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曼(Paul Krugman)
美国总统川普及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近日主动向北京让步,透露未来有望调降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幅度,消息一出也让美股连涨2天。然而,《纽约时报》专栏作家、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曼(Paul Krugman)23日却在网站Substack发表评论文章示警,川普及贝森特的政策急转弯「形同投降」,此举不仅严重削弱美国的谈判地位,还会让其他国家更敢抵抗美国的威胁,甚至转向与北京达成协议,直言美国此时已陷入比发动关税战前更不利的局面。
根据与会人士透露,贝森特22日在摩根大通华盛顿闭门会议上表示,美中关税对峙已形同「贸易禁运」,双方都难以继续维持,必须在近期内寻求降温方案。
对此,克鲁曼在标题为「任人唯亲、投降与彻底混乱」(Cronyism, Capitulation and Utter Chaos)的评论文章中质疑,美国财政部长在政策正式公布前向特定投资者透露重大决策,无异在为「内线交易」铺路。他强调,这在过往政府是不可想像的行为,甚至连《纽约时报》的利益冲突规范,都禁止专栏作家参与这类闭门会议,而财政部长却在未明确说明是否代表政府立场的情况下,向金融机构客户预告这个政策转向。
更令人忧心的是,贝森特声称川普即将撤销对中国课征的「疯狂关税」,这种政策急转弯「形同投降」。克鲁曼分析,关税政策不仅因税率过高造成伤害,其反覆无常的特性更制造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回顾2周前的4月初,川普政府才刚宣布对中国课征巨额关税,结果转眼之间,美中贸易的短兵相接如今又变成川普所谓的「双方都会非常友善」,这将使企业无所适从,无法进行长期布局。
克鲁曼进一步指出,这种反覆无常的态度将严重削弱美国的谈判地位。当中国意识到川普政府会轻易退让时,反而更不可能做出实质让步,「既然中国知道川普是可以被打败的,为什么还会对它表现得『非常友善』呢?」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也将更勇于抵抗美国的关税威胁,甚至转向与北京达成协议。他批评这种「虚张声势后仓皇撤退」的策略,最终只会让外界认知到一件事,那就是「这个政府的威胁与承诺同样不可信。」
文中特别提及,川普在关税政策摇摆的同时,针对开除联准会主席鲍尔(Jerome Powell)的威胁也出现了羞辱性的退让。克鲁曼认为,尽管部分媒体与投资者可能仍相信川普的夸饰言辞,但务实的国际行为者已看清其面对压力就退缩的模式,这种既懦弱又喧哗的霸凌姿态,配合混乱不堪的决策过程,终将使美国陷入比发动关税战前更不利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