性上,中美經貿關係越緊張,雙方越要管控整體平衡,以免全面衝突。」
直到不久前,美國和中國都曾一直在努力恢復這些更軟性的交流,或許是因為雙方已對缺少這些交流會帶來多麼危險的後果有所認識。
2023年,時任美國總統的拜登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加州伍德賽德舉行了會晤。
2023年,時任美國總統的拜登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加州伍德賽德舉行了會晤。 Doug Mills/The New York Times
在川普上次擔任總統期間和拜登擔任總統的早期,受新冠病毒大流行、台灣問題以及所謂中國間諜氣球事件的影響,兩國關係跌到了幾十年來的最低點。同時,中國在疫情期間曾關閉邊界數年,導致民間交流停止。
當習近平和拜登終於在2023年會面,以試圖緩和兩國關係時,他們曾承諾部分恢復相關交流,以此來鞏固雙邊關係。習近平曾說,他會邀請更多的美國學生來華學習。美國官員則承諾美國歡迎中國學生。
經濟和政治的考量從來都與這些緩和密不可分。中國經濟目前處於低迷狀態,政府去年允許進口的外國電影數量創下了2019年以來的新高;中國官媒指出,進口電影提升了票房收入。前往中國演出的美國歌手為他們巡演的城市帶來了旅遊業。隨著中國試圖吸引外國投資者,它曾渴望展現這種開放的形象。
在美國讀書的中國學生佔美國國際學生總數的25%,他們是美國大學的重要資金來源。據美國政府的數據,2023年,中國留學生為美國經濟貢獻了約143億美元。
廣告
儘管如此,雙方都稱讚這些民間交流本身就具有重要價值。中國官媒發表的一篇文章寫道:「中美關係在過去雖然經歷跌宕,但中國始終致力於推進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願望沒有變。」
如今,這些承諾正在逐漸消失。
中國為報復美國的關稅,已宣布加徵自己的關稅,對美國採取出口管制措施,禁止某些美國公司在華經營,並減少進口好萊塢電影。
中國政府的態度很明確,它希望——甚至可能鼓勵——經濟關係的緊張蔓延到中國人對美國的總體態度。國家電影局已表示,對中國加徵關稅「勢必會令國內觀眾對美國影片好感度進一步降低」。
中國電影局說,對中國加徵關稅「勢必會令國內觀眾對美國影片好感度進一步降低」。
中國電影局說,對中國加徵關稅「勢必會令國內觀眾對美國影片好感度進一步降低」。 Alex Plavevski/EPA, via Shutterstock
一天前,中國文化和旅遊部警告遊客,「由於中美經貿關係惡化」,要「充分評估赴美旅遊風險」。
教育部另行發布的警告沒有提到貿易戰,而是強調了俄亥俄州通過的一項針對中美學術合作的立法。但教育部的警告與上述旅遊警告是同一天發布的,而且是教育部自2021年以來首次發布的留學預警。
廣告
中國官媒週二還指責加州大學和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參與了針對中國今年早些時候主辦的亞洲冬季運動會的網路攻擊。(當局還表示已將三名據稱與美國國家安全局有關聯的人員列入了通緝名單。鼓勵民眾舉報美國間諜線索的標籤已在社群媒體上走紅。)
這些大學和美國駐華大使館均未立即回覆置評請求。
王力是北京的一名留學顧問,她說,她在過去一週裡收到了大量來自家長和學生的留言。她在週一主持了一場討論教育部警告的直播,觀看者達1800人,她在直播中回答了是否還能申請留學簽證以及是否應該申請等問題。
「這些是比較突然的,」王力在接受採訪時說,她指的是教育部的警告,以及美國政府吊銷包括中國學生在內的眾多國際學生簽證的做法。「所以這個會引起恐慌。」
一些用戶在中國社群媒體上表示,他們正在考慮是否取消在即將到來的五一節假期的赴美行程。他們給的理由包括擔心被美國拒絕入境,以及美國對中國的普遍敵意。
在比佛利山莊庄的Via Rodeo拍照,攝於今年4月。
在比佛利山莊庄的Via Rodeo拍照,攝於今年4月。 Damian Dovarganes/Associated Press
北京清華大學國際關係教授達巍說,旅行預警和留學預警是中國政府向華盛頓發出的警告信號。他指出,預警不是徹底禁止,但也承認兩國關係正在走向不斷惡化,而且,中國正在發出可能採取進一步行動的信號。
「一旦失去控制,一切都可能發生,而且可能很危險,」他說。「所以我認為中方行動背後的邏輯是某種警告,不要將貿易衝突擴展到其他領域。」
廣告
但達巍也指出,有真實的理由讓中國留學生對前往美國感到擔憂。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政府的官員,都曾指責中國學者從事間諜活動。達巍說,他本人也在美國入境時多次被扣留,接受長時間的盤問。
佛羅里達州已禁止公立大學聘用中國公民。聯邦眾議院的一項法案將禁止任何中國公民在美國學習,儘管該法案不太可能獲得通過。
中國學生在北京的美國大使館外排隊等候面簽,攝於2012年。
中國學生在北京的美國大使館外排隊等候面簽,攝於2012年。 Alexander F. Yuan/Associated Press
共和黨的立法者們還要求幾所大學提供有關中國留學生從學校獲得的資助和在學校從事的研究等信息。
留學顧問王力說,緊張關係甚至嚇跑了那些最渴望與美國建立聯繫的人。
「這一系列的問題疊加在一起其實會讓很多學生, 即便是嚮往美國的自由的包容的學術資源豐富的教育,他們可能也不得不要麼轉向,」她說。
她在直播中鼓勵觀眾給自己留下選擇餘地,同時申請澳洲或歐洲的大學作為備選。
廣告
「兜個底,好不好?」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