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华早报》报导,欧洲议会的一位发言人称,欧洲议会与北京就中方取消对欧洲议会议员的制裁进行的讨论已进入“最后阶段”,这将为改善中国与欧盟的关系铺平道路。该发言人说:“与中国当局的讨论仍在继续,并已进入最后阶段”。欧中就取消对欧洲议会议员制裁的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 https://t.co/YK9qiovSii pic.twitter.com/V8tIWnqkjp
— RFI 华语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RFI_Cn) April 24, 2025
该发言人补充道,“一旦中国当局正式确认取消制裁”,欧洲议会议长梅索拉(Roberta Metsola)将首先通知党团领导人,并指“取消制裁并恢复与中国的关系是欧洲议会的一贯意图”。报导指,梅索拉已与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会面数次,并在过去几周内加紧工作,力争使此事顺利完成。
此外,欧盟的一位发言人向《南华早报》表示,没有计划因为中方取消对一些欧洲议会议员的制裁而放弃对中国的制裁。该发言人称:“欧盟没有观察到中国/新疆的人权状况发生变化。因此,欧盟理事会维持对中国/新疆的相关指认”。
2021年3月,欧盟与美英加等国宣布对涉嫌在新疆侵犯人权的四名中国官员和一个实体实施制裁,随后,中国当局提出反制措施,宣布制裁欧方10名人员与4个机构,包括欧洲议会议员彼蒂科菲尔、盖勒、格鲁克斯曼、库楚克、莱克斯曼、荷兰议会议员舍尔茨玛、比利时议会议员科格拉蒂、立陶宛议会议员萨卡利埃内、德国学者郑国恩、瑞典学者叶必扬、欧盟理事会政治与安全委员会、欧洲议会人权分委会、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丹麦民主联盟基金会。遭制裁的相关人员及其家属被禁止入境陆港澳,与其的有关的企业、机构也已被限制同中国进行往来。
目前尚不清楚中方是否也将取消对上述非欧洲议会议员和实体的制裁。这场外交交锋导致谈判已久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破裂,因为在中方制裁仍在实施的情况下,欧洲议会拒绝考虑批准该协定。
据了解,中国政府一直在幕后和公开场合推动该协定的重新通过——直到最近,这些请求都被欧方置若罔闻。但近几个月来,欧洲议会为改善欧中关系作出了新的努力,包括取消对欧洲议会议员会见中国官员的限制。
这一解冻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给跨大西洋关系带来无情压力之后发生的。许多欧洲人都在推动改善与北京的关系,以避免同时与美中两国进行贸易战。
近年来,欧中关系跌至新低,在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后,双方因北京与莫斯科的密切关系而发生争执。欧盟还敦促中方解决其经济政策问题。欧盟委员会强烈反对中国扭曲市场的政府补贴政策,这些补贴政策助长了工业产能过剩,导致商品以低成本出口到欧洲市场,从而损害欧洲本土企业的利益。
但是,特朗普重返白宫所推行的对外政策激发了有关解决这些贸易不满的谈判的恢复,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面对面的外交活动。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7月前往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峰会,而中国外长王毅预计将在此之前抵达布鲁塞尔,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进行政治对话。
鉴于欧盟担心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征收巨额关税将导致中国工业产品改道倾销欧洲,进一步给欧洲制造商造成压力,这些会谈显得尤为紧迫。与此同时,中方也开始了自己的魅力攻势,试图拉拢欧洲国家共同对抗特朗普的关税。周二,王毅与奥地利和英国外长通电话,试图说服他们反对美方的举动。